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这条道路、这套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巩固发展。”
在1月13日至15日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深刻总结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性成就,特别强调了制度建设产生的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回答了管党治党必须“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明确了今年的六项任务,释放出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重要信号,引起廉政专家学者的关注。
加强政治监督,提升全面从严治党实效的重要制度化举措
“要加强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要督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要保证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强化政治监督提出重要要求,强调“要强化政治监督保障制度执行,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红权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治监督的重点就是看是否能做到‘两个维护’。”李红权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或者做“两面人”、搞“两面派”,都将严重影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没有严格的政治监督,就可能出现政治上的松懈,难以发现党的政治建设中的弱项和短板。因此,加强政治监督是提升全面从严治党实效的重要制度化举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莫纪宏说,这意味着,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通过政治巡视强化政治监督,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及时和有效的措施,对症下药,将问题解决在萌芽和苗头初显状态。解决好政治监督的问题,其他党内监督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对于强化政治监督,李红权表示,要把是否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检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站位、政治立场、政治忠诚的根本标准,对标对表查找认识上的“落差”和行动上的“偏差”。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加强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等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强化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障制度执行,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
以人民为中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
“要把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要深入整治民生领域的‘微腐败’、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导向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优良作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面从严治党,对于以优良作风促进小康社会建设、维护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至关重要。
“这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熊秋红说,对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要下大力气整治,以此释放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要通过反腐败斗争的考验,锻炼锤炼干部,培养他们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和能力;要通过涉民生领域的“扫黑除恶”“微腐败”整治等,持续释放党和政府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强烈信号。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袁柏顺教授说,“以人民为中心”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国家及其公共权力的性质所决定的。这意味着,纪检执纪执法部门一方面要忠实履行监督职责,确保人民赋予的一切国家权力能够服务于人民,另一方面,其自身权力的行使和监督工作的开展同样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的评价与民心的向背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在具体工作当中,要多关注群众好恶与疾苦,重视群众对反腐败成效的评价,以及民生领域的“微腐败”、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惠民政策落地的梗阻背后的腐败问题,应该花大力气,做持久努力予以解决。
“老虎”“苍蝇”一起打,意在惩治重在警示和防范
“要坚决查处各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加大国有企业反腐力度,加强国家资源、国有资产管理”“要加强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检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的违纪违法问题。
熊秋红说,所谓继续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就是在反腐败斗争中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既要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犯罪案件,又要切实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既要打击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也要打击位高权重的“大人物”;要严厉打击小贪小腐,更要严厉打击大贪大腐;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
“‘老虎’‘苍蝇’一起打”,意在惩治,重在警示和防范。”李红权说,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表明,腐败问题总是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易发多发,腐败问题的发生往往折射出改革进程中的潜在风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清醒认识腐蚀和反腐蚀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要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加大国有企业反腐败力度,坚决查处资源、土地、规划、建设、工程等领域的腐败,以反腐败斗争的治理效能,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巩固党对国有资源、国有资产领域的全面领导,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一体推进“三不”,是基本方针也是重要方略
“要以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的刚性”“既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又要善于做到‘三个区分开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袁柏顺说,一体推进“三不”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规律所决定的。它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还是重要的战术与工作方法。一体推进“三不”的关键在于树立系统治理的思维,运用统筹推进、协调开展的具体方法,其目的在于形成合力,事半功倍,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
在熊秋红看来,一体推进“三不”,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要注重“三不”的协同性,在反腐败斗争中,在坚持“严”的主基调下,也要善于做到“三个区分开来”,防止因为严厉反腐造成“寒蝉”效应,进而产生“为官不为”问题。针对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李红权表示,要善于做到“三个区分开来”,既要严厉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也要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尽职尽责,为担当者撑腰,推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建起无死角全覆盖零容忍监督网
“继续健全制度、完善体系,使监督体系契合党的领导体制”“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党长期执政条件下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保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李红权说,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根本目的是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现对权力监督的全覆盖。党内监督是我们党的政治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以政治监督为统领,健全党委的全面监督、纪委的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的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的日常监督、党员的民主监督,紧盯“关键少数”,构建起“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体制机制。
袁柏顺认为,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既要有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工作上又要有抓手。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监督体系本身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身又由多个子系统构成,防止孤立抓监督体系建设,避免“躲进小楼成一统”。另一方面,应着力抓好党内监督主导,消除与其他类型的监督不协调、不配套的障碍乃至壁垒。莫纪宏也建议,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的有机统一、协同发力,构建起无死角、全覆盖、零容忍的监督网,通过严密的监督,建立“阳光防腐”机制,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和顺畅运行。
强化制度执行,关键要严明纪律和严肃问责
“完善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强化日常督察和专项检查”“要以有效问责强化制度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严明的纪律维护制度,增强纪律约束力和制度执行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再好、再严密,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就会失去权威和人们的认同。李红权说:“强化制度的执行,就是要用严明的纪律和严肃的问责,推动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职尽责、善于运用制度谋事干事。要把问责嵌入到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坚持权责法定、权责透明、权责统一,建立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的有效机制。”
具体而言,李红权认为,一方面要追究乱用滥用权力的渎职行为,权力的滥用是严重的“硬腐败”,要以严肃问责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的空间,保证权力在“制度笼子”里,不敢“任性”。另一方面,还要追究不用弃用权力的失职行为,权力的不用弃用实质是一种“软腐败”,其危害不亚于权力的滥用,要以严肃问责推动权力行使回归正确轨道,确保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始终不折不扣地为人民谋利益,做到尽职尽责、权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