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法院:再续当事人友情
2020-05-25 20:23:34 |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 作者:李太善 黄宪伟
 

  “这不光是执行款的事,关键是您让我俩多年的友情延续了下来,真是感激不尽,中,真中……”申请人李某与被执行人闫某同时拉拽着我的双臂不停道谢,我心里美滋滋的,成就感也代替了疲惫感。

  事情还要从生意伙伴李某、闫某之间一起借款合同纠纷说起。

  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被告闫某因承包建筑工程周转资金,先后两次向原告李某借款112万余元,约定了利息,写下了借据。然而,还款日到期后,被告闫某以资金紧张为由,拒不偿还借款。

  2017年秋,原告李某多次讨要未果,一纸诉状将闫某诉至法院。案件经过审理,最终判决被告闫某给付原告李某借款112.7万元及利息。判决生效后,闫某未如期履行,李某申请强制执行后,案件分到了我的手上。

  “俺俩原来是生意上多年的好友,平日也是以兄弟相称,要不然也不会借给他那么多钱。”我及时与申请人李某沟通联系,李某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同时我也对双方当事人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标的比较大,双方当事人之前关系也比较融洽,要是果断采取强制措施,必然会给双方带来更深的积怨,不利于案件执行,不利于彻底化解社会矛盾,更无法挽回他俩多年的友情关系。

  如何解开这个“结”,我反复思考琢磨。

  “咱能不能坐下来谈一谈,我想与你见上一面。”我先后多次与被执行人闫某通过电话联系,但闫某戒备心很重,每次不是直接挂断,就是以各种理由予以回避。

  “知道你俩以前关系不错,我与申请人李某也先后交流多次,他对你的态度可不像你现在的态度,我觉得李某很在乎你俩之间的友情,事情总要解决的。”多次电话沟通后,被执行人闫某最终同意与申请人李某一块儿坐下来谈谈,并约定了见面时间。

  随后,双方按照事先约定,先后来到了我的办公室。

  我背靠背分别与双方进行交流,叮嘱他俩,第一要本着曾经是好友,要懂得珍惜;第二要本着解决实际问题,躲和拖解决不了问题,并听取了各自的意见和态度。

  “在你困难的时候,因为友情人家借钱给你,可谓是雪中送炭,借钱看人心,还钱看人品,不要让人心凉了,也不要让人品差了呀!”我反复做被执行人闫某思想工作,力争用自己的热心、细心、耐心去说服和感化。

  “您别说了,我想办法还,就是砸锅卖铁也尽快还上这笔钱。”四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最终赢得被执行人闫某的理解和认可。

  双方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当场签订了执行和解协议,双方握手言和。

  案子结了,俩人的友情关系和好如初,我的心里也轻松了很多。

  近20年的执行工作经验告诉我,不管案子多么棘手、多么疑难、多么复杂,我深信,只要尽己所能、努力去做、用心去办,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责任编辑:常跃旺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