辩证认识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区域治理现代化的关系
2020-10-09 14:31:03 |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华小鹏
 

  今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一步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按照中央部署,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那么,如何推进区域(省、自治区、直辖市)治理现代化?如何处理好区域治理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提前谋划的重大战略问题。

  区域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是党领导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治理国家事务的过程,是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以多元共治激发国家、社会与市场的活力,实现治理目标的过程。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从纵向看,要实现国家治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不同领域的现代化;从横向看,要实现全国整体和不同区域的全域治理现代化。从哲学基础上考量,区域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要以全局带动局部,以局部促进全局,最终实现局部与全局的统一。

  从基本国情上看,我国地域辽阔,发展现状千差万别、资源优势不尽相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坚持科学统筹,通盘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和进展,兼顾推进的速度、力度和进度。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就论述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求一方面“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推动一部分地区在一些领域率先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创设典型经验,培树先进典型,带动其他地区和其他领域通过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使全国在所有地区所有领域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历史经验上看,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我们总能看到国家推动和群众自发两种相互交织的力量,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互激荡,汇聚成巨大发展合力。从革命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地方率先探索进而上升为整体经验的过程,推动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

  统筹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具有必要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内容提出来的,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目标取向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因此,统筹推进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既要体现现代社会对国家治理的一般要求,又要与我国区域发展的特殊要求相适应。从实际情况来看,统筹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十分必要,这是由不同区域的发展实际所决定的。

  从资源优势和功能定位上看,不同区域由于资源优势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并展现出不同的发展优势。在实现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中央结合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发展特色、战略方位等要素,给予地方充分自主权,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各个区域要充分运用好中央的方针政策,结合自身发展实践,在实现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发力,在服务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使劲,争取在传统优势、特色领域上率先突破。各个区域在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要坚决服从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做到不违背发展规律、不触犯法律法规、不破坏发展大局。

  在服从全局的前提下率先探索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而且要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同时还需要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率先探索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为全面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基础。

  从实现机制上看,各个区域可通过以下几个机制率先探索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领导机制,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好党的领导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二是试点机制,即国家允许地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制定的政策中,继而在多个地方试点乃至全国范围推广。三是调适机制,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机制,在实践中调整适合,解决从特殊到一般的关系。四是纠错机制,国家允许各个区域在探索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出现错误,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区别对待,及时转回正轨。

  从实现方式上看,各个区域要通过以下不同方式率先进行探索。一是整体推进型,即整体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使深圳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并在2035年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二是区域联合型,如中央重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其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着力打造世界一流水准的发展区域;三是单项推进型,如中央在福建、江西、贵州等地设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支持海南成为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河南等农业发达省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这些地区率先在绿色发展、自由贸易、现代农业等方面实现现代化,发挥示范作用,进而带动全国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华小鹏,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魏悦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