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得上去 豁得出来
——江苏无锡中院“党员先锋队”战“疫”风采录
2020-03-09 10:19:2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郑卫平
 

  庚子鼠年,如期而至。神州大地,战鼓频催。国有所呼,我有所应。大爱无疆,最美逆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无锡作为“百年工商城”,外来人口多,面对异常严峻的防控形势,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2月3日组建“党员先锋队”,广大党员干警闻令而动,义无反顾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戴新国:节日里父子同上阵

  “儿子,你出征无锡疫情防控前沿,至今已半月有余,你在那里还好吧?”无锡中院法警支队老党员戴新国在微信中对儿子唠叨着,“你奶奶今年89岁,等病毒散去,你我安安全全回到家里,一起去给老人家祝寿。”

  大年初二,身为校医的小戴接到单位电话,要求迅速赶回无锡参加全市统一的疫情防控工作。挂掉电话后,小戴跟戴新国商量两岁的儿子如何安排时,89岁的老奶奶在一旁疑惑地问:“大过年的,还要去上班,是不是去防什么疫啊?”戴新国拉着老人的手说:“妈,1991年的时候,成成(小戴)出生没几天,我就接到部队电报,要即刻返回参加抗洪救灾,您不是也支持的吗?”

  当晚,戴新国一家提前从泰兴返回无锡。路上,戴新国叮嘱儿子:“组织派你们校医上防疫一线,是信任,更是重托。你要注意自身防护,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完成任务。家里的事你不要操心,我和你妈是你坚强的后盾!”

  没过几天,得知无锡中院要成立党员突击队奔赴抗疫一线,57岁的戴新国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在火车站执勤点,为了不破坏防护服,连续6小时在岗期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腰酸背痛体力透支,戴新国暗自给自己打气,“老戴,考验你这个老共产党员的时刻到了!加油,一定要顶住!”

  每次去指挥部送审核单或特殊情况沟通汇报,戴新国都要穿过被旅客重重“包围”的登记处。“请大家让一让、让一让!行李请放好,不能挡在路上!”个头不高,又穿着防护服、带着护目镜的戴新国戏称,每次就是像打突击战一样冲破“包围圈”,身上出汗内衣贴着前胸后背,脸上出汗雾气模糊了护目镜,要命的是一迈步不争气的膀胱却闹着要去卫生间。

  嘴唇起了泡,嗓子生疼发哑,护目镜在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压痕。一个执勤班结束后,戴新国累得饭都不想吃,躺在床上,翻出手机,看到一天下来近两万步的微信步数,自己都难以相信。

  火车站执勤工作中辨认人与证件是否一致,是颇让人头疼的事。作为老法警,戴新国在日常安检工作中练就的“火眼金睛”这时派上了用场。队员们无法判断人证是否合一时,只要高喊一声“戴老师,麻烦您来看看。”戴新国立即上前指导队员,“比对人证是否一致,并不是看脸形、发型。”戴新国说,“如果证件照拍摄时间过于久远,人也会因为长胖或变瘦,看起来与照片不太一样。我们主要看眉梢、眼角、鼻翼和唇形,如果人与照片的这几处的类似点多,就可以判断人证一致。”除了看人,戴新国还能辨音。法警的生涯中,戴新国见过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熟悉全国各地的口音。他从口音中能大致判断乘客来自哪里,这对火车站执勤工作大有帮助。

  无锡中院第三批党员突击队要换下第一批的队员。戴新国主动申请要留下来,再干一个工作周期:“我在执勤点工作这段时间也摸索出不少工作经验,现在返锡人员越来越多,我想留下来带带新来的同志们。”其实,从军从警几十年的戴新国心里还有一个想法,他悄悄地告诉记者,“这次我们面对的是看不见的病毒,在火车站执勤风险也是挺大的。我都近60岁的人了,就算踩了‘雷’也不怕。年轻的同事们正处大好年华,还有很多案件等着他们去审理呢。”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戴新国说,父子同阵,是一种特殊的经历,这场战“疫”,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当事人,尤其是我们党员,更要冲得上去,必要时要豁得出去。

  孙迅:有一种自豪叫跟着党旗出征

  他是一位幸福的“90后”,既阳光又上进,参加工作5年,年年都是先进,去年被党组织批准为预备党员。他也是一位幸福的爸爸,40多天前女儿出生,第一次做爸爸的喜悦,让这个一米八的山东大个儿,快乐得像个孩子。

  这位初为人父的预备党员叫孙迅,是无锡中院的一名法警。孩子出生后,妻子的身体很虚弱,岳父母年纪大了,最近又患感冒在自我隔离,还没有退休的父母也准备回老家上班。他洗尿布,换奶瓶,做家务,逗娃……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疫情不断蔓延,无锡中院党组动员号召党员干警奔赴抗疫最前线,并成立火车站突击队。火车站岗位的特殊性,决定着队员每次执行结束必须进行隔离,院里为队员安排了统一的隔离点。这意味着一旦参战,就至少一个月不能回家。

  一边是家庭的需要,一边是组织的号召,俨然已是家里“总管家”的孙迅,义无反顾选择报名参加火车站突击队。妻子非但没责怪,反倒安慰起他来:“我都出月子啦,能照顾好自己,而且我也是党员,我懂你。”

  进驻隔离点前的那个下午,孙迅回家收拾行李,全家人为他送行,叮咛嘱咐的话说了很多,埋怨的话一句没有。临出门时,孙迅又看了看襁褓中的孩子,带着无尽的牵挂,迈着大步走出了家门。

  “我是一名预备党员,能跟着党旗出征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自豪。”孙迅的战“疫”日记是这么写的。火车站的执勤不分白天黑夜,24小时轮岗,孙迅和队员们以高度的责任心站好每一岗。他也总是挑最累的活干,遇有旅客转运,他就主动担任联络员,在指挥中心、登记台、订票点和送站口之间来回穿梭;遇有突出矛盾,他就主动靠上,一遍遍沟通,直到把问题解决;遇有旅客诉求,他就主动对接,情绪低落的拉拉家常送上暖心话,饿了的递上食物和水……

  工作之余,孙迅时常拿出手机看照片,山东大个儿立刻变得特别柔性。每当这个时候,队友们就知道他想女儿了,“想,特别想,我们每天都视频,小家伙可可爱了!”

  思念归思念,孙迅的坚守却没有丝毫动摇。无锡中院党组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想抽调预备队员替他,让他早点回家。他一听说就急了,态度坚决明确:“共产党员没有逃兵,我和大家战斗到底!”

  心中牢记身份,心里装着责任,心头想着他人。这就是孙迅出征的源泉和动力。疫情如火军令下,白衣视死如归程。战士初心历久坚,唯愿山河万世宁。这首《咏抗“疫”英雄》,摘自他的战“疫”日记,是他朴实情怀的诗意表达。

  华栋:“坐专列”的特殊乘客

  “终点站梅园到了!请旅客们带好随身物品下车!”每晚9时50分,无锡2号线地铁站末班车的一节空荡荡的车厢里会载来一个特殊的乘客——无锡中院刑二庭法官华栋。由于战“疫”以来,地铁末班车坐的人很少,华栋常开玩笑说:“他这段时间经常享受坐专列的待遇。”

  华栋是无锡中院党员突击队成员,他需要赶赴省道S342与常州交界的阳山检查点参加23时至次日7时的执勤任务。虽然华栋不是党员,但是在疫情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他觉得自己也必须站出来为抗击疫情做力所能及的事。无锡中院第一批党员突击队已经战斗在防疫第一线,在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单位决定招募第二批党员突击队。华栋将妻儿安排在父母家,自己一人回到单位申请参战。

  “华栋年富力强,又一人在家,参与执勤不会给家人带来感染风险,这是他的优势。我们慎重考虑,决定吸纳华栋进入第二批党员突击队。”无锡中院机关党委副书记李锦蟾告诉记者。

  华栋主动承担了23时至次日7时这个时段的执勤任务,“这八个小时是一般人正常的睡眠时间,参加这个时段执勤的同志作息完全颠倒。反正我现在是‘单身汉’,这个时段就交给我吧。”

  二月的江南细雨不断,寒气逼人,凌晨三四点钟尤其寒冷。华栋家里没有购置私家车,要想到达18公里以外的执勤点颇费周折。出发前他特地将自己穿成一个“棉花包”,在这个当口冻感冒可是一件很吓人的事。华栋每天晚上9时出发,乘坐无锡2号线地铁末班车到达终点站,然后在地铁站外等候搭乘同组执勤人员的便车赶赴执勤点,前后需要近两个小时。华栋“晚出早归”,一天有三四个小时花在了路上。这路上的几个小时华栋也没有浪费,精读几本法律著作,整理一下办案思路,寂寞的路途过得很充实。年前的一个涉外案件的照会已经发出,算算日子也必须去看守所宣判了。在地铁上,华栋通过微信联系看守所,商讨在当下疫情期间宣判的工作细节。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了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面推行网上诉讼服务切实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通知,华栋不时接到当事人和律师的电话,他利用坐车时间,就如何进行网上立案、如何用好诉讼服务热线、如何用好网上解纷平台进行耐心地解答。

  执勤点的主要工作是核查过路人员的身份和车载货物。一天夜间刚过零点,华栋隐隐约约看到对面路牙子边坐着一个人。他和另外一个同事快速上前询问,“嘿,同志。大半夜你在这里干嘛?”“我,我要去上班。”“去哪里上班呀?”“在无锡城区的厂子里上班。厂子应该快复工了,我想早点去。这不,网上说复工前工人要隔离14天嘛,早去早隔离吧。”多么淳朴的想法,多么可爱的农民工!华栋被感动了。交谈中华栋得知,这位50多岁的农民工大哥为了降低感染风险,头一天中午就从常州武进漕桥社区出发,一路步行过来。路上没吃没喝,走了十多个小时才到达无锡边界,这时他已经筋疲力尽。测完体温查验好身份后,华栋将他请进执勤点的休息棚休息。刚好,执勤点还有晚间充饥的面条,华栋盛了一大碗热腾腾的面条递到农民工大哥手里。吃完面,农民工大哥千恩万谢地离开了执勤点。

  此时此刻,华栋觉得自己做的事很平凡而又不平凡:平凡的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不平凡的是自己是战“疫”战车上的一颗重要的螺丝钉。

  汤燕峰:把女儿“寄学”又“寄宿”

  这是一个幸福的小家。汤燕峰是无锡中院审监庭的书记员,她丈夫姚鑫是无锡市公安局梁溪分局政治处副主任,他们的女儿在读小学四年级。

  过年前,虽然无锡没有确诊病例,但是身为公安民警的姚鑫就已经进入了战“疫”状态,带领着“疫”情防控“战时政工小分队”奔赴了战“疫”前线。汤燕峰带着孩子坚守在后方,默默地撑起了丈夫的后盾。她知道,击退疫情需要千家万户的共同努力。

  疫情的蔓延超乎预期,一批批党员挺身而出。得知无锡中院党组号召组建“党员先锋队”抗击疫情的消息后,汤燕峰毫不犹豫地向党组织递交了请战书。

  “把孩子交给我父母吧,组织召唤我,我不能当逃兵。”她把电话打给爱人。电话的两头,这对政法夫妻不约而同地嘱咐对方:“加油!击退病毒我们一起回家!”

  两难选择,义无反顾。10岁的女儿被狠心地连夜送到几十公里外的宜兴乡下。“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在出征仪式上,汤燕峰紧握拳头,面向党旗庄严宣誓。

  她所在的无锡火车站突击队,负责体温测试、信息登记、行动轨迹查验、情绪安抚、分流转运等工作,每天都要直面成千上万的旅客,时时都处在高风险之中。

  因为这种高风险,从进驻战斗岗位那天起,她就被要求在无锡中院集中住宿点住宿。这也意味着,尽管同城而居、近在咫尺,这个幸福小家的生活因为战“疫”分成了三道平行线。

  突击队的工作充实忙碌,汤燕峰无惧无畏,迅速投入到了战斗一线。女儿也特别懂事,一家三口只能在忙碌之余借助手机匆匆互道一声平安。

  没两天,一个不小的麻烦就来了。因为推迟开学,无锡中小学推出了线上教育,而娘家的乡下没有上网条件,孩子不能没有课上啊!她同孩子的老师说明了情况,又与孩子要好的同学家长联系,最后决定让女儿回家住,白天到同学家“寄学”。姚鑫不是直接隔离,为此向单位请了短假,去乡下岳母家接回女儿。姚鑫去乡下接孩子是一波三折,汽车走不通换电动小三轮,三轮车走不了又步行,几十公里路走了大半天。说起这事,汤燕峰心里充满了对女儿的愧疚和心疼,但进入工作,她又雷厉风行得像换了一个人。

  火车站值勤任务既险又重,经常是一个车次接着一个车次,核查分流工作接踵而至。而连续6个小时的通宵夜班,一些男同志都觉得吃不消,汤燕峰还有慢性胃炎、偏头痛、颈椎病等病。但只要站到岗位上,她就像一名战士,冲锋在前,不停不息,还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耐心和温柔,给并肩战斗的战友温暖的关心和帮助,为车马劳顿的旅客送上贴心的劝导和服务。

  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和规定,符合入无锡要求的人员,必须在入无锡前14天没有去过疫情重点地区,怎么核查旅客们这14天的行动轨迹,就成了信息审核的一大难题。面对纷至沓来的旅客,如何真实、详尽地了解并审核他们的各类信息,把控好火车站这一重要防疫关口极为重要。汤燕峰和党员先锋队的队员们一起,将“审判席”搬到火车站卡口,利用长期执法办案形成的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的理念,推广多种多样的核查办法。汤燕峰和先锋队员们还会发挥办案中条分缕析、抽丝剥茧的办法进行进一步确认:在当地有支付宝购物消费记录吗?在当地定位发朋友圈了吗?叫过外卖吗?有显示拍摄地的照片吗?公司让你们每天定位打卡了吗?一对小夫妻在核查通过后离开时得知队员们是法院人员时,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说:“难怪呢!这么牛!这么会找证据!”

  除了证据审查,汤燕峰还和先锋队的队员们充分运用服判息诉工作原理,针对旅客普遍担心的路途传染、隔离风险等,有的放矢开展法律释明和心理辅导,打消化解其顾虑,提高分流运转效率。

  然而,疫情似乎特别爱捣乱,“寄学”的同学家小区里突然出现疑似病例,小区被封了。又是两难的选择,接回家没法上课也没人照看,不接回来既面临风险又麻烦人家。无奈之下,夫妻俩还是选择让女儿继续留在同学家,从白天的“寄学”变成了全天候的“寄宿”。“孩子的网课学习、一日三餐、早晚起居,都全部托付给了同学家长,我特别感激!”汤燕峰说。


 
责任编辑:王娜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