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涨价折射出了什么
2020-01-15 10:01:38 | 来源:北京日报 | 作者:晁星
 

  近段时间,共享单车集体涨价引发热议。一些单车起步价悄然提高到1.5元,一次骑行往往要花费两三元。不少用户感慨,“比坐公交贵多了”“开始割韭菜了”……骑共享单车就该比坐公交便宜吗?或许也不尽然,毕竟单车损耗更新、早晚高峰调度、日常运维管理等成本也在上升。大家之所以对此颇有微词,无非是前后落差过大。曾几何时,各家争相跑马圈地,高呼“免费骑”“1元骑”,“红包”更是发个不停。说白了,用户习惯的养成基于的是低价模式,虽然谁都知道免费午餐不会长久,但如今大幅涨价,还是难免让人心里不舒服。

  随着“疯狂扩张”转向“常态经营”,价格便开始一涨再涨,这似乎已成为新业态的固定发展轨迹,网约车、外卖、共享充电宝等莫不如是。只能说,当市场经历洗牌、格局基本奠定后,通过涨价等方式尽快“收割变现”成为资本的普遍选择。然而,当新业态走入“下半场”,比拼的其实应该是服务质量以及科学化管理水平,比如共享单车能否解决无序摆放带来秩序混乱、潮汐现象影响使用率等问题。如果罔顾消费体验,也没有什么管理模式上的更新,只是坐地涨价,很快就会吃空老本,用户也会用脚投票。

  再进一步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任何领域的创新其实都没有终点,也不可能只依赖于一两种创新。就拿“最后一公里”这一城市交通中的老大难来说,共享单车的出现无疑给破题提供了新方案。但种种弊病也相伴而生,必须不断创新、优化调整,才能更好发挥自身效能。而于整个社会而言,重要的不是共享单车定价几何,而是继续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打好基本盘,另一方面,也要深挖不同场景下的多元需求,进一步提供多样化出行服务。要知道,共享单车出现之前,很多城市有桩公共自行车其实发展得不错。由此出发,人们又探索出了共享单车这一无桩模式,进而掀起了一波新浪潮。这启示我们,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没有最好办法,也没有终极方案。城市在发展,交通格局在更新,人们的需求也在变化,以开放的视角思考问题,于创新中出发寻求创新,让市场竞争更加充分,让人们的选择更加多元,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便利。


 
责任编辑:于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