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公谋大同——从壮阔70年看中国贡献
2019-09-25 15:11:51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李忠发、杨依军、郑明达、罗鑫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雄心壮志,贯穿于这个国家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70年来,伴随着历史性跨越,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新的时空坐标里,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大国,展现出更加宽广的胸襟与深厚的情怀——

  “中国人民不仅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追求天下大同。”

  道路——中国探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自从引进中国杂交水稻,我就一直在种,从此再没饿过肚子。”

  距离北京万里之遥的马达加斯加,55岁的稻农拉奈弗马纳纳·乔治谈起不堪回首的苦楚经历,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来自中国的杂交水稻,已成为该国的货币图案。

  多年来,由于引入中国水稻种子和先进技术,非洲饥饿问题得以大大缓解。5月7日,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在马达加斯加揭牌,双方合作进一步提升。

  吃饭问题,曾经是摆在新生的人民共和国面前的一道难题。当时甚至有人断言,新中国“任何一届政府都无法解决”。

  70年斗转星移。如今,中国不仅解决了近14亿人的温饱问题,减少了8.5亿贫困人口、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还累计向近17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4000多亿元人民币援助。

  世界银行评价,中国减贫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前总干事达席尔瓦也感慨:“那些声称中国不能养活自己的预言宣告破产。”

  70年间,从填不饱肚子,到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到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连年居首……时光记录着中国的强国之路,也见证着不断增长的中国贡献。

  “中国的变化非常惊人。”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谈起历次访华见闻时说,“这种进步一直在持续。”

  从建成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到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从拥有过亿市场主体,到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任凭国际风云变幻,中国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在诸多领域交出优异答卷。

  这背后是朴素的东方逻辑:“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对世界而言就是贡献。”

  中国以自身发展造福世界,也引发人们思考:70年间,究竟是什么,让一个曾经面临“被开除球籍”危险的国家,变成全球瞩目的焦点?

  2017年12月初,北京。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来自全球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许多代表达成共识:找到并坚持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奇迹”的根本所在。

  “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新任联合国大会主席穆罕默德-班迪说。

  因为中国,世界悄然巨变。

  8月,原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克伦茨再次来到北京,带来了自己的新著——《我看中国新时代》。30年前,他曾率团访华,参加新中国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

  “曾经我认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因为苏联崩溃和欧洲社会主义沦亡而终结。”30年间,克伦茨以独特视角近距离观察中国,“现在,中国的成功给了社会主义新的鼓舞。”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中国的成功探索,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给出了“一种西方之外的选择”。“尽管中国既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但这一选择的存在本身具有全球意义。”

  机遇——中国开放,向世界提供共享发展成果的广阔平台

  中美经贸摩擦一年多,一份调查“出人预料”——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8月发布报告显示:97%的受访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盈利,中国仍然是大多数受访企业优先考虑的市场。

  乱云飞渡中,外资企业投出的信任票,更加凸显中国市场的无限商机和巨大吸引力。外界清晰感受到中国敞开大门、拥抱世界的决心和恒心。

  从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4个经济特区,到打造18个自贸试验区;从诞生第一部外资法律,到出台外商投资法实现“外资三法”合一;从降低进口关税,到一再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中国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歇。

  “面对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全球贸易体系,中国更高水平的开放承诺让我们倍受鼓舞。”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高乐说,改革开放带来中国和世界的双赢,全球很多公司从中受益。

  今日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机遇之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每年上亿人次的出境旅游……遍地都是蓬勃的生机,处处充满合作的潜力。

  这是一份“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的成绩单——

  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6年来,已有136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195份合作文件。

  诸多“第一”,彰显“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本质:东部非洲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白俄罗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哈萨克斯坦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出海通道……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中国的发展得益于世界,也始终不忘回馈世界。“一个稳定、开放、繁荣的中国,将始终是世界未来发展的机遇。”

  一个多月后,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展会已吸引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报名,虽已两次扩大展览面积,仍“一位难求”。

  “世界需要中国,全球经济增长离不开中国的持续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拉加德如此评价。

  重信守诺,说到做到。历经岁月洗礼和风雨考验,人们感受到的是中国气度和中国风范。

  1953年,西方对新中国实行贸易封锁之时,时任伦敦出口公司董事长的杰克·佩里,带领一批英国工商界人士来华开启贸易商谈,被誉为“破冰者”。

  “我父亲相信中国将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重要,我也相信。”忆及往事,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感慨道。

  因为“相信”,所以选择。跨越几十年,父子两代人,讲述着遥相呼应的中国故事。

  力量——中国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迎来‘国庆外交季’!”

  进入9月,媒体敏感捕捉到中国掀起的一轮“秋季外交”高潮。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华,中菲成立油气合作政府间联合指导委员会和企业间工作组;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双方发出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信号;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首次访华,中哈决定发展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殊不知,近些年,类似这样的繁忙场景在中国外交舞台上已是常态。

  德不孤,必有邻。70年来,从提出“一边倒”外交方针,到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截至9月21日,中国已同179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朋友圈”的不断扩大,折射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

  负责任,讲道义,有担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有感而发: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最重要支柱,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不可或缺、值得信赖的重要力量。

  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汇聚维护和平的力量——

  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摊款第二大出资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军队已累计参加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9万余人次。

  在朝核、叙利亚、伊核等热点问题上,中国积极贡献东方智慧,劝和促谈,维护正义。

  在危机不断的世界,汇聚攻坚克难的力量——

  世人不会忘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支持邻国渡过难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中国积极促进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以自身经济率先企稳、增长,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巨大贡献;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来势汹汹之际,是中国明确宣示“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为世界注入强大信心。

  在发展失衡的世界,汇聚共同繁荣的力量——

  “我们是兄弟、是姐妹、是忠实的全天候朋友。”回忆起中赞、中非在困难时期的相互支持,95岁的赞比亚开国总统卡翁达饱含深情。

  从“自由之路”坦赞铁路,到东非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从“十大合作计划”,到“八大行动”……岁月流逝,中非友谊历久弥坚。

  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出资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项目支持……中国在联合国一次次把宝贵的一票投给发展中国家。

  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走和平发展道路;从建设和谐世界,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0年来,中国理念不断延伸,其深层次的民族积淀充分表明: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从各方面来看,中国的腾飞对中国本身乃至全世界都带来了巨大好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说,必须容纳一个更有影响力的、日益强大的中国,阻挡中国崛起既不可能也不明智。

  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国际社会负责任大国的郑重宣示。

  前景——中国胸怀,引领各方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夜幕降临,孟加拉国帕德玛巴瑞村灯光点点。

  2018年,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项目资金支持下,帕德玛巴瑞村结束了自1971年以来一直没有通电的历史。这个项目惠及孟加拉国1250万农村人口。

  点亮灯光,也点亮了希望和未来。

  亚投行是由中国倡建、专注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7月13日,随着贝宁、吉布提、卢旺达加入,这个成立仅三年多的组织,成员总数上升到100个。

  环顾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形势加速演变。单边主义、霸凌行径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6月,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6%。

  “一升一降”,反映出希望与隐忧并存的世界现实,也凸显中国方案的亮色。

  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和“人类向何处去”的未来之问,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

  从亚投行到“一带一路”,中国倡议、中国方案追求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也让中国未来与世界未来紧紧相连。

  “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一个个因中国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故事,生动鲜活——

  在肯尼亚,大学毕业的万吉库被承建蒙内铁路的中国企业录用,赢得了梦寐以求的工作机会;在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工人伊利奇,津津乐道讲起中国河钢集团“救活一座厂、带动一座城”的故事;在阿富汗,中国医生的精湛医术,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男孩比拉尔又能奔跑在心爱的球场……

  一个个顺应潮流、引领未来的中国理念,标注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正确义利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世界和人类作出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多少物质,还在于提出了什么理念。”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这样表达对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赞赏。

  西班牙《阿贝赛报》刊文呼吁“了解中国”,因为“中国是世界变化和未来的关键”。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抚今追昔,人们不能不感慨万千——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世界之中国。

  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果贡献世界!


 
责任编辑:马守敏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