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讯 自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运输两级五院全面推进跨域审判“+”工作以来,海拉尔铁路运输法院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现已实现了跨域立案、跨域调解、跨域庭审等工作方式。在2020年的开年之际,该院互联网法庭于1月8日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互联网法庭作为跨域审判“+”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异地诉讼难和诉讼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海铁法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家、呼伦贝尔市第一家建成互联网法庭的法院,在建设中注重结合管辖区域实际情况及审理过程的应用需求,多方考量、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打造成了既可远程连线又可现场参与的多元应用模式的法庭。
互联网法庭操作简单快捷,开庭时会分角色向法官、书记员、原被告等发送相关庭审信息,案件参与人可通过电脑或手机下载应用,并使用会议号在指定时间参与庭审。庭审现场可同时接入本地及远端共十路画面,同时具备各角色语音转写功能。在开庭的同时,法官及其他案件参与人均可用手机或电脑进行发言、证据展示、实物展示、查看笔录、批注等。开庭结束后,会生成笔录确认二维码,当事人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直接确认笔录即可通过手机进行笔录的确认签字,实现全流程的网上办理。
互联网法庭的建成,弥补了之前无标准化平台的不足,为质证、调解、庭审到笔录签字等各个环节提供了流程正规化、形式标准化的支撑。在具体应用方面,该院院长郎松庆强调,审理案件的过程中,要依法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不减损,同时为当事人和法官提供增量服务。要充分了解当事人情况,了解当事人困难,不要让群众克服困难,我们要主动解决困难。只要存在异地的案件,就要主动使用跨域审判的方式来调解、诉讼,必须养成互联网“+”的思维,在办好案子的同时将解决当事人诉累放在首位。
建立互联网法庭,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重要的是审判方式和思维的转变。今后,海铁法院将继续深入探索应用模式、完善各类相关功能服务,坚持“以审判为中心、以便民为重点、以透明为保证、以质效为标准”,积极拓展应用范围,推动机制创新和审判流程再造,全力推进跨域审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