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解读前两个月经济数据
2020-03-16 22:07:53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陈炜伟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前两个月主要经济数据。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投资、消费、工业、服务业等指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

  如何研判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怎样看就业、物价等数据走势?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如何发力?在国务院新闻办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回应了经济运行热点问题。

  “疫情的影响二季度会逐渐减弱”

  当天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重要物资生产保持增长;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3%,新兴服务业持续发展。需求方面,1至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生活必需品销售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保持增长。

  “1至2月份,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冲击。但综合看,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毛盛勇说,我国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

  毛盛勇分析,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但1至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5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5.2万亿元,规模体量仍相当可观,我国超大规模经济的优势没有改变。同时,1至2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3D打印设备、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产量增长都超过100%,新兴动能成长势头也没有改变。

  “在一季度经济总量中3月份占比约40%。3月份经济运行会明显比1至2月份好。”毛盛勇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成效不断显现,复工复产进度加快,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在不断恢复。疫情的影响二季度会逐渐减弱,特别是前期压抑的一些经济活动会逐步释放,二季度经济应该会比一季度有明显回升,下半年经济会走得更加稳健。

  “下半年就业情况有望好转”

  数据显示,1月和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3%和6.2%,环比分别上升0.1和0.9个百分点。

  “2月份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还是疫情的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用工需求有所减少。”毛盛勇分析,但一些重点群体就业情况总体平稳,比如主要就业人员群体25至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6%。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毛盛勇分析,虽然就业面临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但中央加大宏观政策的对冲力度,努力稳住企业,特别是用工需求大的中小企业。同时,就业优先政策会进一步加大力度,比如用好就业基金作用,增加对就业人员、转岗人员和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加大对重点人群的就业帮扶等。

  毛盛勇认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较好,企业复工复产势头不错,二季度和下半年总体经济可能加快复苏进程。下半年就业情况有望好转,调查失业率也会有所下降。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继续扩大的可能性较小”

  今年前两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都在5%以上,处于较高水平。毛盛勇认为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从构成来看主要是食品价格涨幅比较高,特别是猪肉价格对总体价格的拉动作用大;二是各方面为了做好疫情防控,物资流通等成本有所上升;三是翘尾因素影响较大。

  毛盛勇说,尽管CPI同比涨幅在5%以上,但2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涨幅为1%,比上个月有所回落,说明当前整体价格上涨还是结构性的。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继续扩大的可能性较小。”毛盛勇分析,当前,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猪肉价格总体呈现高位回落的趋势;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成效不断显现,企业复工加快,工业消费品供给会不断增加,物资流通变得更加顺畅。此外,往后月份翘尾因素会逐步减弱。从全年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涨幅应该趋于回落,特别是到下半年价格会有所回落。

  “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展望下一步,毛盛勇说,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实现人财物有序流动、产供销有机衔接、内外贸有效贯通,加强宏观政策对冲力度,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潜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努力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毛盛勇认为,内需方面要扩大消费需求,也要扩大投资需求,两个轮子不能偏颇。外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还要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动力和潜力。在宏观政策方面,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减税降费要进一步推进;货币政策要从帮扶企业的角度出发,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努力降低企业贷款成本。

  “从下一阶段来看,如果疫情防控做得比较好,全年经济增长还是有比较好的基础。特别是更大力度的对冲政策出台以后,政策效应下半年还会不断显现。我对全年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有信心。”毛盛勇说。


 
责任编辑:王娜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