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这位基层院长的生命终点
2019-01-22 10:07:2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刘洋 郭金生 周鹏程
在丰都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龚海南代表丰都法院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丰都法院供图
2018年10月22日14时30分,重庆市丰都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丰都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担任该案审判长的是院长龚海南。
庭审过程非常顺利,公诉人和律师多次交锋,事实逐渐清晰。最后,龚海南敲响法槌,当庭宣判两名被告人在媒体上赔礼道歉,并通过公告等方式消除危险,对已销售的假药予以收回。
谁都没想到,25天后,43岁的龚海南因病抢救无效去世,这场庭审竟是他最后一次走上审判台。
■最后的惦记,是那一身法官制服
“老婆,快点,帮我穿上制服。”2018年11月15日,成都华西医院的一间普通病房里,身着病号服的龚海南焦急地催促着妻子为他换上心爱的法官制服。
穿上白衬衫,打上红领带,披上黑色制服,别上红色的小法徽,没多久,龚海南陷入了长久的昏迷。
接到龚海南病危的消息,丰都法院政治部主任刘俊华久久没能缓过神来:“不可能啊,昨天龚院长还通过微信和我聊院里的工作,每件事都安排得非常妥当,我还以为他很快就能回来工作了。”
“之前,龚院长让我为他准备法官制服,我还以为他要外出开会时着装,谁都没有想到,原来这竟是他临终前的遗愿。”干警郭文飞沉重地回忆。
10月24日,龚海南还参加了重庆市委政法委对丰都司法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贯彻落实情况的督察座谈会……
然而,谁也没想到,离开工作岗位短短数日,龚海南竟然走了。
■微笑的背后,是无畏重疾的坚毅
工作中沉稳干练,生活中勤于锻炼,平日里总是以微笑示人的龚海南,其实早就病了。
2017年11月,在单位的例行体检后,龚海南被查出患有膀胱癌,经过有效的治疗,病情明显好转,但医生告诉他需休息静养。放心不下工作的龚海南,坚持回到单位,一边治疗,一边工作。
其间,龚海南还要照顾同样罹患癌症的父亲。父亲去世的当天,他去殡仪馆后,仍回到单位主持召开党组会,会后又匆忙赶到父亲的灵前。
“我们无法体会,龚院长是如何顶着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所有的同事都不知道他到底病得多重,但院里所有的工作也没有因他生病而耽搁。”丰都法院研究室主任王权说。
住院期间,与病魔的抗争一度让龚海南感到精疲力竭,但每次接到亲戚、同事、朋友的问候电话,他总是轻松地说:“没事,挺好的。”他还经常安慰妻子曾璐:“老婆,我要振作起来,不能让人觉得我在生病,这是我对工作应有的态度。”
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精神信念,在去世的前几日,哪怕因为病痛已无法用语言进行顺畅交流,龚海南仍然通过微信回复亲朋好友的关心问候和安排工作。
听说龚海南同志离世,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杨临萍心情非常沉痛:“海南同志是一名好党员、好法官、好干部,他的离世,是全市法院的损失,更是人民司法事业的损失。”
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卢君感叹道:“海南同志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人,一名纯粹的法官,对家人、同事,对事业,都时刻充满着爱和奉献。”
■丰硕的成果,是孜孜不倦的积累
“步入社会后,人与人的差距是在每天下班后的时间里拉开的。”和朋友、同事交谈时,龚海南总爱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99年6月,龚海南从四川师范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进入重庆三中院,成为了一名书记员。
走上工作岗位,龚海南给自己拟定了一个终身学习计划:工作之外,每天要有不少于两小时学习时间。
从孟德斯鸠、庞德,到史尚宽、王泽鉴,古今中外法律大家的著作被他读了个遍。日积月累的学习,使龚海南的法律素养有了很大提升,但他仍不满足,先后攻读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生、博士,即使后来病重期间,他仍然没有懈怠博士论文的撰写,并最终完成。
好学的龚海南很快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他先后被任命为重庆三中院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审监庭庭长。进入研究室后,他更加钻研学术,《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等杂志上开始发表他的学术论文,在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中,他也多次捧回大奖。据不完全统计,龚海南生前发表的学术论文、调研文章多达一百多篇。
龚海南喜欢和年轻人交朋友,喜欢和他们谈法治、谈理想、谈人生。他经常与青年干警分享的一句话是:“作为一个法官,处理任何一个案子都要尊重法律和良知,有不同意见可以探讨,但绝不能受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有次我承办的案件遇到了难题,就去请示分管领导龚海南。”重庆三中院法官吴聪回忆道:“敲门后,屋里传来和蔼有礼的声音‘请进’。推开门,看到的是一张面带微笑的脸,龚海南起身迎向我,给我让座。”探讨案件时,龚海南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将案件解剖得深入浅出,令吴聪受益匪浅。
丰都法院刑庭法官助理秦伟杰至今忘不了第一次把自己写的公文交给龚海南的情形:“那时我刚到法院,对公文写作很不熟悉,龚院长不厌其烦逐字逐句地帮我修改,并表示,只要我愿意写,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愿意帮忙修改。”
龚海南就是以这样的言传身教,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一直是青年干警心中的标杆,是指引他们人生方向的明灯,私下里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海哥、南哥,而“青年当学龚海南”也成为重庆三中院多位领导教育青年干警的口头禅。
“我对海南哥,可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到三中院行政庭上班第一天,当时的庭长便告诉我,年轻人要向海南学习。”重庆三中院法官刘厚勇回忆道。
同事李佳霖辞去公职去当律师时,龚海南嘱咐道:“你出去后要靠自己的能力,没人可以帮你,也帮不了你。”
■大刀阔斧的改革,是勇于担当的作为
龚海南去世后,家人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十余本工作笔记。
“员额制改革要严格按照中央精神稳步推进”“审判团队改革采取以案定员的方式来搭建”“略式文书提高司法效率,必须蹄疾步稳”……
这些工作笔记上,记载最多的就是他对如何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同时如何激发基层改革经验的思考。
2017年1月,龚海南被正式任命为丰都法院院长。在他的领导下,法院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出台。
面对案多人少的矛盾和法官与日俱增的办案压力,龚海南与一线法官共同研究开展略式文书改革试点,根据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制作略式文书样本和要素审理表等资料,有效缩短裁判文书的制作时间和一审案件平均审理期限。
在此基础上,他又积极向重庆高院汇报,争取在丰都法院开展民事审判智审试点,力求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裁判文书一键生成。在他的带领下,丰都法院的审判质效稳中有升,并在2017年迈入全市先进法院行列。
改革,势必要打破利益藩篱,触动灵魂深处。在龚海南的笔记本上,记载了他的一份发言:“改革力度大,自然会得罪人。但是只要对党和人民有利的,我就愿意去得罪他们。没点担当怎么干工作?”
“有一份改革文件,龚院长还没来得及签发。”丰都法院政治部副主任黄福荣告诉记者,就在龚海南去世的前几天,躺在病床上的他还谈起《丰都县人民法院关于内设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的修改。这份文件提出,对法院内设机构进行调整,借此提高法院运转效率,让司法更高效,让群众更满意。
■病床前的约定,是难以割舍的亲情
龚海南和妻子曾璐的爱情是一段佳话。两人相识于小学,相恋于高中。1999年大学毕业后,曾璐在珠海海关工作,龚海南则到了重庆三中院。2001年,龚海南和曾璐结婚。为了支持丈夫追逐法治梦想,曾璐想方设法调回了重庆海关,尽管收入下降了不少。
“我怀孕的时候,他专门报了育儿培训班,学习如何带娃。”回忆起丈夫,曾璐不禁泪流满面,“女儿瑶瑶出生后,很少下厨房的他还买了烹饪的书,周末经常去菜市场买菜,给我们做好吃的。”
无论工作多忙,龚海南每天都会给妻子女儿打电话、聊视频。熟悉龚海南的人都知道,他有时候会当着朋友的面和“狗儿”(龚海南对妻子的昵称)煲电话粥。
“最初大家觉得他是在秀恩爱,但当我看到他十几年如一日,和妻子无话不谈,让我对婚姻充满信心。”龚海南一位在婚姻中受挫的同事说。
生活中,龚海南经常引导女儿背诵国学经典。女儿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主见,喜欢上了流行音乐。对此,作为父亲的龚海南并未阻止,而是用行动支持鼓励女儿的爱好,并经常在朋友圈晒女儿写的作文,分享孩子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
在龚海南病重期间,女儿经常守在父亲身边,背诵小时候父亲教她的《道德经》。在龚海南弥留之际,这个坚强的女孩擦干眼泪,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许下了父女俩今生最后一个约定:“爸爸,我一定会成长为你希望的样子,好好学习,努力考上北京大学法学院。”
2018年11月16日凌晨3时12分,怀着对亲人的爱恋,怀着对法治事业的不舍,龚海南永远地离开了。
秉公办案的好法官,儒雅博学的博士院长,青年人的楷模和榜样,正能量满满的海南哥……龚海南用短短43年的时间,演绎了一位法律人的璀璨人生。参加工作以来,他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嘉奖5次,公务员年度考核获评优秀9次,获先进工作者表彰7次,优秀共产党员表彰4次,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3次。去世后,重庆高院为其追记一等功,丰都县委追授他为丰都县优秀共产党员。
龚海南走了,他的精神鼓舞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一位法律人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生命的长度永远无法丈量您走过的路,余下的路,我们会替您接着走!”
众人眼中的龚海南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原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邹钢
我和海南共事过。把任务交给他,很放心;把团队交给他,很放心;把职责交给他,很放心。
凭海南的学识,他可以去著书立说,流芳千古,但他坐上了法台。凭他的能力,可以高高在上,不去操劳那些烦心琐事,但他选择了做一名专业化法官。法院、法官、审判是海南的归宿,是海南的满足,是海南脚下的路。
重庆三中院立案庭庭长刘军
记得我刚任庭长不久,有一次跟海南谈写裁判文书的问题。我说自己脱离审执工作岗位很久了,法言法语都忘了。海南说:“军哥,我认为,老百姓能看懂,判决结果被社会普遍接受的,就是一个好的裁判文书。”
重庆三中院研究室、审管办综合科副科长李昊
龚海南院长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的工作态度和情怀。有一次我问他:“南哥,工作有时枯燥无味和充满困难,为什么你一直精神饱满、充满激情?”他说:“工作确实需要一直给自己打气,因为这不仅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份追求。”确实,他在法院不仅仅是单纯地工作,更是对司法事业的追求和对自己内心情怀的追求。而他的这句话,我一直印象深刻,时时勉励自己。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法院干警何亭巧
每天上下班,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往四楼龚海南院长办公室看上一眼,灯亮着,我们知道龚院长已经上班了或是还在加班。工作之余,我们这些年轻人喜欢和龚院长聊天,有时说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时,龚院长总是面带微笑地听完,然后分享身边人的故事,委婉地告诉我们:“上帝关了一扇门,终究会留一扇窗,要拨开云雾见月明。”
律师付剑波
因为一个劳动争议案子,我和当事人一起去找龚院长。见面后,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没有一点架子,看得出来他是真心而认真地聆听我们讲话。然后,他坚持中立原则,从法律和法理的角度讲解案件,指出我们的理由和诉求在法律上有哪些地方站不住脚,哪些可以用证据补证。可能其他人听不出来,但作为一名律师,我知道他的解答非常专业,而且说话公允,不掩饰,也不敷衍,一下子就能将问题的关键说到位。这点深深地打动了我。他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院长。
案件当事人孙劲松
我的案子开庭时,我寻思着这个法官是中院下来的,担心他架子大。但一听他说话,感觉就很亲切。这是一个移民搬迁的案子,涉及国土局、供销社等单位,龚院长亲自去查依据,调查案件情况。案件调解好了,写调解文书的时候都下午一点多了,我当时还让他先去吃饭,他说不要紧,再坚持一下。等都弄清楚了,他亲自拟调解书,最后几方当事人都签字了,他才去吃饭。龚院长是个好人,好法官,是我们国家的好干部。
庭审过程非常顺利,公诉人和律师多次交锋,事实逐渐清晰。最后,龚海南敲响法槌,当庭宣判两名被告人在媒体上赔礼道歉,并通过公告等方式消除危险,对已销售的假药予以收回。
谁都没想到,25天后,43岁的龚海南因病抢救无效去世,这场庭审竟是他最后一次走上审判台。
■最后的惦记,是那一身法官制服
“老婆,快点,帮我穿上制服。”2018年11月15日,成都华西医院的一间普通病房里,身着病号服的龚海南焦急地催促着妻子为他换上心爱的法官制服。
穿上白衬衫,打上红领带,披上黑色制服,别上红色的小法徽,没多久,龚海南陷入了长久的昏迷。
接到龚海南病危的消息,丰都法院政治部主任刘俊华久久没能缓过神来:“不可能啊,昨天龚院长还通过微信和我聊院里的工作,每件事都安排得非常妥当,我还以为他很快就能回来工作了。”
“之前,龚院长让我为他准备法官制服,我还以为他要外出开会时着装,谁都没有想到,原来这竟是他临终前的遗愿。”干警郭文飞沉重地回忆。
10月24日,龚海南还参加了重庆市委政法委对丰都司法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贯彻落实情况的督察座谈会……
然而,谁也没想到,离开工作岗位短短数日,龚海南竟然走了。
■微笑的背后,是无畏重疾的坚毅
工作中沉稳干练,生活中勤于锻炼,平日里总是以微笑示人的龚海南,其实早就病了。
2017年11月,在单位的例行体检后,龚海南被查出患有膀胱癌,经过有效的治疗,病情明显好转,但医生告诉他需休息静养。放心不下工作的龚海南,坚持回到单位,一边治疗,一边工作。
其间,龚海南还要照顾同样罹患癌症的父亲。父亲去世的当天,他去殡仪馆后,仍回到单位主持召开党组会,会后又匆忙赶到父亲的灵前。
“我们无法体会,龚院长是如何顶着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所有的同事都不知道他到底病得多重,但院里所有的工作也没有因他生病而耽搁。”丰都法院研究室主任王权说。
住院期间,与病魔的抗争一度让龚海南感到精疲力竭,但每次接到亲戚、同事、朋友的问候电话,他总是轻松地说:“没事,挺好的。”他还经常安慰妻子曾璐:“老婆,我要振作起来,不能让人觉得我在生病,这是我对工作应有的态度。”
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精神信念,在去世的前几日,哪怕因为病痛已无法用语言进行顺畅交流,龚海南仍然通过微信回复亲朋好友的关心问候和安排工作。
听说龚海南同志离世,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杨临萍心情非常沉痛:“海南同志是一名好党员、好法官、好干部,他的离世,是全市法院的损失,更是人民司法事业的损失。”
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卢君感叹道:“海南同志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人,一名纯粹的法官,对家人、同事,对事业,都时刻充满着爱和奉献。”
■丰硕的成果,是孜孜不倦的积累
“步入社会后,人与人的差距是在每天下班后的时间里拉开的。”和朋友、同事交谈时,龚海南总爱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99年6月,龚海南从四川师范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进入重庆三中院,成为了一名书记员。
走上工作岗位,龚海南给自己拟定了一个终身学习计划:工作之外,每天要有不少于两小时学习时间。
从孟德斯鸠、庞德,到史尚宽、王泽鉴,古今中外法律大家的著作被他读了个遍。日积月累的学习,使龚海南的法律素养有了很大提升,但他仍不满足,先后攻读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生、博士,即使后来病重期间,他仍然没有懈怠博士论文的撰写,并最终完成。
好学的龚海南很快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他先后被任命为重庆三中院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审监庭庭长。进入研究室后,他更加钻研学术,《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等杂志上开始发表他的学术论文,在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中,他也多次捧回大奖。据不完全统计,龚海南生前发表的学术论文、调研文章多达一百多篇。
龚海南喜欢和年轻人交朋友,喜欢和他们谈法治、谈理想、谈人生。他经常与青年干警分享的一句话是:“作为一个法官,处理任何一个案子都要尊重法律和良知,有不同意见可以探讨,但绝不能受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有次我承办的案件遇到了难题,就去请示分管领导龚海南。”重庆三中院法官吴聪回忆道:“敲门后,屋里传来和蔼有礼的声音‘请进’。推开门,看到的是一张面带微笑的脸,龚海南起身迎向我,给我让座。”探讨案件时,龚海南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将案件解剖得深入浅出,令吴聪受益匪浅。
丰都法院刑庭法官助理秦伟杰至今忘不了第一次把自己写的公文交给龚海南的情形:“那时我刚到法院,对公文写作很不熟悉,龚院长不厌其烦逐字逐句地帮我修改,并表示,只要我愿意写,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愿意帮忙修改。”
龚海南就是以这样的言传身教,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一直是青年干警心中的标杆,是指引他们人生方向的明灯,私下里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海哥、南哥,而“青年当学龚海南”也成为重庆三中院多位领导教育青年干警的口头禅。
“我对海南哥,可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到三中院行政庭上班第一天,当时的庭长便告诉我,年轻人要向海南学习。”重庆三中院法官刘厚勇回忆道。
同事李佳霖辞去公职去当律师时,龚海南嘱咐道:“你出去后要靠自己的能力,没人可以帮你,也帮不了你。”
■大刀阔斧的改革,是勇于担当的作为
龚海南去世后,家人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十余本工作笔记。
“员额制改革要严格按照中央精神稳步推进”“审判团队改革采取以案定员的方式来搭建”“略式文书提高司法效率,必须蹄疾步稳”……
这些工作笔记上,记载最多的就是他对如何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同时如何激发基层改革经验的思考。
2017年1月,龚海南被正式任命为丰都法院院长。在他的领导下,法院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出台。
面对案多人少的矛盾和法官与日俱增的办案压力,龚海南与一线法官共同研究开展略式文书改革试点,根据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制作略式文书样本和要素审理表等资料,有效缩短裁判文书的制作时间和一审案件平均审理期限。
在此基础上,他又积极向重庆高院汇报,争取在丰都法院开展民事审判智审试点,力求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裁判文书一键生成。在他的带领下,丰都法院的审判质效稳中有升,并在2017年迈入全市先进法院行列。
改革,势必要打破利益藩篱,触动灵魂深处。在龚海南的笔记本上,记载了他的一份发言:“改革力度大,自然会得罪人。但是只要对党和人民有利的,我就愿意去得罪他们。没点担当怎么干工作?”
“有一份改革文件,龚院长还没来得及签发。”丰都法院政治部副主任黄福荣告诉记者,就在龚海南去世的前几天,躺在病床上的他还谈起《丰都县人民法院关于内设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的修改。这份文件提出,对法院内设机构进行调整,借此提高法院运转效率,让司法更高效,让群众更满意。
■病床前的约定,是难以割舍的亲情
龚海南和妻子曾璐的爱情是一段佳话。两人相识于小学,相恋于高中。1999年大学毕业后,曾璐在珠海海关工作,龚海南则到了重庆三中院。2001年,龚海南和曾璐结婚。为了支持丈夫追逐法治梦想,曾璐想方设法调回了重庆海关,尽管收入下降了不少。
“我怀孕的时候,他专门报了育儿培训班,学习如何带娃。”回忆起丈夫,曾璐不禁泪流满面,“女儿瑶瑶出生后,很少下厨房的他还买了烹饪的书,周末经常去菜市场买菜,给我们做好吃的。”
无论工作多忙,龚海南每天都会给妻子女儿打电话、聊视频。熟悉龚海南的人都知道,他有时候会当着朋友的面和“狗儿”(龚海南对妻子的昵称)煲电话粥。
“最初大家觉得他是在秀恩爱,但当我看到他十几年如一日,和妻子无话不谈,让我对婚姻充满信心。”龚海南一位在婚姻中受挫的同事说。
生活中,龚海南经常引导女儿背诵国学经典。女儿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主见,喜欢上了流行音乐。对此,作为父亲的龚海南并未阻止,而是用行动支持鼓励女儿的爱好,并经常在朋友圈晒女儿写的作文,分享孩子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
在龚海南病重期间,女儿经常守在父亲身边,背诵小时候父亲教她的《道德经》。在龚海南弥留之际,这个坚强的女孩擦干眼泪,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许下了父女俩今生最后一个约定:“爸爸,我一定会成长为你希望的样子,好好学习,努力考上北京大学法学院。”
2018年11月16日凌晨3时12分,怀着对亲人的爱恋,怀着对法治事业的不舍,龚海南永远地离开了。
秉公办案的好法官,儒雅博学的博士院长,青年人的楷模和榜样,正能量满满的海南哥……龚海南用短短43年的时间,演绎了一位法律人的璀璨人生。参加工作以来,他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嘉奖5次,公务员年度考核获评优秀9次,获先进工作者表彰7次,优秀共产党员表彰4次,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3次。去世后,重庆高院为其追记一等功,丰都县委追授他为丰都县优秀共产党员。
龚海南走了,他的精神鼓舞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一位法律人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生命的长度永远无法丈量您走过的路,余下的路,我们会替您接着走!”
众人眼中的龚海南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原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邹钢
我和海南共事过。把任务交给他,很放心;把团队交给他,很放心;把职责交给他,很放心。
凭海南的学识,他可以去著书立说,流芳千古,但他坐上了法台。凭他的能力,可以高高在上,不去操劳那些烦心琐事,但他选择了做一名专业化法官。法院、法官、审判是海南的归宿,是海南的满足,是海南脚下的路。
重庆三中院立案庭庭长刘军
记得我刚任庭长不久,有一次跟海南谈写裁判文书的问题。我说自己脱离审执工作岗位很久了,法言法语都忘了。海南说:“军哥,我认为,老百姓能看懂,判决结果被社会普遍接受的,就是一个好的裁判文书。”
重庆三中院研究室、审管办综合科副科长李昊
龚海南院长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的工作态度和情怀。有一次我问他:“南哥,工作有时枯燥无味和充满困难,为什么你一直精神饱满、充满激情?”他说:“工作确实需要一直给自己打气,因为这不仅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份追求。”确实,他在法院不仅仅是单纯地工作,更是对司法事业的追求和对自己内心情怀的追求。而他的这句话,我一直印象深刻,时时勉励自己。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法院干警何亭巧
每天上下班,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往四楼龚海南院长办公室看上一眼,灯亮着,我们知道龚院长已经上班了或是还在加班。工作之余,我们这些年轻人喜欢和龚院长聊天,有时说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时,龚院长总是面带微笑地听完,然后分享身边人的故事,委婉地告诉我们:“上帝关了一扇门,终究会留一扇窗,要拨开云雾见月明。”
律师付剑波
因为一个劳动争议案子,我和当事人一起去找龚院长。见面后,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没有一点架子,看得出来他是真心而认真地聆听我们讲话。然后,他坚持中立原则,从法律和法理的角度讲解案件,指出我们的理由和诉求在法律上有哪些地方站不住脚,哪些可以用证据补证。可能其他人听不出来,但作为一名律师,我知道他的解答非常专业,而且说话公允,不掩饰,也不敷衍,一下子就能将问题的关键说到位。这点深深地打动了我。他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院长。
案件当事人孙劲松
我的案子开庭时,我寻思着这个法官是中院下来的,担心他架子大。但一听他说话,感觉就很亲切。这是一个移民搬迁的案子,涉及国土局、供销社等单位,龚院长亲自去查依据,调查案件情况。案件调解好了,写调解文书的时候都下午一点多了,我当时还让他先去吃饭,他说不要紧,再坚持一下。等都弄清楚了,他亲自拟调解书,最后几方当事人都签字了,他才去吃饭。龚院长是个好人,好法官,是我们国家的好干部。
责任编辑:魏悦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