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情系格桑花,拉萨河情牵扬子江。
“全国法院援助西藏法院的干部,能够从维护祖国西南边陲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真情援藏、科学援藏、持续援藏,在西藏待得住、融得进、干得好,为西藏法院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近日,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索达在欢迎又一批江苏法院援藏干部时谈道。
实施“订单式”选派,提升人才和智力援助实效
8月13日下午,“江苏高院民法典专题讲座”在拉萨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主讲人是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管理与信息技术处处长刘振。刘振一边吸着氧气一边讲,由于没开空调,刘振不时擦着汗水,他一口气讲了3个多小时。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这么一部重要的法律,有哪些新理念、新精神、新规则,迫切需要我们法院全体干警尽快掌握。刘振是全国审判业务专家,曾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借调,加入民法典编纂工作专班,请他来讲民法典,是我们专门向江苏高院提出的。”拉萨中院党组成员、专委尚永业向听课法官介绍道。
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肖雄谈起几年前赴达孜区人民法院挂职锻炼的经历还心潮激荡,他记得为了一件离婚案件翻山越岭,登上4000余米的雪山,与当事人面对面协调化解了争议。在“叶巴次久”宗教活动期间,他与法官一同从凌晨起徒步登上4885米扎叶巴寺,赶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迎接朝拜活动的群众,维护活动秩序……强烈的高原反应加上快节奏的任务,让他气喘吁吁,两腿发软,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达孜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桑吉说,“江苏法院援助达孜区法院的干部,乐于走出法庭,走到群众身边,一次次的草原开庭,一次次的帐篷调解,让我们印象很深。”
拉萨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世蓉谈起江苏法院对拉萨法院的人才和智力援助,显得很动情。她说,“江苏法院把拉萨法院的难事当心事,把难题当课题。仅2018年以来,就根据拉萨中院的需求,选派9名干部到拉萨两级法院任职,组织两次讲师团赴藏授课,全市法院近千人次受益。为提高拉萨中院智慧法院建设、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和文化建设水平,在我们提出想法后,今年8月上旬,江苏法院就安排南通法院几名法官到拉萨中院现场进行指导,他们来了就投入工作,并且是加班加点,让我们很感动。”
坚持项目化推进,让受援法院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24小时自助法院建设上,我们还需要技术和力量支持,同时,我们也考虑藏区实际,不宜建得过多。”
“江苏南通法院的‘支云系统’是智慧法院建设的新成果,你们这方面需要加强的话,我们还可以协调人员过来,与你们一起推进……”
这是8月13日下午,江苏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两援”领导小组副组长茅仲华在拉萨中院即将升级建设的诉讼服务中心现场与李世蓉的对话。
据茅仲华介绍,近年来,江苏法院科学编制对口支援项目计划,并以项目化推进的方式,在有重点地加大资金援助力度的同时,注重加快推进科技法庭、司法公开四大平台和诉讼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及时向受援法院交流智慧法院建设的最新成果,提高受援法院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
江苏高院二级巡视员、“两援”领导小组副组长赵利国在组织部门的安排下两次进藏工作,在拉萨和阿里共待了8年,谈起西藏的山山水水,他是那样的依恋。因为对西藏人民有感情,他对项目推进十分认真。他告诉记者:“绝不为了援助而援助,没有意义的项目绝不搞,要把每一个项目都设定在需求上,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达孜区法院唐嘎法庭庭长洛桑卓玛说,2011年是江苏无锡镇江两级法院对达孜区法院援助的起始之年,自洛桑卓玛那一年进入法院工作,看到了院里干警活动室、周转房、院内绿化等发生的变化。达孜区法院全体干警确实是江苏法院援藏工作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学习“老西藏”精神,支援也是受援
“一年前,我向着高原进发,我看到热情的锅庄和洁白的哈达;在我即将离开拉萨,那煮了又煮的酥油茶和酿了又酿的青稞酒,让我陶醉得无法用言语表达……”拉萨中院院长助理、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援藏干部郑治在8月底即将结束援藏,他如此感慨。
郑治是盐城中院民一庭副庭长,他是2019年8月到拉萨中院挂职的。刚到拉萨,他的感觉就是头发昏、脚发软。当他实地感受到西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时,觉得能为西藏的司法事业做点贡献也是应该的。有激情就有了动力。他到拉萨法院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拉萨中院所辖区的8家基层法院,了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辖区内的开展情况并形成了调研报告。
和郑治一道进藏的还有宝应县人民法院选派的贾玲。贾玲的父亲七年前得了脑梗,李世蓉在赴扬州法院考察时偶然得知这一情况后,回到拉萨立即买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两大盒藏药,给贾玲的父亲寄了过去,曲水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米玛也给贾玲的父亲寄了藏药,让贾玲充分感受到藏族同胞的纯朴和善良,更感受到汉藏一家亲的浓浓情谊。贾玲发现法院一些干警因为长期生活在高原,身体都有这样那样的疾病,他从内心敬佩他们为了祖国西南边陲安宁的付出。
茅仲华告诉记者,西藏法院的干警都传承着“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奉献更有贡献。一张张黝黑的面孔都是他们扎根高原的生动写照。支援也是受援。挂职同志通过与挂职法院干警的朝夕相处,学习了挂职法院干警勇于与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的巨大勇气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提高了自身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