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改革同行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法院余国英的30年审判之路
2019-04-29 10:39:02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孟焕良 卢文静
  她是有口皆碑的办案标杆;

  她是改革创新的实干家、促进派;

  她是年轻法官的“主心骨”和“顶梁柱”——

  余国英,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法院副院长,1988年进入余姚法院工作,在审判岗位上见证时代的潮起潮落,也见证了中国的法治发展道路。从企业改制时的企业破产案、知识产权第一案,她用审判感受着社会变迁,引导着当事人观念,也改革着自身理念,着手家事审判改革、使用微法院小程序开庭……

  这位“全国优秀女法官”、浙江省三八红旗手与改革同行。

  法庭院子里的“晒谷场”

  1988年,从学校毕业的余国英作了一个影响她人生的决定,她报考了余姚法院并被录取。

  让她作出这个决定的理由,是那一顶镶着国徽的大盖帽,戴在头上,看起来如此威严、如此神圣。

  上班第一天,她骑着自行车,用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就职的余姚法院低塘人民法庭。眼前的场景却让她十分意外,法庭庭院里老百姓正忙着晒稻谷,庭院角落里有法庭干警种植的豆角等一些农作物。

  就在这里,余国英开启了她的法官之路。

  低塘法庭有3名法官,加上刚报到的余国英,总共4名干警,资历最小的余国英成为了法庭的“大总管”。

  每天一早,余国英需要把办公室、楼道、庭院里里外外打扫一遍。两层楼的法庭,只有一部电话,余国英需要扯着嗓子叫其他办公室的法官接听电话。

  忙完这些,她还是3名法官的书记员,每天要整理案卷、调查、开庭记录等。

  为了一个货款案件,余国英跟着法官坐着绿皮火车,出差东北40多天,天天吃番薯充饥,最后把货款悉数带回。

  为了查明事实,余国英骑着自行车前往当事人家中,不小心摔了一跤,拍拍衣角爬起来继续骑行,做好调查回到家中才发现,脚踝肿起一大块,去医院检查竟然骨折了……

  法庭的法官个个是“能人”,当年法院人均办案四五十件,他们每人每年能办百余件案件,年年都是余姚法院的办案标兵。

  跟着这样的法官,余国英学到了不少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当年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转眼已过去30余年,正是那段青葱岁月,锻炼了她的意志,也养成了她敢想敢干、锲而不舍的作风。

  随着市场经济起伏的破产审判

  21世纪初,中国正值经济改革阵痛期,大批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大量员工下岗成为改革面临的最大社会问题,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拥有上千名职工的余姚塑料总厂向法院申请破产,这是当时国企改革的一个缩影。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资不抵债,对外欠下债务上千万元。而其他有类似情况的企业及其员工,都在观望法院的处理结果。案件办理是否妥当,将影响到其他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步伐。这么多双眼睛盯着法院,案子变成烫手山芋。

  当时已有身孕的余国英,并没有却步,而是主动向组织要求主审该案。

  “企业员工为了国企改革作出了牺牲,不能让他们成为国企改革成本的承担者。”余国英想。她组织全体员工召开职工大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好释法析理工作。

  每每回到家中累得直不起腰,妊娠反应变得很大,但她一直坚持着。

  一轮又一轮的沟通协调,终于有了结果,所有职工以买断工龄等方式得到妥善安置。

  审理完该案,离预产期只有十余天,但是余国英没有向组织申请休息,而是继续审判工作。一日,在庭审过程中余国英突感肚子疼痛,坚持开完庭后被同事紧急送医,女儿降生了。同事们经常和她打趣:“国英,你的女儿可差点就生在法院的啊!”

  弹指间,女儿已是一名高中生,此时的余国英又承办了一起破产案件。

  位于余姚市牟山镇的璟月湾工程因资金链断裂,无限期停工。2015年6月,宁波璟月湾旅游置业有限公司向余姚法院申请破产。

  余国英调查发现,璟月湾工程已成功售出房产300余套,而大部分建筑业已进入收尾阶段。如果能引进投资人,对企业进行重整,则可以完成对后续楼盘的建造,已购房业主、施工单位等多方权益也能得到保护。

  余国英带领审判团队主动出击,与政府形成府院联席机制,共同研究、解决破产重整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推动促成包括信访、财税、住建、规划、金融等部门在内的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搭建破产重整协作平台,应对破产重整期间可能引发的各类事件,扫除重整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最困难的还是寻找重整投资人。”余国英说,当时,找了40多家公司,仍无法招募到合适的重整投资人。法院指导管理人在征得债权人会议同意的前提下,运用市场化手段公开招募,成功引荐重整投资人的介绍人可领取相应比例的中介费。

  经过多方努力,2017年10月,璟月湾公司管理人大会高票通过重整计划,成功盘活璟月湾公司土地、房产18亿元,化解公司债务46亿元。该案也成为余姚法院推动破产审判、妥善处理僵尸企业、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

  “知识产权和房子是一个道理”

  改革开放40年,余国英在审判岗位上见证了时代的潮起潮落,也见证了中国的法治发展道路。2008年,余姚法院成为浙江省为数不多的拥有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这对于余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起步较晚,产权保护意识并未在社会上普及,余姚地区多为中小企业主,“土豪们”对于知识产权诉讼抱有各种不理解:

  “他就买了几块钱的东西,为什么我要赔偿上千元!”

  “我也是从别人那里进货的,我哪知道这个是假货。”

  “他这是故意引我上套嘛,明知道这是假货,还故意买东西。”

  ……

  许多当事人对法庭存在抗拒心理,因为知识产权案件多为同一原告集中起诉多名被告,被告纷纷抱团应对诉讼。

  这种情况下,案件的审理对其他具有相同行为的侵权人具有指导意义,案件处置是否得当也会影响社会稳定,有着丰富审判经验的余国英另辟蹊径,一方面将该类案件打包处理,另一方面召集所有被告上起了普法课。

  “知识产权这个东西,理解起来也不难。它就跟你的房子一样,自家的房子如果别人住进来你会同意吗?知识产权跟房子是一个道理,人家的东西,你随随便便不经过同意就拿来用,人家肯定有意见,你们说对吗?”

  通俗易懂的讲理,让“听课”的被告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所有案件也都迎刃而解,被告均主动履行了赔偿义务。

  这样一揽子处理的方式也让余国英尝到了甜头,该模式此后成功应用到物业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涉群体性案件的处理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近年来,余姚建成国家级中意宁波生态园,中国机器人峰会宣布永久落户余姚,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中也有两家余姚企业上榜,余国英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带领团队在知识产权上做好护航工作。

  余姚法院先后在中意宁波生态园设立宁波第三方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第三方平台,在余姚市经济开发区设立知识产权巡回法庭,与余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余姚市工商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共同支持建立余姚市优质品牌保护联盟备忘录》。

  全省第一个家事审判合议庭

  “法官,我老公家暴,我要离婚。”法官丁金琴受理了一起离婚纠纷,原告应某情绪激动,并执意要求离婚。

  此时的被告邵某正羁押在看守所,他红脸赤颈地向法官解释:“法官,我真的不是故意的,事发时我喝多了,我不同意离婚。”

  应某与邵某均是二婚,婚后育有一女,平时小吵小闹不断。在一次朋友聚餐中,酒后的邵某随手拿起身边的瑞士军刀,将应某的手臂划出一道5厘米长的伤口,顿时鲜血直流。

  邵某因故意伤人被公安抓捕归案,应某则向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应某还表示邵某的朋友曾多次找到应某及其家人,对其进行口头恐吓和人身伤害,女儿因此不愿去幼儿园。

  面对当事人如此激烈的矛盾,丁金琴有些踌躇不定,案子判离也不是,判不离也不是。余国英在庭务会议上,听了丁金琴的汇报后陷入了沉思。

  离婚案件中,原、被告的矛盾就是“因爱生恨”,判决或者调解,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化解纠纷的症结所在,帮助当事人将扎在心中的那根刺拔掉,那么再见依旧是朋友。

  “小丁,我建议你将关注点放在当事人矛盾的化解上,而不是案件如何进行判决。当事人现在情绪这么激动,而且原、被告均有过激举动,如果简单判决,反而会激化矛盾,后续会发生什么事情就更加不可控了,对本案中未成年子女的成长也会十分不利!”余国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丁金琴。

  方向找对了,丁金琴立即着手给双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前前后后调解了五六次,终于让邵某意识到了覆水难收,并同意对应某的伤害补偿10万元,孩子的抚养权也归应某,应某也谅解了邵某,双方最终调解离婚。

  “以判决方式解决家事纠纷,最终的结果就是家庭以法律的名义解体。”余国英说,家事审判不单单应具有裁判职能,还要对家庭具有救治职能,该案也给余国英很多触动,推动家事审判改革迫在眉睫。

  截至2013年,家事审判改革在全省司法领域尚属空白,余国英和民一庭的法官们一起摸着石头过河。在2014年2月20日,浙江省全省首家家事审判合议庭在余姚法院成立。

  家事审判合议庭成立大会上,余姚法院还聘任了24名妇联工作人员为家事调查员。充分利用妇联组织职能优势,根据法院的委托,对当事人的家庭情况、心理情况及周边关系进行调查,同时家事调查员还承担起庭前疏导、诉后回访等职能。家事审判改革在家事纠纷化解中成效显著,最高人民法院以工作简报的形式予以刊发,回访中当事人均对余姚法院法官为案件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然而,家事审判改革并没有就此止步,余国英拉来明伟村“老娘舅”,帮助法官调解家事纠纷案件;为减少家事纠纷审判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与教育局共同建立准单亲家庭未成年人无痕关爱机制;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制作《离婚证明书》化解尴尬……

  “移动微法院”的铁杆拥趸

  2017年8月,余姚法院在上级法院的支持下,着手自主开发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移动微法院”平台。民商事案件作为最大的一块“试验田”,分管副院长余国英的一句“我们先来”,彻底打消了院党组对新生事物难被认可的顾虑。

  “如今当事人对诉讼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我们开发这个平台,就是要平衡两方的利益,便利当事人的同时兼顾法官的需求。”余国英从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推动改革创新的“关键问题”。

  为此,余国英亲自上阵,和许多年轻的一线法官一起参与到设计研发中,不厌其烦地向开发团队介绍专业的诉讼流程,不愿放过模块设计的任何一个细节。

  翻开余国英的工作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她使用“移动微法院”的心得。

  “要突破传统思维、改变传统习惯可并非易事。‘移动微法院’的试点肯定会有一些消极甚至反对的声音,这都是正常的。

  要改变大家的想法,我必须带头使用‘移动微法院’。

  法律文书寄不到,我就用‘移动微法院’拍照上传相关材料;当事人想要调解却抽不出空,我可以用‘移动微法院’线上调解,文字、语音各种方式进行沟通;当事人身处武汉来姚参加庭审不方便,我可以用‘移动微法院’远程视频开庭……”

  在余国英的带头实践下,其他法官也慢慢拿起了手机,尝试着打开微信,搜索“移动微法院”小程序,感受一下指尖办案、移动办案的微妙之处。

  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开会讨论、试行磨合中,“移动微法院”就像怀胎十月呱呱坠地的新生婴儿一般,成了余国英和试点团队再也割舍不下的“心头爱”。

  辛勤的付出换来的是“移动微法院”的巨大成功。“移动微法院”上线后,立即获得了当事人和律师的好评,大家纷纷要求引入该平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法院报》等多家媒体都进行了重点报道。

  2018年1月,“移动微法院”在宁波全市两级法院全面推开,最高人民法院确定宁波市两级法院为全国法院唯一的“移动电子诉讼试点”。

  9月10日,“移动微法院”4.0版在浙江全省法院上线试运行,在运行稳定后将在全国法院进行推广。

  做事对得起天地良心

  说来也奇怪,当事人到了余国英的面前,就算之前有再大的怨气,再多的不满,也都能化为乌有。

  作为余国英曾经的书记员、现任余姚法院民一庭庭长的裴丹作出了解释:“余副院长对于当事人有着超乎常人的耐心,当事人不愿意来法院,她就亲自跑到当事人处;当事人不愿意接电话,她就通过发短信、发邮件进行联系。正是这样的工作态度,让当事人看到了她对案件的真心和诚心,纷纷放下戒备,打开心结,接受调解、协商。”

  老丁是一家家具厂的门卫,在车间拣木材时不慎导致手部重伤。由于老丁超出了退休年龄,劳动仲裁部门不予受理其工伤认定申请,案件最终到了法院。因为老丁提交的证据不足,法院很难支持老丁的诉讼请求。但是面对身体残疾、生活困难的老丁,余国英觉得案件不能简单一判了事。

  她先后6次来到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企业负责人没想到余国英竟然会为了一个无亲无故的当事人,不辞辛苦地反复做工作,最终被她的执著和真情打动,同意补偿2万元,帮助老丁解决困难。

  这样的柔情只用来对待当事人,在面对试图影响审判结果的各种威胁和干扰时,她就化身“硬骨头”。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判决后,被告俞某纠集几个社会闲散人员找到余国英闹事,还威胁她“不要走出法院”。然而余国英义正辞严告诉俞某:“我办案几十年,对得起天地良心,这种招数对我不管用,你这样的行为难道逃得出法律的制裁?”俞某被她的凛然正气所震慑,最终服判息诉。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走上领导岗位后,余国英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群体性纠纷案件、社会敏感案件,以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审判经验,从容驾驭庭审、应对挑战。

  “作为我们的分管领导,余副院长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就是,办案中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许多事情有她帮我们分担,我们办起案子来没有后顾之忧。”在余国英的带领下,现任民二庭庭长的叶科技感到十分庆幸,“她敢于担当的作风也是声名在外,辖区内发生一些闹访、信访事件,有关部门也会邀请她参与化解工作。”

  令叶科技印象深刻的就是几年前的一个案件,当事人张某因拆迁补偿款迟迟不到位,产生了过激情绪,虽然事后拿到了补偿,但是张某对补偿结果并不满意,仍到相关部门进行闹访,余国英被邀请参与化解该信访工作。

  张某是个暴脾气,见到是法院的人,对余国英也没有好脸色,骂骂咧咧:“余法官,你不用来劝我,这事我可没做错!”

  余国英知道年届七十的张某对居住多年的老房子有很深的感情了。地方政府为了城市发展拆迁房屋,就是拆掉他的童年与记忆。对张某来说,从心理上很难跨过这道坎,心中有怨气也是正常,她就安安静静地听张某说。

  说得多了,张某发现眼前的余法官认认真真在听自己抱怨,而她的一句话更让他意识到,余法官更是真心为自己考虑的。

  “老张,现在余姚改造老市区,也是为了让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好,你也想在舒适的环境里颐养天年吧!再说,你年纪也这么大了,也该享享清福,这样跑来跑去实在辛苦。”

  几句掏心窝子的话,说到了张某的心坎里。是啊,有谁愿意这么大年纪了,还这样折腾,到处奔波呢!张某终于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接受余国英的调解,此次信访事件也顺利得到了化解。

  余国英这种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人。
责任编辑:庞宇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