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中院:聚焦群众困难开展精准脱贫工作
7月16日,湖南省法院服务保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推进视频会召开,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会上作经验推介。
近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和省高院有力指导下,岳阳中院秉持“带着使命抓扶贫、带着责任抓扶贫、带着感情抓扶贫、带着形象抓扶贫”理念,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切实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牵头负责的华容县鲶鱼须镇两湖村、万庾镇万庾村、岳阳县毛田镇卢塅村,分别于2015年、2017年、2018年退出贫困村序列,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所帮扶的两湖村被评为“全省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岳阳中院连续7年获评“岳阳市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聚焦群众困难的攻坚主战场
作为市委指定的3个贫困村的牵头单位,岳阳中院保持攻坚定力,在脱贫攻坚中打头阵、当先锋,定期召开后盾单位联席会,外引内联、多方协调,在不增加行政经费负担的情况下,争取各级各部门支持,筹集资金700余万元,全部用于扶贫事业。
对照中央、省市工作要求,定下了“作战图”、下达了“硬指标”、明确了“时间表”,院长挂帅出征、支部结对帮扶、工作队一线攻坚,将任务分解到庭、细化到人,要求“贫困村不摘帽、工作队长不换岗”“贫困户不脱贫、干警不脱钩”。
群众困难在哪里,攻坚的战场就在哪里。在完成考核指标的同时,支持村办医疗卫生事业,组织捐款捐物,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关怀孤寡老人、关心高龄贫困老党员”活动,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终极标准,群众满意率连续5年超过95%。
打好因地制宜的组合拳
岳阳中院坚持借鉴经验和因地制宜相结合。组织扶贫干部到外地学习考察,在充分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探索出“摸准一个致贫穷根、制定一个脱贫计划、建立一份扶贫档案、探索一套工作方法、明确一份帮扶责任”的“五个一”工作法,挖穷根、结穷亲、治穷病。
岳阳中院牵头在华容县万庾村修公路、架桥梁、清沟渠、建机埠,在卢塅村勘土质、抓种养、签协议、拓销路,对症开方之下,贫困村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
在用好扶贫资金的同时,一方面,组织“致富能手”传经送宝,邀请“农技专家”田间指导,既强信心、又增本领。另一方面,积极打造特色产业,在湘鄂交界、水域广阔的万庾村,引进了光伏发电项目,成立了龙虾养殖合作社,养殖龙虾1600余亩、年利润240余万元;在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的卢塅村,既抓传统种植业、又抓生猪家禽养殖业,与腊制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仅腊制品一项就年创收20余万元。
坚持扶贫济困与扶志扶德相结合。坚持“扶贫不扶懒、济困不济贪”,采取“个人申请、小组评议、上门调查、村委审核、公示举报”过五关的方式,将真贫困户及时纳入,将假贫困户全部清除,过去争当贫困户的现象及时扭转,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
做好扶贫攻坚的绣花功夫
岳阳中院着力打造一座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在协助完成村支两委选举、自然村合并的基础上,帮助制定工作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组建责任单位和工作人员微信群。由驻村第一书记到村委会讲党课,提升党务、政务工作水平,为贫困村留下了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坚持机关党建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开展“大手牵小手”“爱心一日捐”“共植法官林”等主题党日活动,让党旗飘扬在攻坚一线。
脱贫离不开法治轨道。岳阳中院出台《关于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保障的意见》,重拳打击脱贫攻坚领域违法犯罪,为攻坚大局贡献司法力量。开展巡回审判、送法下乡等活动,选取赡养抚养、邻里纠纷等典型案件,到村组屋场、田间地头开庭调解,宣讲法治、淳化民风,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
岳阳中院将攻坚一线作为淬炼干部的“主战场”、检验作风的“试金石”,使扶贫干部用心用情搞服务、撸起袖子加油干。
“老黄牛式的第一书记”朱开颜在了解到卢塅村地下水含沙量超标、村民饮水难等情况后,带领工作队翻山越岭、实地考察,帮助村民建成28个安全饮水点,为村民引来了“幸福泉”,受益群众达3000余人。
“永不退休的扶贫干部”周湘在年逾花甲之际,主动请缨、勇挑重担,奔波在洞庭沿岸,用三年时间把贫困村变成了鱼米之乡,因工作出色,被岳阳市委确定为华容、临湘两个县的扶贫工作总队长,被评为“岳阳市优秀第一支部书记”,他的事迹被多个国家级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