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时期看上海金融法院如何“隔空”审案
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如何做到防护保障安全,又让司法服务“不打烊”?
2月4日,节后上班第二天,上海金融法院采用网络庭审方式,审理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在这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中,原告系上海一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告诉称,2017年3月,其与被告某实业公司和某电力燃料公司及第三人某银行签订《委托贷款合同》,原告委托第三人给被告实业公司发放贷款,被告电力燃料公司为合同履行提供连带责任保证。被告实业公司在履约过程中未还本付息。原告遂诉至上海金融法院,要求被告实业公司归还借款及利息9000万余元,被告电力燃料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在庭前排查中,主审法官孙倩发现,该案系公告案件,且第三人远在天津。如果延期开庭将再次公告,既延长审判周期,又增加当事人诉讼成本。孙倩法官主动与原告和第三人沟通联系,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决定启用互联网庭审系统开庭审理。
下午2时整,上海金融法院科技法庭内,除了佩戴口罩的合议庭成员和书记员外,别无一人。
合议庭成员、原告代理人和第三人工作人员的高清影像,出现在审判席前方的电子显示屏上。
“原告,能听清么?”
“清楚、清楚。”
“第三人,看得清楚屏幕上显示的材料么?”
“看得清,看得清。”
在确认系统顺畅后,审判长吴峻雪敲响了法槌,庭审正式开始。
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庭审在线上有条不紊进行。整个过程声音清晰,画面流畅,程序规范。随着当事人借助电子签名技术完成对庭审笔录的确认,这场不到一小时的同步录音录像庭审顺利结束。
“在这个特殊时期,法院采用这种更加安全、更加方便”地方式开庭非常好,非常感谢法院周全的安排!”原告代理人金某表示。
“感谢法院用网络方式开庭,让我在疫情防控期间不用从天津大老远地赶过去,用手机就能很方便地参与庭审。从实际效果看,这种形式沟通也非常顺畅。”第三人工作人员王某在庭后点赞。
上海金融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法院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避免人员聚集引发可能的疫情扩散风险,又要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让公平正义因疫情受阻。上海金融法院将充分利用司法科技手段,以更加高效的举措和更加主动的作为,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