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进程是时代的潮流和发展的方向,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高效、便捷的公平正义才是法院答卷人应该做的,“云审判”也以其不俗的表现在疫情大考中体现着担当。
2020年的代表字要数“云”字最能担当。一场疫情给互联网社会按下了快进键,“云拼单”“云就业”“云生活”,甚至“云相亲”“云结婚”“云祭奠”。而面对疫情大考,法院也交上了不俗的答卷——“云开庭”“云审判”。
“云开庭”的出色表现得益于人民法院多年来智慧法院的建设,得益于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得益于互联网在法院上下的普及和运用。疫情之前,全国3525个基层法院、1079个派出法庭全部在线,开通了“三远一网”“云间系统”“手机微法院”等远程视频系统,有些法院还自主开发了送达系统、网上调解系统、庭审记录智能系统,都为“云开庭”“云审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云审判”是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的投入,不断的升级改造,大量的资金、人力、技术条件和完善的制度、规则作保障,决不能一蹴而就。同时,法院“云审判”也脱离不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的需求,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不能一刀切,应充分考虑到经济的承载能力,充分考虑到本地区互联网的普及程度,适度超前、积极引导。
多种形式鼓励和宣传“云审判”,扩大认知度,通过减免诉讼费,鼓励当事人进行尝试都是良好的宣传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法律人共同体的互联网意识。律师、法务人员、法律工作者是基层法院案件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具有专业的素养,在律师事务所和企事业单位的法务部门建立具备一定软硬条件,符合远程视频要求的场所。同时,互联网技术深度应用背景下,“云审判”的推广和普及是必然的,这需要大众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观念的改变,要在社会和学校普及互联网知识,在法律教育和司法考试中增加互联网的内容,使法律人共同体成为互联网司法的主力军。
疫情渐去,“云审判”的普及需要如5G技术的应用、更智能化的云服务开发等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但同时,“云审判”相关规则的制定和完善也势在必行,要以强化对当事人参与诉讼的强制力和规范性。互联网的进程是时代的潮流和发展的方向,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高效、便捷的公平正义才是法院答卷人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