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与“守”——国门“疫”线工作人员群像
2020-04-16 15:51:38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于力 高爽 丁非白
 

  体温测量、人员查验、物资保障……疫情期间,在天空与陆地交界,辽宁沈阳的民警、机场工作人员用忠诚担当在国门前筑起一道“防疫”堤坝。

  “第一次”和“很多次”

  “有一名旅客刚刚低烧,目前体温正常,可以放行。请做好查验准备。”回想起1月28日第一次听到对讲机里的情况通报,沈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李明澳仍记得自己当时心跳加速。

  疫情防控期间,沈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同海关检疫联合,对特殊旅客进行查验。科学、高效、严格的工作使旅客分流、隔离管控周期缩短6小时以上。

  “旅客健康状况不明,大家对病毒传染性也只有初步了解,冲上去很需要勇气。”教导员柳向荣回忆,他短暂犹豫由谁承担第一次查验任务时,耳边传来李明澳的声音。

  “我是党员,我来!”

  说着,李明澳快步走到休息室门口,利落地穿上防护服。“等待时会胡思乱想,当看到旅客走来,我立刻冷静,脑中只有一步步工作流程。”

  完成查验后,站在消毒雾气中的李明澳松了一口气,这时才注意到汗珠多到使他头皮发痒,护目镜也布满水汽。

  从那次起,李明澳多次承担特殊旅客查验工作。“和我一样,大家都是有了第一次,就有了后边很多次。”

  “自防控境外疫情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筛查出入境数据13万余条,向海关、卫健委、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推送重点关注对象信息2万余条。”沈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检处处长朱孟军说。

  “日”和“夜”

  4月14日12时,随着舱门缓缓打开,辽宁机场集团沈阳机场应急救援中心急救站站长孟境穿戴整套防护用具,走进机舱为入境旅客测温。

  1月22日至今,应急救援中心承担着桃仙机场航班登机检测、进出港旅客测温排查等工作,累计登机测温980多次,排查9500余人。

  登机、测温、下机——近3个月,他们的工作不分昼夜。

  “最多的一天,登机42次。”应急救援中心主任张惠钧说,3月27日共有42架飞机576人接受排查,测温从9时开始到子夜结束。信息录入完成时已近次日凌晨4时。

  高强度防控工作背后,无人抱怨,只有争先恐后:“我是医生,这是职责”“国企员工,该有担当”……

  据统计,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应急救援中心急救站工作人员累计进港测温53万余人次,出港测温126万余人次;在航站楼设15个测温点,执勤4763人次。

  “冲在先、守在前,护卫辽沈出入关口,是机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应急救援中心党总支书记张道宽说。

  “守候”和“被守候”

  “大家放心,卫生物资储备充足,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下勤别忘了洗手!”4月15日,沈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们刚刚抵达执勤现场,负责物资保障的民警李小可一边搬卸口罩和酒精洗手液,一边大声叮嘱。

  作为机关党员服务队一员,保障执勤一线卫生物资是李小可的任务。“同事们上一线保障口岸安全,我就在身后守候他们。”

  消毒液配制比例正不正确,重点部位定点消杀合不合格,同事每天体温正不正常,防护用具佩戴正不正确……工作琐碎而繁重,李小可总想把工作做得再细些。

  “我在和疫情赛跑,只有比病毒先一步,防护措施才有效,同事健康才有保证。”两个多月间,李小可在厂家、药房之间奔波了近800公里。“能为大家提供多一层防护,跑再远的路都值得。”

  从前期资源紧张到现在保障充分,把好民警健康关是李小可心中一直紧绷的弦。“经常有群体个人捐献卫生物资给我们。我们守护国门,他们守护我们,社会各界对一线民警的关爱让我们倍感温暖。”

  检查过现场消杀工作,李小可匆匆赶回站里。“又有一批捐赠物资正在路上,我要提前做好交接准备工作。”


 
责任编辑:李宁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