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全国政协文艺界社科界委员畅谈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心得
2019-03-05 08:36:40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胡浩 林晖 刘慧
“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讲话,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与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脉相承,再次吹响了以文化自信为底蕴、以伟大灵魂和作品为动力,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的进军号角。
把握时代脉搏: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田沁鑫委员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处于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关键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文艺作品必须具有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
“比如我国的脱贫成就,让世界震撼。这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热情讴歌。”田沁鑫说,自己正在导演民族歌舞剧《扶贫路上》,为在扶贫一线艰苦奋斗的党员干部点赞。
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文艺作品才能有生命力。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委员认为,要创作新时代的精品佳作,首先要清楚新时代需要什么,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是什么,融入时代、融入生活,这样的作品才会烙下时代的印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我们要带着这样的任务,回到各行各业的实践中去,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回答时代课题作出贡献。”李大进委员说。
“要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邓纯东委员说,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应当根据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时代特点,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使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真正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牢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
在谈到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印象最深的一句时,巩汉林委员脱口而出:“以人民为中心!”
这短短的几个字,正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源泉和中心。他说:“了解人民群众,才能够创作出具有火热生活气息、走进人民心坎里的好作品。总书记的话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
“我们的创作为了谁?我们的作品给谁看?”联组会上,冯远征委员发言时提出的问题引人思考。在他看来,文艺作品是为人民创作的,是演给观众看的,艺术创作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里。
冯远征说,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培养是他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一切为了人民’是优秀文艺工作者的最大属性和第一宗旨,要作为使命一代代传承下去。”
“只有真正将人民装在心中,用心体会温暖的细节,才能更好地为人民代言。”李掖平委员认为,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深入社会基层,到火热的生活第一线,到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中,切实调研、了解、感受人民群众所喜所忧和所思所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假大空”的标语口号和脸谱化,真正传达出时代的脉动、社会的需求和人民的心声。
“历史经典能传承至今,就是因为融入了人民。”张建国委员认为,创作要依赖人民、依靠人民,脚踏实地与人民相结合。“只有踏踏实实沉下心来,走到人民中间,才能打造精品,传承力作。”
坚持崇德尚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
“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更加感受到了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来自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陈力委员说。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作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娘家人”,来自中国文联的李前光委员说:“在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文艺工作者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的重大使命。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努力攀登艺术高峰,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
“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安七一委员说,作为藏学研究工作者,更要走出象牙塔,走进青藏高原,就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现实问题深入研究,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贡献。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
来自山东大学的王学典委员说,要扎根中国大地,扎根人民之中,反映中国时代发展的大变迁,深刻解读历史性变革中蕴藏的内在逻辑,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讲话,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与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脉相承,再次吹响了以文化自信为底蕴、以伟大灵魂和作品为动力,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的进军号角。
把握时代脉搏: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田沁鑫委员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处于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关键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文艺作品必须具有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
“比如我国的脱贫成就,让世界震撼。这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热情讴歌。”田沁鑫说,自己正在导演民族歌舞剧《扶贫路上》,为在扶贫一线艰苦奋斗的党员干部点赞。
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文艺作品才能有生命力。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委员认为,要创作新时代的精品佳作,首先要清楚新时代需要什么,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是什么,融入时代、融入生活,这样的作品才会烙下时代的印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我们要带着这样的任务,回到各行各业的实践中去,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回答时代课题作出贡献。”李大进委员说。
“要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邓纯东委员说,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应当根据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时代特点,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使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真正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牢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
在谈到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印象最深的一句时,巩汉林委员脱口而出:“以人民为中心!”
这短短的几个字,正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源泉和中心。他说:“了解人民群众,才能够创作出具有火热生活气息、走进人民心坎里的好作品。总书记的话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
“我们的创作为了谁?我们的作品给谁看?”联组会上,冯远征委员发言时提出的问题引人思考。在他看来,文艺作品是为人民创作的,是演给观众看的,艺术创作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里。
冯远征说,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培养是他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一切为了人民’是优秀文艺工作者的最大属性和第一宗旨,要作为使命一代代传承下去。”
“只有真正将人民装在心中,用心体会温暖的细节,才能更好地为人民代言。”李掖平委员认为,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深入社会基层,到火热的生活第一线,到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中,切实调研、了解、感受人民群众所喜所忧和所思所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假大空”的标语口号和脸谱化,真正传达出时代的脉动、社会的需求和人民的心声。
“历史经典能传承至今,就是因为融入了人民。”张建国委员认为,创作要依赖人民、依靠人民,脚踏实地与人民相结合。“只有踏踏实实沉下心来,走到人民中间,才能打造精品,传承力作。”
坚持崇德尚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
“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更加感受到了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来自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陈力委员说。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作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娘家人”,来自中国文联的李前光委员说:“在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文艺工作者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的重大使命。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努力攀登艺术高峰,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
“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安七一委员说,作为藏学研究工作者,更要走出象牙塔,走进青藏高原,就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现实问题深入研究,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贡献。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
来自山东大学的王学典委员说,要扎根中国大地,扎根人民之中,反映中国时代发展的大变迁,深刻解读历史性变革中蕴藏的内在逻辑,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责任编辑:王娜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