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链治链 规范用链”

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天平链”应用接入技术及管理规范

2019-12-03 11:14:19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邵倩雯
 

  北京互联网法院成立一年以来,建立了首批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的区块链"天平链"电子证据平台,率先采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实现执行"一键立案"。12月2日上午,北京互联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如何“以链治链规范用链”——“天平链”应用接入技术及管理规范”的情况。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天平链”已完成跨链接入区块链节点19个,已完成版权、著作权、互联网金融等9类25个应用的节点数据对接,北京互联网法院受理的4万件案件全部上链,上链电子数据超过1000万条,跨链存证数据量已达上亿条。

  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佘贵清在会上发布了《天平链应用接入技术规范》与《天平链应用接入管理规范》,两个规范分别规定了接入平台申请接入天平链的技术测评要求和具体流程。

  佘贵清介绍说,今年1月,北京互联网法院主导联合多部门,并邀请信息安全、标准制定、司法鉴定、信息通讯及区块链等方面的专家,组建司法工作组,开展两个规范的编制工作。

  8月30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举行专家评审会,由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认为,北京互联网法院主导编制的两个规范具备较高的创新性、实用性,能够将司法审判规则前置,防范电子证据认定不当,提高审判效率。评审组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建议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报批组织实施。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熊志钢着重介绍了北京互联网法院区块链技术与执行场景相结合的具体应用。他表示,通过部署线上合约节点,并通过当事人确认履行情形,触发不同的执行动作:申请执行人如确认履行完毕,即触发生成履行情况报告,履行结果上传至“天平链”存证;如确认未履行完毕,则触发生成未履行报告、自动生成执行申请书、自动抓取当事人信息、自动抓取执行依据、自动执行立案、自动生成执行通知书与报告财产令。

  据悉,截至今天,通过“一键执行”立案的执行案件22件,受到当事人高度好评。

  “对法官而言,电子数据普遍存在存证难、取证难、采信难,是互联网审判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区块链技术的信任机制、不易篡改和可溯源的特点,与司法具有天然的高契合度。”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颜君为大家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在证据领域的实际应用。

  围绕2019年4月11日北京互联网法院首个“天平链”存证的案件,颜君法官介绍了“天平链”通过确权证据上链、侵权证据上链、链上验证三步,实现了全流程在链上解决电子证据存证,减低了当事人维权的时间、金钱成本,提高了审判效率。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小龙表示,此次发布的《天平链应用接入技术规范》《天平链应用接入管理规范》,是经前期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涉及天平链接入平台的流程管理以及技术规范要求。重点针对接入平台的系统安全性、电子数据合规性以及区块链安全性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何小龙指出,区块链技术目前尚处于不断探索和研究阶段,随着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推广,着力解决关键技术突破,实现区块链应用发展安全可控的技术支撑,尤为重要。此外,还应当积极探索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

  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张雯最后总结道,最高人民法院强调要借鉴基层法院区块链建设经验,发挥其建设引领作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也提出,要牵头不断拓展联盟链覆盖范围,壮大区块链联盟,扩大实践经验,为司法责任制下的审判管理提供支持,为社会治理提供预警、预测和评估支持。北京互联网法院将在北京高院指导下,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探索"业务链、管理链、生态链"三链合一的"天平链2.0"新模式,打造司法体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创新实践示范平台。

 

 

 
责任编辑:李宁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