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事务部组建一年多来 加快构建政策制度体系
2019-08-02 11:03:30 | 来源:法制日报 | 作者:廉颖婷
记者近日从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为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退役军人工作政策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引领、保障和推动作用,不断提升退役军人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自退役军人事务部组建以来,积极推进一系列政策出台。
健全政策制度体系
退役军人事务部组建一年多来,重点围绕退役军人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管理、退役士兵安置、服役表现与安置相结合、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等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困难帮扶、社会优待等政策文件也在抓紧研究制定。
加强退役军人工作政策制度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努力构建以退役军人保障法、《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意见》为龙头,以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主干,以相关配套文件为支撑的法规政策制度体系。今年初,退役军人事务部制定了2019年立法工作安排,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三个类别确定了10多个立法项目,每个立法项目均成立起草小组,明确任务完成期限和责任单位。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争取今年下半年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等行政法规规章的制定修订工作也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退役军人事务部组建伊始,即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全面清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涉及退役军人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大盘点,专门制定清理工作方案。目前,全面清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为增强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退役军人事务部会同中央组织部组成联合调研组,聚焦如何做到退役军人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无缝衔接、如何发挥好退役军人党员作用等问题,先后到广西、四川等6省(区)开展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专题调研,确保广大退役军人始终离军不离党、退役不褪色。
加快推进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增强退役军人归属感。在天津市召开全国部分退役士兵保险接续工作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会,研究部署两项任务。各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有力推动了服务中心(站)建设工作。
退役军人事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相关制度性文件,指导地方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工作。目前,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已建成63万个,建成率为100%。各地边建设、边运行、边探索、边规范,各级服务中心(站)作用发挥初见成效。
加大维护合法权益力度,不断增强退役军人获得感。畅通信访渠道,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第二天即开始有序接待来访、办理来信,2018年9月又开通了网上信访。截至今年6月底,已累计办理信访事项16.8万余件次,其中网上信访近5.8万件次。建立健全制度,制定《退役军人事务部信访工作办法》《工作人员五不准》等规章制度,确保信访工作有章可循。加大督办力度,自2018年开始,将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纳入每年开展的国务院大督查范围,对各省(区、市)实行全覆盖督查。截至今年6月底,共向各地转送交办信访事项9万余件,已办结5.7万件,其余仍在办理期限内。
创新驱动引领安置工作
退役军人事务部组建以来,部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退役军人安置质量显著提升,有力维护了退役军人安置权益。
针对军地普遍关注、社会反响强烈的部分退役士兵生活保障问题,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为突破口,出台《关于解决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问题的意见》,有效解决部分退役士兵最迫切、最现实的生活保障问题。
针对退役士兵安置岗位安置质量、经济待遇补助标准不高,部分政策有空白的问题,会同10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责任,明确退役士兵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接续办法和安置上岗后的待遇保障,提高了退役士兵待岗期间生活补助标准。
针对安置公平公正问题,修订退役士兵服役表现量化评分办法,实行按分排序、按序选岗,使安置工作各个环节都在阳光下运行。同时,着眼解决部分自主择业(自主就业)退役军人未按要求接转党组织关系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改进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程序,促进党员归队,有效解决“口袋”党员问题。
军转干部安置方面,指导各地大力推行考试考核、积分选岗等安置办法,探索实施“直通车”式安置服务,努力推进精准安置。2018年作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以来转业干部数量最多的一年,各地各部门妥善解决计划分配干部的安置去向、工作分配等问题,保证了年度安置计划顺利落实。安置到党政机关和参公单位的军转干部比例达到历史新高,近7000名师团职干部得到重点安置,一大批功臣模范和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以及特殊岗位工作的军转干部得到照顾性安排。
退役士兵安置方面,着力把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作为安置主渠道,逐步实现退役保障全流程覆盖。2018年,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质量大幅提升,基本保证安置到待遇有保障的单位。
积极顺应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发展趋势,找准退役军人安置与改革发展的契合点,推进安置工作在更广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军转干部安置方面,引导驻京单位深挖安置潜力,拓展安置渠道,积极提供安置岗位,2018年,中央单位超额完成年度军转干部安置任务。
退役士兵安置方面,把中央企业接收安置退役士兵作为新的工作发展点,协调各中央企业提供安置岗位15000多个,涉及军工、能源等多个领域和工程、生产等15个岗位类别;加快伤病残退役士兵移交安置进度,强力推动伤病残退役士兵接收安置。
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对标年度工作要点,召开系统组建以来第一次全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会,研究部署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任务。联合军地12个部门出台《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对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联合教育部等部门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打通培训就业链条;制定《关于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加强就业创业帮扶,实现扩围提标历史性突破。
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探索实行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并行并举,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推动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组建以来,指导各地共培训自主择业军转干部1.4万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21.8万人;协调中央财政下拨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培训经费1.56亿元,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培训经费9.9亿元。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大力落实优惠政策,筹划指导区域性退役军人专场招聘,开展创业导师团队建设,各级共组织各类招聘会1400多次,提供就业岗位60多万个;研究制定适合退役军人就业的职业目录,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参考;拓宽就业岗位渠道,将退役军人就业工作与社会综合治理相结合,鼓励退役军人到党的基层组织、城乡社区担任专职工作人员。
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军队转业干部档案移交审查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做好档案审查、接收安置及待遇保障工作。全国累计接收自主择业军转干部27.5万人,复员干部4万余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役金等相关待遇基本落实到位。
针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方式灵活、异地生活较为普遍的实际,各地初步建立运行有序的管理保障机制,部分省市探索开展异地管理服务协作,为他们提供就近服务。整合升级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工作信息平台,初步建立统一完整数据库,优化拓展网上审查登记、个人事项办理等业务。
健全政策制度体系
退役军人事务部组建一年多来,重点围绕退役军人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管理、退役士兵安置、服役表现与安置相结合、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等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困难帮扶、社会优待等政策文件也在抓紧研究制定。
加强退役军人工作政策制度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努力构建以退役军人保障法、《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意见》为龙头,以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主干,以相关配套文件为支撑的法规政策制度体系。今年初,退役军人事务部制定了2019年立法工作安排,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三个类别确定了10多个立法项目,每个立法项目均成立起草小组,明确任务完成期限和责任单位。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争取今年下半年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等行政法规规章的制定修订工作也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退役军人事务部组建伊始,即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全面清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涉及退役军人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大盘点,专门制定清理工作方案。目前,全面清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为增强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退役军人事务部会同中央组织部组成联合调研组,聚焦如何做到退役军人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无缝衔接、如何发挥好退役军人党员作用等问题,先后到广西、四川等6省(区)开展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专题调研,确保广大退役军人始终离军不离党、退役不褪色。
加快推进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增强退役军人归属感。在天津市召开全国部分退役士兵保险接续工作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会,研究部署两项任务。各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有力推动了服务中心(站)建设工作。
退役军人事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相关制度性文件,指导地方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工作。目前,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已建成63万个,建成率为100%。各地边建设、边运行、边探索、边规范,各级服务中心(站)作用发挥初见成效。
加大维护合法权益力度,不断增强退役军人获得感。畅通信访渠道,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第二天即开始有序接待来访、办理来信,2018年9月又开通了网上信访。截至今年6月底,已累计办理信访事项16.8万余件次,其中网上信访近5.8万件次。建立健全制度,制定《退役军人事务部信访工作办法》《工作人员五不准》等规章制度,确保信访工作有章可循。加大督办力度,自2018年开始,将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纳入每年开展的国务院大督查范围,对各省(区、市)实行全覆盖督查。截至今年6月底,共向各地转送交办信访事项9万余件,已办结5.7万件,其余仍在办理期限内。
创新驱动引领安置工作
退役军人事务部组建以来,部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退役军人安置质量显著提升,有力维护了退役军人安置权益。
针对军地普遍关注、社会反响强烈的部分退役士兵生活保障问题,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为突破口,出台《关于解决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问题的意见》,有效解决部分退役士兵最迫切、最现实的生活保障问题。
针对退役士兵安置岗位安置质量、经济待遇补助标准不高,部分政策有空白的问题,会同10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责任,明确退役士兵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接续办法和安置上岗后的待遇保障,提高了退役士兵待岗期间生活补助标准。
针对安置公平公正问题,修订退役士兵服役表现量化评分办法,实行按分排序、按序选岗,使安置工作各个环节都在阳光下运行。同时,着眼解决部分自主择业(自主就业)退役军人未按要求接转党组织关系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改进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程序,促进党员归队,有效解决“口袋”党员问题。
军转干部安置方面,指导各地大力推行考试考核、积分选岗等安置办法,探索实施“直通车”式安置服务,努力推进精准安置。2018年作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以来转业干部数量最多的一年,各地各部门妥善解决计划分配干部的安置去向、工作分配等问题,保证了年度安置计划顺利落实。安置到党政机关和参公单位的军转干部比例达到历史新高,近7000名师团职干部得到重点安置,一大批功臣模范和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以及特殊岗位工作的军转干部得到照顾性安排。
退役士兵安置方面,着力把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作为安置主渠道,逐步实现退役保障全流程覆盖。2018年,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质量大幅提升,基本保证安置到待遇有保障的单位。
积极顺应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发展趋势,找准退役军人安置与改革发展的契合点,推进安置工作在更广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军转干部安置方面,引导驻京单位深挖安置潜力,拓展安置渠道,积极提供安置岗位,2018年,中央单位超额完成年度军转干部安置任务。
退役士兵安置方面,把中央企业接收安置退役士兵作为新的工作发展点,协调各中央企业提供安置岗位15000多个,涉及军工、能源等多个领域和工程、生产等15个岗位类别;加快伤病残退役士兵移交安置进度,强力推动伤病残退役士兵接收安置。
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对标年度工作要点,召开系统组建以来第一次全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会,研究部署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任务。联合军地12个部门出台《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对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联合教育部等部门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打通培训就业链条;制定《关于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加强就业创业帮扶,实现扩围提标历史性突破。
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探索实行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并行并举,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推动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组建以来,指导各地共培训自主择业军转干部1.4万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21.8万人;协调中央财政下拨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培训经费1.56亿元,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培训经费9.9亿元。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大力落实优惠政策,筹划指导区域性退役军人专场招聘,开展创业导师团队建设,各级共组织各类招聘会1400多次,提供就业岗位60多万个;研究制定适合退役军人就业的职业目录,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参考;拓宽就业岗位渠道,将退役军人就业工作与社会综合治理相结合,鼓励退役军人到党的基层组织、城乡社区担任专职工作人员。
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军队转业干部档案移交审查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做好档案审查、接收安置及待遇保障工作。全国累计接收自主择业军转干部27.5万人,复员干部4万余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役金等相关待遇基本落实到位。
针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方式灵活、异地生活较为普遍的实际,各地初步建立运行有序的管理保障机制,部分省市探索开展异地管理服务协作,为他们提供就近服务。整合升级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工作信息平台,初步建立统一完整数据库,优化拓展网上审查登记、个人事项办理等业务。
责任编辑:庞宇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