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犹茂 初心不改
——记陕西渭南中院援藏干部张锋华
2019-07-13 09:28:0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张娅
  “援藏一直是我的梦想、我的初心。每当我的脑海浮现出孔繁森在阿里为百姓呕心沥血的一幕幕场景时,一股股难以自已的暖流和激情就在胸中激荡……”这是陕西省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援藏干部张锋华三年前写的援藏申请书里的一段话。

  初到阿里展实力

  2016年7月6日,张锋华作为陕西省第八批援藏干部来到雪域阿里,这个被称为“西藏的西藏”“世界屋脊的屋脊”的地方。

  初来此地,张锋华血压升高,头晕目眩,浑身没劲,半夜经常会因为缺氧被憋醒。匆匆休整了一周后,张锋华在西藏自治区噶尔县人民法院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挂职任副院长,主要分管民商事审判。

  这里法官不多,院领导都得一线办案。得益于扎实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张锋华办案得心应手,很快就审结了16起案件,没有一起上诉或上访。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张锋华发现,这里的送达问题是老大难。辖区面积大,路途遥远,五六百公里的往返都是家常便饭。面对这个制约办案质效的重大难题,张锋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并下决心研究和解决这个多年来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他结合法律规定和当地实际,起草制定了《立案一次性告知规定》《案件当事人地址确认制度》等规章制度,并经审委会研究后施行。法院在立案阶段就让当事人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明确其送达地址和法律责任,同时借助公安户籍查询、委托送达、公告送达等多种方式,有效缓解了“送达难”问题。

  被告李某某在拖欠原告尼玛扎西(化名)4万元窗帘款后下落不明,法律文书难以送达。张锋华通过公安户籍查询,查到李某某在四川遂宁的原籍地址,便通过邮寄方式进行送达。李某某收到起诉书后很快就给法院打来电话解释了欠款原因,并通过手机微信转账履行了全部债务。原告尼玛扎西竖起大拇指连声说“托切其、托切其(藏语:谢谢)。”

  用噶尔法院院长达瓦的话说:“张院长解决送达难的措施很有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难题。”

  经受考验获殊荣

  2017年,是张锋华备受考验的一年。这一年,因干警业务培训、配合中心工作等原因,加上收案数从上年的140余件猛增长到352件,干警们的办案压力、维稳压力十分大。张锋华身先士卒、勇于担当,与全院干警同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了司法改革、审判工作、维稳安保、下乡宣讲法律、扶贫结对帮扶等,并策划和开展了多项集体活动。忙起来时,张锋华一天要开三四个庭,晚上写判决书至凌晨。写完自己的文书,他还要再帮其他同志修改裁判文书。遇上扁桃体发炎,高烧不退,他也只是每天饭后去诊所输液,之后又赶回办公室。

  这一年,张锋华放弃了两个多月的节假日,坚守在工作岗位,审结案件62件,是整个阿里地区7个基层法院结案数最多的法官。在人案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噶尔法院当年结案率仍达95%,较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完成了县上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

  这一年,该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优秀法院”,张锋华则获得了一个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奖项:噶尔县“特殊贡献奖”。同年,张锋华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十大新闻人物”。在此期间,张锋华还参加了自治区党校法学理论研究生招生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感悟不在一瞬间

  “对家人的亏欠太多。不能照顾年迈的父母,不能守护妻子儿女,不能当一个好丈夫、好爸爸……”每每说到这里,张锋华的泪水就夺眶而出。

  风沙和紫外线让张锋华的皮肤变得粗糙,脸庞黝黑;高海拔长期缺氧,使他心脏主动脉返流,肺功能严重下降;异常的气候使他患上鼻炎,呼吸不畅,后越发严重,发展成鼻息肉,两次住院手术后才有好转……面对各种疾病的缠绕,张锋华却没有丝毫怨言。这些都印证了他在援藏申请书中的庄严承诺和不变初心:“我入党时,已向组织发誓,愿意为党奉献一切,甚至牺牲生命。即使牺牲了,也要像孔繁森、像张宇一样,埋骨阿里,情洒阿里,魂系阿里,坚守初心,不辱使命。”

  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追求更高!这就是张锋华对自己的要求。张锋华说:“看了玛旁雍错,就知道水满则溢;看了冈仁波齐,就知道自己的渺小和精神世界的匮乏;看了阿里的干部群众,就知道自己内心的浅显和浮躁。之前每次在干部提拔或者荣誉奖励时,总是患得患失,当你站在这片圣洁净土上之后,你会淡看名利,坐对浮云。”
责任编辑:王娜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