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形式主义套上“紧箍咒”
2020-02-22 09:17:4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汪东旭
 

  “来了一拨又一拨检查的,就没看到一瓶消毒水、一个口罩发下来”“一半的人晚上都在填表,8个人从早上填到凌晨两点,都没填完”“各级领导一天到医院开了三拨会,每次都长篇大论,我们是继续抢救病人还是继续和你们开会”……新华社近日披露一些地方抗疫中的形式主义,让人五味杂陈。

  形式主义的本质,是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深层次的矛盾问题、用压实责任和高度重视的口号遮掩求真务实。形式主义之所以遭人鄙弃,根本原因在于只围绕表象、不触及根本;只为了证明我传达过、我来过、我做过,但不管做得怎么样、取得什么效果;只为了在上级面前刷存在感,不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看似履职尽责、热热闹闹,实际上走马观花、雨过地皮湿。

  现实中,每一次向形式主义亮剑,都能迎来广泛的欢迎和点赞。比如,去年“基层减负年”,各级各部门旗帜鲜明向痕迹主义、任性问责等形式主义亮剑,基层干部、群众感受很直观、很强烈。但是,作风建设具有顽固性、持续性,破除形式主义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阵风。要彻底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必须长效常态,用制度的刚性、权威为形式主义套上“枷锁”。否则,形式主义就可能卷土重来,甚至呈加剧反弹之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这为各级各部门加强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彻底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既要建立健全实绩考核、监督举报等制度,也要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切实让制度生威发力,体现制度的刚性。让制度建设给形式主义套上“紧箍咒”,才能不断压缩形式主义生长的空间,切实让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