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家“指尖上的法院”
——甘肃陇南法院智慧法院建设工作纪实
2019-05-21 08:38:01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潘静 虎文心
  “我要立案!”3月4日,张某带着一份离婚诉状来到甘肃省文县人民法院碧口人民法庭。

  张某和刘某是在外地打工期间恋爱,并于2016年结婚。婚后因感情不和,女方刘某离家出走至今未归,期间张某多次联系刘某协商离婚无果。

  庭长刘青接到该案后,加了刘某的微信。交谈中得知,刘某有离婚念头,但不愿回来。

  “我们可以利用微信开庭。”双方被拉入新建的群,在刘青的劝说下,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近年来,陇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把信息化建设当作法院工作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断深化法院信息化的应用,逐步实现了由传统法院向智慧法院的转型升级。

  小程序里有大能量

  康县阳坝镇村民王某因借贷纠纷需要打官司。跟以往不同,王某打开微信,搜索“陇南微法院”小程序,打开程序里的“诉讼费计算器”,选择案件类型,输入诉讼标的,诉讼费便跳了出来。

  “真的很方便,上面还有文书模板,写诉状也不用请律师。”王某指着小程序对记者说。

  康县人民法院院长王锋说,以前群众要打官司,都要到就近的人民法庭去咨询,有些偏远的乡村路途十分遥远,现在只要打开“微法院”,就可以全面了解法院的各项诉讼流程。

  据悉,“陇南微法院”是甘肃省法院系统首个移动互联全业务生态平台,将法院工作与微信深度融合,当事人只要通过微信公众号里的导航界面进入程序,即可使用庭审公开、失信曝光平台、公告送达、文书模板、诉讼费计算、法院头条等功能。

  此外,“陇南微法院”小程序面向社会公众、案件当事人、办案法官和书记员提供精准服务,实现类案推送、匹配法条、案件预判、判后答疑、法官沟通、刷脸查案、在线律师等智能便民服务。

  “瘦终端”链接“大法院”

  武都区人民法院安化人民法庭庭长胡海清外出办案,经常携带着一个小盒子。这个小盒子其实是个“瘦终端”,但里面装着一个“大法院”。

  为了能让法院干警方便高效的工作,陇南中院经过充分技术分析、实地调研后,建设了法院桌面云平台,通过服务器虚拟技术,把显示器、鼠标、键盘接入到“瘦客户终端”上,为法院提升审判质效、强化诉讼服务、深化自身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据悉,陇南中院为每名工作人员都配发了一台“瘦终端”,通过“瘦终端”可以直接与云桌面对接,云桌面可兼容电子卷宗管理系统、数字化庭审系统、法院电子签章系统、同步录音录像系统等各项人民法院系统应用,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推进信息资源共享,让司法审判更加现代化。

  被称为“法官办案好帮手”的陇南中院慧审系统,通过人工智能辅助法官办案,实现了庭前材料识别扫描、庭审笔录纲要自动生成、电子卷宗随案生成,为审判质量、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提供智能支撑,提高当庭裁判的准确性。

  陇南中院院长马剑勇介绍,慧审系统一键操作即可自动生成高度符合案情、结构规范完整的笔录纲要。通过语义分析及数据挖掘等技术自动提取归纳起诉书、答辩状中的关键信息,结合案由及审理程序,辅以语音识别功能,大大减轻了审判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办案效率。

  指尖上的“微庭审”

  2017年,碧口法庭法官使用微信成功调解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了解到被告罗某与保险公司均在四川省遂宁市,在依法邮寄送达本案相关诉讼文书后,两名被告通过手机微信提交了本案相关证据材料。

  针对三方当事人对本案事实无争议,承办法官考虑到两名被告参加庭审路程远,在征求三方当事人同意后,建立手机微信群,在微信群主持了该案的开庭审理,并达成调解协议。

  碧口法庭位于陇南市最南端的碧口镇,与四川、陕西相接,是一个“鸡鸣三省”的重镇,审理的案件中许多当事人都来自省外。

  随着受案数量逐年攀升,如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破解工作面临的送达难、开庭难、执行难,成为重要课题。2017年,碧口法庭尝试使用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进行送达、开庭、执行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文县山大沟深、村落分散、人员流动大,一起案件的送达时间往往占整个案件审限的三分之一。”文县法院副院长杨祖文介绍,碧口法庭利用微信审理案件的创新,方便了诉讼群众,已经在全县法院推广。
责任编辑:魏悦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