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文物资源大国,数以亿计的文物瑰宝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源泉和物质载体。日前,记者就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文物领域改革创新,专访了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
“新时代文物工作的重要遵循和明确路径”
刘玉珠表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全国文物系统通过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刻理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着力推进文物系统制度建设。
刘玉珠认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文物工作的地位举足轻重。要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推出更多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等要求体现并贯穿于文物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和完善与之相关的各项制度。这是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的重要遵循和明确路径。
刘玉珠说:“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肩负保护文物、传承文明的历史重任,传承文物价值、萃取文化精华、延续中华文脉,为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滋养。”
“文物保护利用改革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刘玉珠介绍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的推出、一系列重大工作的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取得长足进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擘画新时代文物事业发展蓝图。
他表示,当前,文物安全形势总体可控,文物保护状况不断改善,革命文物工作深入人心,“博物馆热”再创新高,让文物活起来勇探新路,流失文物返还高潮迭起,文物国际合作拓宽领域,文物科技支撑不断增强,机构队伍建设有所突破,文物治理水平稳步提升,文物工作社会影响力不断彰显,文物保护利用改革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2019年,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显见成效。国务院核定公布762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批准国家文物局成立革命文物司,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1100余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亚洲文明联展成功举办,关于深化文物博物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全年文物工作亮点纷呈。
“新时代文物事业改革发展还需重点解决两方面问题——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和文博机构队伍力量薄弱。”刘玉珠说,当前,文物法人违法屡禁不止、文物盗窃盗掘活动猖獗、文物消防隐患较为突出;与此同时,市县级的基层文物机构队伍大大萎缩、严重削弱,大量县(区)缺少专门内设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小马拉大车”现象十分严重。
他认为,要解决这些难题,就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文物领域改革创新,想办法、出实招,解决改革进程中遇到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提升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现文物领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文物工作制度体系”
刘玉珠表示,目前,文物领域现行法律法规规章30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130余项,文物制度体系建设的基础条件较好。文物系统要进一步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文物工作制度体系,全面提升文物治理效能,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文物保护法是文物保护利用重要制度成果的集大成者,需加快修订,在不可移动文物、考古发掘、馆藏文物、民间收藏文物、文物进出境管理等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凝聚最大共识,确保如期完成修法任务。
社会各界对让文物活起来高度关注。国家文物局正在按照中央有关部署,围绕让文物活起来、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总体目标、关键环节、任务举措作重点研究和深入探讨,将着力在一些制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补短板、强弱项,为部分不合时宜的制度“松绑”,为海量深藏库房的文物 “赋能”,着力盘活文物资源,创新文物展示传承方式,深化文物交流合作,展现多彩多元的中华文明,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刘玉珠说,在2020年,我们要聚焦深化改革这个法宝,突出制度建设这个根本,尽快把实践成果中好的经验做法提炼出来,上升为制度、转化为法律,推进文物领域制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