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地复工复产陆续展开。在经历了疫情的打断后,大家“夺回失去时间”的意愿非常高涨,从中央到地方也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企业重归正轨。但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企业仍旧达不到复工条件,即便能够复工,产能也难达预期,简而言之,复工复产的进程遇到了“梗阻”。
调查显示,复工审批难、现金流压力、劳动力缺口、劳资关系紧张、上下游债务清偿等等,是企业的普遍痛点,其中的政策衔接显然还不够通畅。虽然按照要求,非疫情重点地区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但一些地方缺乏“弹钢琴”的本领,结果顾此失彼,还有地方甚至陷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有些复工企业被要求填21份材料,盖8个公章;有的要求返岗人员跑数个部门开具各种“健康证明”,逼出一众“表哥”“表姐”……凡此种种,很大程度是一些地方将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对立起来,变“压实企业责任”为“推卸自己责任”。对于这类“梗阻”,中央已经发现,并明确进行了纠正。
更要看到,除了特殊时期的政策惯性,复工“梗阻”的存在还有着现实原因。眼下,绝大多数产业的生产链条高度分工,复工复产不是某家企业把人员组织起来、机器开动起来那么简单,而涉及信贷、原料、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牵一发动全身。这些困难往往不限于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的权责范围,仅靠企业和员工自己东奔西跑很难解决。劳务输出地与用工需求地如何沟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何协同?这同样是对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不能“各唱各的调”,需要“全国一盘棋”。
复工难题复杂多元,解题之钥还是担当作为,要有魄力想到前头、做到前头,打破形式、追求实效。对各地来说,只有积极主动到企业中去、到问题中去,准确掌握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需求,才能拿出管用的“定制化”服务。目前,许多地方已结合区域特色,各家推出各家的高招。管理难,杭州率先启用健康码,以“红黄绿”三色二维码作为数字化健康证防控疫情,省去了繁琐的现场信息登记核对,每日访问量超过千万人次;审批难,杭州宣布简化复工手续,企业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将复工方案、员工防疫承诺书等资料进行报备后,即可自行复工,不需再备案审核通过;融资难,广东银行业推出“战疫贷”产品,保障防疫企业“粮草充足”;招工难,温州政府联合企业提供“你来温州,我出路费”模式,“包邮”复工人员,而这样派出专列专机“点对点”接回务工人员的城市还有不少。下好绣花功夫,让社会痛点企业“槽点”成为复工复产的“着力点”,方法必然会比困难多。而谁更快更有效地破除复工“梗阻”,谁就赢得了发展先机。
疫情固然会对经济社会运行造成短期冲击,但压力所在正是动力所向。政府主动作为,以“有形之手”推动市场“无形之手”,激发企业调整思路、转危为机,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我们定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打赢战“疫”硬仗,实现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