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3月底46家医院全部恢复正常医疗体系
3月15日下午,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47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武汉市统筹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和非新冠肺炎患者就医安排情况。参加发布会的人员包括: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涛,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郑云,武汉市肺科医院院长彭鹏,武汉市第三医院院长黄晓东,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防疫形势依然严峻 不排除社区感染可能
“近期武汉市的确诊病例已经下降到个位数,很多市民朋友认为武汉市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想出门在社区里走动,也想恢复正常的生活,我们都非常理解。”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郑云在发布会上表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传染病的发展规律,武汉市现在防疫形势依然严峻,连续几天有社区零星散发的门诊病例,如3月13日、14日武汉市均有一例确诊病例来自于门诊,患者本人和家属在居家期间有外出和在小区内活动的轨迹,不排除有社区感染的可能。
郑云提醒,当前还有一定的社区传染的风险,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轻心,“市民朋友要注意做好个人的防护,尽量避免外出,如果要外出时一定戴好口罩,并且与他人保持好一定的距离,平时多洗手”。
武汉:3月底46家医院全部恢复正常医疗体系
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涛说,武汉市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统筹做好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和非新冠肺炎患者医疗保障工作。
针对新冠肺炎患者:落实首诊分诊收治,开展发热排查、重点场所体温监测等工作,规范设置发热门诊,集中患者、资源、专家、救治,危重症一人一团队,一人一方案。落实梯次转运机制,建立隔离点、非定点、定点医院梯次转运,轻症集中转运到火神山、雷神山、金银潭等7家医院,重症转运到协和西院区、省人民东院区等3家医院。
针对非新冠肺炎患者:李涛表示,原有46家定点医院患者向10家定点医院集中,腾退的医院进行消杀,恢复原有医疗体系,3月10日,已完成14家省属医院修复,18家市属医院在修复中,其余14家定点医院3月底前完成。另外,服务心脑血管、肿瘤、孕产妇、儿童等人群,实现以区为单位一到两家医院恢复正常医疗,逐步恢复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疗工作,逐步开放儿童和其他人群预防接种。倡导就诊患者网上挂号,预约就诊,避免集中。开展市民便利就医服务,大力推进医疗网上就医服务,开设心理热线、网上心理干预平台等方式,开展心理辅导,将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范围。
此外,据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郑云介绍,为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就医需求,武汉市除了疫情期间的同济医院本部、协和医院本部、省人民医院本部等综合性医院承担疑难、危重症救治以外,增加医院优先保障危急重症、孕妇、儿童、肿瘤等特殊人群的就医需求。
比如,第一,武汉市确立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院区、武汉市亚洲心脏病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等8家医院为急性心脑血管、外伤等急危重症的救治医院。第二,确立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武汉市儿童医院等10家医院用于收治非新冠肺炎孕产妇及儿童患者。第三,确定湖北省肿瘤医院、武汉市中医医院胜利街院区、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院区、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武汉市普仁医院等作为恶性肿瘤包括恶性血液病及慢性疾病的救治医院。第四,武汉市中南医院和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等12家医院将作为定点的血液透析医院。
方舱医院经过消杀,在恢复原本功能后可正常使用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方舱医院恢复原本的功能以后,能否正常使用?
“新冠肺炎病毒经过专业消杀后是完全可以消灭的,那个时候的方舱大家可以放心使用,”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郑云介绍,方舱医院用于传染病的防控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在武汉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武汉市现有的16个方舱已逐渐休舱,将陆续恢复其原本的功能。
“为确保安全,在方舱使用前,我市将对每一个方舱实行一方舱一个工作方案,一方舱一个工作专班,一方舱一个监测方案。” 郑云介绍,他们将组织专家对方舱进行监测,并且根据监测的结果组织专业队伍,对每一个方舱进行消毒,对方舱的空气、物体表面、卫生间及其他重要区域全面消毒,消毒完毕后还要组织专业队伍对消毒的结果进行评估、考核。只有检测合格的方舱才恢复其原本的功能。
武汉3月14日起采用预约制,恢复部分常规疫苗接种服务门诊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表示,武汉市决定采取分批分类逐步开放的方式,从3月14日起,恢复部分接种门诊的预防接种服务,主要包括儿童预防接诊166家,成人预防接种门诊18家,上述接种门诊点已经对社会公布,目前接种门诊均采用预约制。
李阳提醒,市民进行疫苗接种时要注意安全,特别是个人防护,一是要主动预约,不要自行前往;二是前往接种点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三是到达接种点时应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配合做好体温测量等工作;四是要如实告知工作人员有无与新冠肺炎感染者或发热人员的接触史;五是建议接种的儿童由一名家长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