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燃烧的一把“彝火”

2019-12-03 11:19:03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马骏
 

  有人说石渠一年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一个是大约在冬季”;有人说石渠很远,远在那消失的地平线;有人说石渠很高,高得可以触摸到云端;还有人说石渠很美,美的让人流连忘返。而这样一个地方,是谁在为你歌唱,为你祈祷,为你守望。今天,要让大家认识的这位,他是石渠两千多干部中的一员,他平凡而不平庸,他苦干而不苦熬。他就是李禄斌,男,彝族,中共党员,出生于四川九龙县。他自2004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四川甘孜州石渠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15年来,他在公正司法的“最后一公里”默默奋战,他凭着对人民法官职业的信仰和对百姓的朴素情怀,在平均海拔4560米的茫茫雪域鏖战风雪,克服低压缺氧,传播法治力量,努力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满意指数,展示着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他个人曾先后荣获“石渠维稳先进个人”“全州法院社会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等荣誉;他所带领的部门曾先后获得全州执行工作“十佳部门”和“先进集体”称号。

  在蓝色天际筑梦法治

  从雅砻江下游来到雅砻江源头,从九龙彝乡来到来到石渠藏乡,从海拔1000多米跋涉到海拔4200米以上,李禄斌一路向西,在甘孜雪域最远最蓝的天际线——石渠,开始了逐梦法治的人生之旅。走入石渠法院大门的那天起,他就励志要成为一名人民法官。他还记得,报考法院面试时,有考官曾问过他“石渠条件很艰苦,你了解过那里并做好去那里工作的准备了吗?”,他干脆的回答道“平静的湖水练不出真正的水手;优越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而这句话就像彝族服饰头上的“英雄结”成为他努力奋斗的动力原点。他刚到法院时历任过法警、办公室主任、执行法官,于2011年5月担任执行局局长。走上局长的岗位,他感到的是责任更重压力更大;他常说“执行工作就是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要兑现当事人的申诉权利,不然我们法院司法裁判的权威和司法公信力就要遭受贬损”。尤其是2017年全省法院实施“两年基本解决执行难”行动以来,面对石渠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滞后、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等特殊实际,面对与全省同步基本解决执行难的严峻考验,李禄斌坚决不愿做全省执行工作的“最后一块短板”。在工作中,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协助院党组共同制定了“五个着眼于”为执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在攻克执行难的疑难杂症中,他结合地域实际总结出了“常规药”和“特殊药”的综合疗法。一般案件,他借助查封冻结、网络查控等基本手段进行执行,面对“骨头案”“疑难案”他探索出了“跟踪执行”“错时执行”“联动执行”等特殊手段进行执结,取得了实效。近年来,石渠法院执行质效稳居全州法院的第一方阵,用成绩彰显了石渠法院执行法官忠诚尚法的履职担当和“边远不边缘、缺氧不缺志”的人生豪迈。他从事法院执行工作已近十年,墙上挂满的锦旗有农民工送的,有区工委送的,还有中小企业送的……。这些都无言的诉说着他对审判事业的执着和热爱。

  他的心在雪山草地安了家

  从故乡到异乡,李禄斌对石渠付出的不仅是人生的芳华,更是一股浓浓的深情。他也和很多干警一样,爱人和孩子都在异地,由于回家路程遥远,工作繁忙,和家人也是聚少离多。他常说石渠也有别样的“风花雪月”,“风是凛冽寒风、花是漫山野花、雪是四季飞雪、月是边关冷月”。纵然石渠环境艰苦,但他已然学会了苦中作乐。石渠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一个冷的连树都不长的地方,为了打破这个“神话”,他利用周末到紧邻的玉树州买来几十株树苗,终于在单位的宿舍楼前种活了三株,已经过了5年的精心呵护,树苗仍坚强的活着并略有长高。很多干警时常调侃他,“你是在像照顾小媳妇儿一样照顾这三株树呀!”。他不仅热爱生活也爱院如家,他是干警中的能工巧匠,院里哪里的门窗坏了、水龙头爆管了、下水管堵了等鸡毛蒜皮却与干警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都让他非常上心,他也总是当起义务的修理工,还包质量。渐渐地,单位诸如此类的小事成为了他工作的一部分。石渠法院是一个由50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干警组成的大家庭,他不仅是干警中的阿哥还是生活中的暖男。去年来自乐山的新干警小郑,初到石渠饮食和生活都不习惯,李禄斌看在眼里也默默的放在了心里,他某一天无意间听到小郑说“好想吃一顿麻辣鱼”,为了满足小郑的小小愿望,李禄斌等到菜市场有鱼卖的时候专门买了鱼,在单位伙食团为他亲自下厨做了一盆麻辣鱼,小郑边吃边对李禄斌的手艺赞不绝口,在他的心里找到了家的感觉。然而,他不仅爱干警更深深的爱群众。与群众结对认亲是甘孜州群众路线的一项重要工作。家住格孟乡的尼玛是李禄斌的一位结对亲戚,工作之余,李禄斌都要下乡到亲戚家嘘寒问暖、送点酥油和糌粑,偶尔也帮助办理一下低保手续,慢慢的他和尼玛建立了胜似兄弟的感情。2012年的1月,已是石渠最严寒的时候,李禄斌有了回家探亲的机会,临行前一天,值班室告诉李禄斌,大门外有一个老乡要见他,当李禄斌走出大门,看到的是在大雪中打着哆嗦冲他笑嘻嘻的尼玛,原来,尼玛知道李禄斌要回家探亲,专门给他带了一塑料袋人参果,让他一定要带回去给家人尝尝,那一刻,李禄斌的心里既感动又难过,因为他知道尼玛一家挖人参果的艰辛,更知道在大雪天冒着寒风骑着摩托往返县城100多公里的不易。他赶紧带着尼玛找了个饭馆让他热热和和的吃了一碗面,临走时悄悄的往他藏装里塞了三百块钱。

  给群众“借耳朵”用真情

  熟悉法院执行工作的人都知道,执行工作是一件苦差事,因为案件的当事人双方往往都是情感彻底决裂,关系彻底破裂的人。来的当事人的情绪往往也容易激动,执行局每天要面对大量的负面情绪,工作在这种环境里,执行法官往往也难免要受影响。可看到李禄斌办理案件思路清晰,沉着冷静,就像医生把脉一样,镇定自若的了解案情。当问起他是怎么做到的,他总是笑笑说,他也是经历一段艰难的心路历程。他讲到,刚到法院时,分管他的泽仁副院长就给他说“在这里办案关键就是要给群众“借耳朵”,认真倾听百姓的话,百姓觉得你在用感情和他们交流,案子就好办了”,李禄斌把这句话深深的记在了心里。可当时,语言无疑成了他与群众感情交流的一道天然屏障,总不能打着哑语办案吧!为了突破语言关,李禄斌成了单位里藏语学习的积极分子,他找书学,向同事学,积极参加单位的“一带一”藏语培训班,慢慢的他成了单位掌握“藏汉彝”三种语言的三语法官。当有人问起他办的最成功的的一个案子是哪一件时,他说“是当上审判员办的第一件案件”,他讲到,他刚到审判岗位接到的第一个案子是一个区工委调解了很久都没调解下来的案子,案件的当事人双方都还是兄弟,因为债务纠纷闹到了法院。面对这样听起来头疼的案子,对于刚走上审判执行岗位的他感到了压力山大,同事们也为他捏着一把汉。可都没想到,这个案子却是因为一碗方便面而化解了。原来那天上午,李禄斌调解到了中午2点,案子一点进展都没有,双方当事人和他都饿得精疲力尽,李禄斌暂停了调解让原告先回去吃饭下午3点再来,由于被告的家远,李禄斌就拿出了方便面和火腿肠让他和自己在办公室一起吃泡面先将就对付一下午饭,他和被告边吃着泡面,边拉着家常,边听着被告倾诉着苦闷。一碗方便面吃完,被告很感动的握着李禄斌的手放在自己的额头,说着“嘎真切!嘎真切(感谢)!”“我感觉到了,你这位法官人很好,我相信你是一个公正的人,你说吧!你怎么调,我就怎么做”,当天下午,这个案子竟这样出奇的调解了。这个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案子,也似乎让我们找到了在信息闭塞、法治基础薄弱的藏区,他们心中为民司法的密码就是真情。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对于承载了教育功能的司法工作,它的要义不也在于此吗?

  宁愿透支生命也不辜负使命

  李禄斌说“刚大学毕业时,我的身体是很棒的,跳起来都可以抓到篮板,但是现在比不上以前了”。他给我们讲到,2010年10月,石渠的很多在建工地就要陆续停工了,有很多涉及农民工的劳资纠纷和工程款拖欠方面的案件就会涌入法院,这个时段也就成了法院审判执行的高峰期。10月30日这天,李禄斌已坚持了两天的腹痛,但由于工作繁忙,疼的厉害时就仅仅吃了点止疼药。但在那天下午5点左右,李禄斌腹部出现了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位钢铁硬汉的忍耐力,他脸色发白,豆大的汗珠一颗颗的从他的额头流下,他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卷宗捂着肚子躺到了沙发上。同事赶紧把他送到了县医院,可那个时候,石渠国家电网还未通,恰恰又遇到了全县停电,医院根本做不了B超,医生无法准确查明病由和对症下药。情况紧急,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到条件更好的甘孜县去治疗。单位的同事索朗绕吉找来了一辆车拉着李禄斌就往甘孜一路狂奔。石渠到甘孜300公里的路程通常需要6个小时,那次只花了4个多小时就赶到了甘孜县医院。当医生为李禄斌做完B超时,说了一句话让随行的同事都感到了后怕。医生说“怎么这么晚才送过来,病人得的是阑尾炎,而且阑尾都爆了,再晚来半小时就有生命危险了,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单位同事每每讲起此事,总是会感慨的说“那一次,李禄斌真的是与死神擦肩而过”。2018年3月,李禄斌的右脚连续痛了一个星期,后来疼得必须要借助拐杖才能走路。3月15日,他请假来到四川骨科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告诉他,他的右脚的脚踝骨膜出现了局部坏死。于是,他又动了人生的第二次大手术。俗话讲“伤筋动骨一百天”,医生建议他要在家好好静养,因为石渠海拔高、气温低,会很影响恢复。可2018年是全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胜年,他不在单位,很多工作的推进就会有难度。于是,在手术后的第70天,他就回到了石渠的执行岗位。

  又是一年彝族年来临,李禄斌已习惯了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过民族的节日。夜幕下,他的手机里播放着《石渠法院之歌》,里面唱着“为了弘扬和谐安康,我们把家人埋藏在心底”。

  

      作者单位:四川石渠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高赞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