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是我成长的摇篮

2019-10-18 18:49:02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孙世光
 

  我能参加这个“双庆”座谈会,感到十分荣幸!

  让我在这么多领导和同志们面前,来吐露我个人对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敬爱的老一辈最高人民法院人的深深感激之情的心声,我十分高兴,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给了我新生

  我是1941年出生,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是伟大的党领导全中国人民推翻旧社会,把我从水深火热的旧社会解救出来。没有党,我根本不可能读大学,不可能到最高法院工作。我们家兄弟姐妹八个,我刚读大学的时候,父亲有病,家里困难,我要回去照顾家里。当时年级主任找到我说,有困难,组织可以给你解决。最后我没有回家,享受了助学金,才完成学业,毕业后分配到最高人民法院。

  二、最高人民法院是我成长的摇篮

  1964年7月,我在学校入了党,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当时我是满怀激情,意气风发,为实现自己的入党誓言,来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另一方面,我是从家门到学校门、马上又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对实际工作中的政策知识只是一知半解,在这么大的机关如何工作、如何待人处事,都是茫然的,心里忐忑不安。

  现在回想起来,我感到很幸运,最高人民法院有好的院风、好的传统,使我时时刻刻得到领导和老一辈同志的帮助和教育,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百般呵护我们,处处给我们做表率,面对面、心贴心、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工作。

  记得我刚来最高人民法院时挑着一担行李,前面一个箱子,后面一个铺盖卷。来到最高法院以后,司法行政厅的黄杰同志马上下来热情地接待我们。拎着我们的行李,从最高法院一直提到前门打磨厂,安排我们住宿。一个老同志帮助我们提行李,我当时很受感动。

  来院后,我们都想见一见谢觉哉院长,院里的同志也很理解我们的心情。有一次,谢老来院里开会,院里同志就让我们下来在门洞那里等着,看一看谢老的伟大形象。谢老在秘书和他的爱人王定国的搀扶下走下来,看到我们这些年轻人在那里,谢老很和蔼地笑着说:“欢迎,欢迎。”并一个人一个人地问了我们的情况。这些事都让我十分感动。

  我在最高法院还有很多小故事:有一次要到东北去出差,那时候我很穷,12月份的东北是滴水成冰,我根本就没有御寒的衣服。这时候吴春瑞同志主动地说“我借你个皮袄”,还是很新的皮袄。我穿着他的皮袄去出差,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我的心也暖和了。

  最高法院的老领导、老干部也是让我深受感动,特别是杨秀峰院长。我们来的那一年正好最高法院清理档案,要请北京政法学院十个同学来帮忙。杨老亲自接见了他们,跟他们讲,你们是学法律的,来这里帮助工作,不但要完成工作任务,还要从这些档案中自己总结归纳一些经验,在工作中好好学习。这一切都印在我的脑海里,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杨秀峰院长在批阅案件。

  法院人对同志的热情关心是一方面,对同志的要求也是严格的。参加“四清工作队”的时候,有一名同志迟到了。何兰阶庭长严肃地批评了他:“你看看你干什么去了?那么多同志在这里等你。”那位迟到的同志很不好意思。这一点也教育了我,做什么都不能迟到,要严格遵守时间。

  所以正是这样一个个人在我面前的关心、教育熏陶了我,使我逐步地成为最高法院人。

  在这里,我还要讲一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次难忘的党的生活小组会。分到研究室以后,组织上让我做统计工作。当时统计报表有密密麻麻的三十几份,计算的工具也不像现在,只能靠算盘。自己没有学过算盘,而那些数字又是成千上万,常常一个数字总结下来五次有五个不一样。

  当时弄得我心里很烦躁,这时候思想就有变化了,觉得在最高法院干统计工作,将来怎么发展?正好这个时候我们研究室主持了一次党小组生活会,在研究我的转正问题时,我谈到了自己对统计工作不安心的这种思想问题。

  当时党小组的同志们发现我这个苗头以后,系统分析了我的思想根源,对我说,你是共产党员,应该为党的事业、为人民服务。会后,研究室主任特别找到我谈话,说道:“你想提高,你提高到哪去?提高了也是为人民服务,对不对?你干这个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一番话把我的思想一下就打通了。使我认识到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像雷锋同志一样,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拧在哪里就要在哪里闪闪发光。

  三、最高人民法院是我演绎人生的舞台

  我从1964年8月来到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退休,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了37年!自己的工作也是受到了组织和同志们的肯定,先后被评为最高法院的先进工作者,国家工委和最高法院党的先进工作者并且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没有党的培养,没有最高法院的培养教育,我不可能成为现在的孙世光。

  现在我退休了,但还在社区开展法律共建活动,每月到社区法律咨询室值班,接待社区居民法律咨询,每季度开展一次普法知识讲座,开办了法律知识宣传长廊,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知识援助,受到社区和群众的好评。在生活中时刻不忘自己是最高人民法院人,传承最高人民法院院风,为人民服务终生!

  (作者系国家法官学院原教务长

 

 
责任编辑:刘泽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