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法官的法院情怀
——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巴里巴盖垦区法院34年变迁
2019-01-02 16:51:33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毛文冰
岁月如梭,弹指3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巴里巴盖垦区人民法院从恢复组建到步入正轨,再到发展壮大,始终与改革开放风雨同行,而对人民审判事业的不懈追求在一茬又一茬的法官心中一直没有改变。三个不同年代法官的人生经历,共同感悟着沧桑与辉煌。
杜学农:烛光下敲法律文书
“34年,一瞬间。时光像流水一样不知不觉从我身边溜走了,在不经意之间带走了我的青春年华。回顾法院组建创业时的情景,就如发生在昨天……”杜学农是1984年5月巴里巴盖法院恢复组建第一任书记员,谈起自己的法院经历她显得有些激动。因为人员少,那时我既是书记员,又是打字员、保管员、档案员。虽然身兼数职,但那时精力特别充沛。“一台打字机、一台油印机、一个订书机、几个登记本是我的全部家当,从打字、印刷到装订成册全部由我来完成。”回忆起当年工作条件的艰苦,杜学农没有酸楚而是流露出几分眷恋。“人员少,办公设备落后,工作繁杂,为了赶制法律文书,我经常夜里加班。那时团里晚上经常停电,于是我就点着蜡烛,将法律文书用铅字打出来,再用油印机,一张一张地推。”杜学农说,当时那种忘我的工作热情让她至今难忘。
三十四年后,法院建设依然在继续。如今已成长为立案庭庭长的杜学农对办公自动化驾轻就熟。“有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办公轻松简捷多了。轻轻点击鼠标,就什么情况都清楚了,建档做报表更是方便多了。”坐在电脑旁,杜学农一边点着鼠标一边说。
与三十四年前杜学农用铅字打印机敲出法律文书相比,如今巴里巴盖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3年以来,巴里巴盖法院自筹资金二十余万元加强信息化建设。给每个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在法院案件信息管理、人事管理、数据处理、档案管理和财务管理及法庭记录等方面实现了微机操作,已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立案庭、审判庭,人民法庭均配备了打印机、电子扫描仪等。立案大庭、审判法庭等公共场所均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目前,该院已完成了三级局域网建设,较偏远的和什托洛盖人民法庭四级局域网正在建设中。和兵团分院开通了视频会议系统。
从烛光下敲法律文书,到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三十四年变迁,巴里巴盖法院基础建设已初具现代化规模。
徐雷:有“家”的感觉真好
现任民事审判庭庭长徐雷是1992年通过社会招干进入法院的。刚到单位上班时,法院仅有9名干警,办公场所在农十师一八一团团部。借用的是两间民房,面积约20平方米。当时的办公条件十分简陋,两间阴暗潮湿的办公室是六十年代建造的土坯房,四面透风,外面下大雨时屋里下小雨,每年的冬季更是让干警们苦不堪言。最尴尬的是开庭,当时的两间办公室也是法庭,通常都是这边开着庭那边其他干警在办公,法庭这边的吵骂声、责怪声、哭泣声经常让那边办公的干警无可奈何,遇有涉及当事人隐私的案件其他干警就必须放下手中的工作离开办公室回避,痛苦的是有时他们根本没地方可去。
以后的日子法院办公场所搬迁多处,先后暂借一八一团民房,一八一团办公室,租用北屯大修厂工房、农十师招待所等单位进行办公,长期过着“一院两址”的生活。
“常年搬迁,常年没有自己的固定办公场所,当地群众都称巴里巴盖法院为“流动的法院”“游击队”,也确实因为以上原因,严重制约了法院的各项建设和发展。”徐雷凝重地说。“条件虽然艰苦,但9个人相互关爱,倒也其乐融融。”说话间徐雷的脸上又流露出一种欣慰和自豪。
2001年,该院党组为了彻底改变简陋落后的工作条件,经过多方努力,国家计委批准了该院与师中级法院联合承建办公大楼的建设项目。2002年联合办公大楼破土动工。在大楼的建设中,既立足当前,注重实用,又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将办案区工作系统、计算机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技术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2003年10月,这栋高5层、建筑面积3400多平方米,具有现代气息的办公大楼投入使用。巴里巴盖法院喜迁新居。
一切的开始皆是因为有了“家”。“有‘家’的感觉真好”,徐雷满含深情的话语代表了全院干警的心声。
郑从俊:在法院工作一个字——“爽”
1983年出生的郑从俊,是地道的“80后”。他对法院和审判工作却有着另一番的感触。新人、新环境、新工作,一切均是新感觉。“听前辈们说,以前巴里巴盖法院曾被其他兄弟单位称为“土八路”,而今我所看到的法院是那么现代和朝气……我知道,巴里巴盖法院的飞速变化里蕴含着几届领导班子、几代法院人的艰苦创业和拼搏努力。”说这些话的时候,郑从俊的眼睛里透着敬重。
新办公大楼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楼内建有标准化的办公室、会议室、干警生活室、档案室、阅览室、视频会议室,电脑网络、数码摄像机、照相机等技术装备一应俱全,办公区域绿化、美化,这些均让郑从俊他们这批新同志感叹不已。“现在我们办公要求无纸化办公,审理案件要求电脑记录,对我们年轻人来讲比较适应”,郑从俊的话语当中流露出一种自信。
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中级人民法院
杜学农:烛光下敲法律文书
“34年,一瞬间。时光像流水一样不知不觉从我身边溜走了,在不经意之间带走了我的青春年华。回顾法院组建创业时的情景,就如发生在昨天……”杜学农是1984年5月巴里巴盖法院恢复组建第一任书记员,谈起自己的法院经历她显得有些激动。因为人员少,那时我既是书记员,又是打字员、保管员、档案员。虽然身兼数职,但那时精力特别充沛。“一台打字机、一台油印机、一个订书机、几个登记本是我的全部家当,从打字、印刷到装订成册全部由我来完成。”回忆起当年工作条件的艰苦,杜学农没有酸楚而是流露出几分眷恋。“人员少,办公设备落后,工作繁杂,为了赶制法律文书,我经常夜里加班。那时团里晚上经常停电,于是我就点着蜡烛,将法律文书用铅字打出来,再用油印机,一张一张地推。”杜学农说,当时那种忘我的工作热情让她至今难忘。
三十四年后,法院建设依然在继续。如今已成长为立案庭庭长的杜学农对办公自动化驾轻就熟。“有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办公轻松简捷多了。轻轻点击鼠标,就什么情况都清楚了,建档做报表更是方便多了。”坐在电脑旁,杜学农一边点着鼠标一边说。
与三十四年前杜学农用铅字打印机敲出法律文书相比,如今巴里巴盖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3年以来,巴里巴盖法院自筹资金二十余万元加强信息化建设。给每个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在法院案件信息管理、人事管理、数据处理、档案管理和财务管理及法庭记录等方面实现了微机操作,已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立案庭、审判庭,人民法庭均配备了打印机、电子扫描仪等。立案大庭、审判法庭等公共场所均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目前,该院已完成了三级局域网建设,较偏远的和什托洛盖人民法庭四级局域网正在建设中。和兵团分院开通了视频会议系统。
从烛光下敲法律文书,到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三十四年变迁,巴里巴盖法院基础建设已初具现代化规模。
徐雷:有“家”的感觉真好
现任民事审判庭庭长徐雷是1992年通过社会招干进入法院的。刚到单位上班时,法院仅有9名干警,办公场所在农十师一八一团团部。借用的是两间民房,面积约20平方米。当时的办公条件十分简陋,两间阴暗潮湿的办公室是六十年代建造的土坯房,四面透风,外面下大雨时屋里下小雨,每年的冬季更是让干警们苦不堪言。最尴尬的是开庭,当时的两间办公室也是法庭,通常都是这边开着庭那边其他干警在办公,法庭这边的吵骂声、责怪声、哭泣声经常让那边办公的干警无可奈何,遇有涉及当事人隐私的案件其他干警就必须放下手中的工作离开办公室回避,痛苦的是有时他们根本没地方可去。
以后的日子法院办公场所搬迁多处,先后暂借一八一团民房,一八一团办公室,租用北屯大修厂工房、农十师招待所等单位进行办公,长期过着“一院两址”的生活。
“常年搬迁,常年没有自己的固定办公场所,当地群众都称巴里巴盖法院为“流动的法院”“游击队”,也确实因为以上原因,严重制约了法院的各项建设和发展。”徐雷凝重地说。“条件虽然艰苦,但9个人相互关爱,倒也其乐融融。”说话间徐雷的脸上又流露出一种欣慰和自豪。
2001年,该院党组为了彻底改变简陋落后的工作条件,经过多方努力,国家计委批准了该院与师中级法院联合承建办公大楼的建设项目。2002年联合办公大楼破土动工。在大楼的建设中,既立足当前,注重实用,又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将办案区工作系统、计算机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技术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2003年10月,这栋高5层、建筑面积3400多平方米,具有现代气息的办公大楼投入使用。巴里巴盖法院喜迁新居。
一切的开始皆是因为有了“家”。“有‘家’的感觉真好”,徐雷满含深情的话语代表了全院干警的心声。
郑从俊:在法院工作一个字——“爽”
1983年出生的郑从俊,是地道的“80后”。他对法院和审判工作却有着另一番的感触。新人、新环境、新工作,一切均是新感觉。“听前辈们说,以前巴里巴盖法院曾被其他兄弟单位称为“土八路”,而今我所看到的法院是那么现代和朝气……我知道,巴里巴盖法院的飞速变化里蕴含着几届领导班子、几代法院人的艰苦创业和拼搏努力。”说这些话的时候,郑从俊的眼睛里透着敬重。
新办公大楼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楼内建有标准化的办公室、会议室、干警生活室、档案室、阅览室、视频会议室,电脑网络、数码摄像机、照相机等技术装备一应俱全,办公区域绿化、美化,这些均让郑从俊他们这批新同志感叹不已。“现在我们办公要求无纸化办公,审理案件要求电脑记录,对我们年轻人来讲比较适应”,郑从俊的话语当中流露出一种自信。
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裴夏静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