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就是硬道理
2019年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成绩斐然,特别是在知识产权审判、就“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司法保障、智慧法院和互联网司法,以及破产审理、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等方面,获得了域外知名媒体的持续关注和肯定,中国法院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得到继续提升。
中国政法大学余萌博士撰文《域外媒体纷纷点赞中国法院》搜集梳理了2019年域外知名媒体对中国法院的相关报道和评论,为我们提供了通过域外媒体审视中国法院工作的渠道和素材。应当看到,人民法院通过等各种平台和渠道及时深入全面地宣传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为域外媒体及时跟进报道中国法院提供了最佳的信息支撑和高质量的新闻素材。值得肯定的是,中国法院全面充分及时的司法公开为域外媒体提供了海量的新闻信息、丰富的司法数据和可随意选择的观察点。
通过对比域外媒体关注点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人民法院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司法保障和智慧法院、互联网司法两个大方面尤其受关注。前者关系到我国营商环境、投资环境的健全和维护。我国在知识产权审判的制度建设和审判能力建设方面持续取得进步,为国内和域外的知识产权权利方提供了越来越周全、有力的司法保护,让全世界都看到了我国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上所作出的实际努力,有利于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后者则涉及新技术以及新技术在审判执行工作中的应用。我国的智慧法院建设、互联网司法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运用到司法工作当中,改变了法院工作的方式,缓解了法官案件量增加的压力,提升了审判执行工作的效率,助力了司法改革措施的落地,因此越来越多的域外媒体跟进关注其进展情况,并且一直在思考如何引入到本国的问题。
可见,纵观国际新闻传播领域,成绩就是硬道理,成绩最有说服力,成绩最有吸引力。中国法院之所以持续受到域外知名媒体的集中关注,正是因为中国法院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也正是基于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对中国法院持续提升的国际影响力的共识也愈加稳固。
在人民法院不断取得新成就的情况下,域外法院渴望了解中国成绩的需求和愿望也十分强烈。一个典型的例证是,2019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第一辑)》(英文版)发布,该书旨在“全面、集中、系统地向海内外各界宣传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念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智慧,”“案例选的系列丛书已经确定为最高人民法院与欧洲人权法院之间正式的官方交换案例文本,是展示中国司法软实力,传播中国法治好声音的良好平台”。据悉,最初是欧洲人权法院主动联系最高人民法院,请求提供案例选集等形式的交流文本的。如此一来,英文版案例选的出版恰逢其时,回应了域外法院的需求。有学者指出,“如果我们不能够把我们的法治故事讲好,我们就错失了世界对中国关注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机遇。”
党中央高度重视涉外法治工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外部条件;要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要加强涉外法治工作,建立涉外工作法务制度,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要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法治外宣工作是涉外法治工作的组成部分,向世界宣传中国法治实践、传播中国法治声音是外宣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涉外法治的主要方面,有助于为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坚定“四个自信”、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内在要求。
法治外宣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引起法学界、传媒界的共同关注。2019年12月28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全面依法治国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法治的国际传播——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涉外法治宣传”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是国内首次就法治对外传播开展的学术研讨,旨在推动中国法治对外传播的进一步发展,建立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机制,搭建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与会代表认为,在充分认识肯定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向世界推介中国法治实践和经验,传播中国法治声音,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目前中国法治的国际传播在传播理念、体制、机制、效果,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传播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进一步提升的需要。
目前,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由于英语仍然是占主流地位的传播语言,英文媒体占据了很大的传播话语权,很多非英语国家需要借助英文媒体了解中国法院。我们相信,秉持世界通行的新闻传播规律和新闻职业伦理规则,中国法院的成绩可以通过域外媒体获得客观的报道,能够被客观真实地传递出去。但也要看到,二次传播带来的信息准确性减损、限制、曲解、误读等等是难以避免的。而且,信息的不对称性、传播的有选择性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曲解和误读。这就为我国的法治外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以说,全面升级我国的法治外宣工作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全面升级我国的法治外宣工作,“不仅可以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法治的了解和理解,以法治文明交流,超越法治文明隔阂,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而且可以推进中国法治与世界各国法治的比较,取长补短、博采众长,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
在当前的国际传播形势下,全面升级我国法治外宣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首先要尽快全面熟悉域外媒体通行的话语体系,通过对比考察,尽快找出我国在法治外宣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比如,以英文为主流语言的国际传播,在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媒体文化、信息需求和观察点等方面与我们存在巨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法治外宣的实际效果,进而影响了中国法治的国际认可度,因而需要深入研究。
然后,应当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改革创新,加大人财物投入,努力解决自身问题,补足自身短板,逐步融入法治宣传的国际话语体系。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的法治外宣在内容建设、载体选择、方法更新、技术支持、管理创新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和提升空间。比如,在法律法规、裁判文书等翻译方面没有全面铺开,在外宣表达上未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尚未建立外宣全媒体融媒体传播体系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拓宽外宣渠道,把各项工作都做到位,才能逐步融入世界传媒体系,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法治。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坚定法治外宣的目标,要在逐步融入国际的过程中,不断朝着牢牢掌握国际传播话语权的方向努力,积极抢占国际舆论高地,站稳国际舆论阵地,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和传播模式,达到既“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更“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的要求,权威而自信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法治实践的成就,传播中国法治实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