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事审判改革更具广度、深度与温度
2018-12-06 10:15:34 | 来源:人民法院报
家庭的和谐幸福,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与社会稳定发展。家事案件争议兼具人身和财产属性,法律和情理交织,所涉内容庞杂。随着时代的发展,家事案件还会呈现出更多新的特点。因此,加强家事案件审判工作,不仅需要法官转变工作方式,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运用符合家事纠纷案件特点的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探索新时期家事审判模式。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结合地区特色,强化改革创新,运用一系列举措,让家事审判改革更具广度、深度与温度。
一是立足本地区情,内外兼修,让家事审判改革独具文化特色,扩展家事审判的广度。
集美区是著名的台商投资区,经济建设全力推进,人居环境优美,吸引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前来寻求职业发展机会,同时集美辖区内高校林立,学村文化引领城市经济发展。集美法院立足本地经济社会文化特点,在家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做到内外兼修。一方面,对外注重吸收外部资源优势,融入家事审判工作。集美法院充分发挥集美学区优势,家事审判团队联合高校法学专家共同对家事审判改革进行调研,通过邀请心理学专家、教授开展心理讲座以及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协助帮扶未成年子女等举措,助益家事审判工作开展,积极服务优化法治环境。另一方面,对内加强家事审判队伍建设,提升审判质效。集美法院成立家事速裁团队,在诉前作调解分流,努力减弱家事审判的对抗性,引导双方当事人冷静对待争议,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对矛盾尖锐不能调解的案件,由家事审判团队及时审理。家事审判团队队长由富有审判经验、工作细致耐心的女性员额法官担任。在审理过程中,明确家事审判的特有目的,注重对家事案件当事人的身份利益、财产利益、人格利益、安全利益和情感利益的维护,正确处理保护婚姻自由与维护家庭稳定的关系。加强家事法官职权的适当干预,依法主动调查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子女抚养等问题;实行当事人财产申报制度,对于当事人难以调取的对方财产状况,经申请及依职权调取。与此同时,集美法院还积极在家事案件审判中推行审裁方式精简化改革,做到繁案精审、简案快审,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做到情理法相融合,提升家事裁判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整合各方资源,合力推进,让家事审判改革面向纵深发展。
做好家事审判改革,加强社会治理创新,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通过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自治组织的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和诉讼调解的衔接工作,形成家事纠纷化解齐抓共管的合力。根据家事案件内在规律与特点,集美法院积极探索不同阶段的家事纠纷处理模式,即纠纷处于萌芽阶段时,可由村委会、居委会及妇联等部门提前介入化解;纠纷产生后,可利用对抗性弱的非讼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进行调处;进入诉讼后,由法院进行诉讼调解或裁判。为加强家事案件调解工作,集美法院设置家事调解工作室,加强家事案件的诉讼和非讼调解衔接,强化诉前调解、诉中调解和委托调解工作,利用多元化的调解途径有效化解家事纠纷。
集美法院还与辖区部分居委会签订《维护离异家庭子女权益工作衔接协议》,发挥双方职能,整合优势资源,共同保障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一方面由社区及时对离异家庭开展救助计划,包括走访、联系学校开展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帮扶。另一方面社区发现辖区家庭中存在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侵犯探视权、子女受教育权利等问题,及时通报法院适当介入,妥善平息事态,化解纠纷。
三是创新机制建设,延伸服务,让家事审判改革更具人文关怀。
如何让当事人卸下心理上的戒备,平心静气地审视彼此的关系,在家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尤为重要。集美法院在家事审判中引入心理疏导、冷静期制度以及判后回访等,都是着眼于解决家事案件当事人的心结,通过设置家事案件心理调适中心,聘请专业的辅导团队,用“心”的方法来解决“心”的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做法是:集美法院家事审判团队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法官的预估判断,向心理调适中心提交《心理疏导申请书》,心理调适中心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后填写《心理疏导反馈表》,作为案件审理参考意见。法院根据诉前、诉中、诉后不同阶段的情况,有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对于处于冷静期内的离婚当事人、双方和好撤诉、调解和好与判决不离的当事人以及判决离婚的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根据不同需求提供心理疏导支持,并进行判后回访,引导他们修复情感,有效治疗心理创伤。通过心理疏导,引导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放下情绪,理性面对情感问题,妥善化解矛盾;对于案件涉及的情绪波动较大的未成年人,借助沙盘游戏等方式帮助未成年人抒发郁结情绪。
在家事审判过程中,对每个工作环节细致的考虑,都体现着集美法院对于家事案件当事人的用心,通过行动温暖着当事人,彰显法院的人文关怀,用爱为他们再守护判后一公里。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家事审判改革,需要法院及社会各机构勇于实践创新,敢于探索,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家事审判改革的花园中,集美法院以其坚持不懈的努力,创新实践的热情,脚踏实地地为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贡献出一份力量。
(作者系集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勤芳)
一是立足本地区情,内外兼修,让家事审判改革独具文化特色,扩展家事审判的广度。
集美区是著名的台商投资区,经济建设全力推进,人居环境优美,吸引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前来寻求职业发展机会,同时集美辖区内高校林立,学村文化引领城市经济发展。集美法院立足本地经济社会文化特点,在家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做到内外兼修。一方面,对外注重吸收外部资源优势,融入家事审判工作。集美法院充分发挥集美学区优势,家事审判团队联合高校法学专家共同对家事审判改革进行调研,通过邀请心理学专家、教授开展心理讲座以及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协助帮扶未成年子女等举措,助益家事审判工作开展,积极服务优化法治环境。另一方面,对内加强家事审判队伍建设,提升审判质效。集美法院成立家事速裁团队,在诉前作调解分流,努力减弱家事审判的对抗性,引导双方当事人冷静对待争议,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对矛盾尖锐不能调解的案件,由家事审判团队及时审理。家事审判团队队长由富有审判经验、工作细致耐心的女性员额法官担任。在审理过程中,明确家事审判的特有目的,注重对家事案件当事人的身份利益、财产利益、人格利益、安全利益和情感利益的维护,正确处理保护婚姻自由与维护家庭稳定的关系。加强家事法官职权的适当干预,依法主动调查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子女抚养等问题;实行当事人财产申报制度,对于当事人难以调取的对方财产状况,经申请及依职权调取。与此同时,集美法院还积极在家事案件审判中推行审裁方式精简化改革,做到繁案精审、简案快审,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做到情理法相融合,提升家事裁判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整合各方资源,合力推进,让家事审判改革面向纵深发展。
做好家事审判改革,加强社会治理创新,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通过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自治组织的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和诉讼调解的衔接工作,形成家事纠纷化解齐抓共管的合力。根据家事案件内在规律与特点,集美法院积极探索不同阶段的家事纠纷处理模式,即纠纷处于萌芽阶段时,可由村委会、居委会及妇联等部门提前介入化解;纠纷产生后,可利用对抗性弱的非讼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进行调处;进入诉讼后,由法院进行诉讼调解或裁判。为加强家事案件调解工作,集美法院设置家事调解工作室,加强家事案件的诉讼和非讼调解衔接,强化诉前调解、诉中调解和委托调解工作,利用多元化的调解途径有效化解家事纠纷。
集美法院还与辖区部分居委会签订《维护离异家庭子女权益工作衔接协议》,发挥双方职能,整合优势资源,共同保障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一方面由社区及时对离异家庭开展救助计划,包括走访、联系学校开展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帮扶。另一方面社区发现辖区家庭中存在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侵犯探视权、子女受教育权利等问题,及时通报法院适当介入,妥善平息事态,化解纠纷。
三是创新机制建设,延伸服务,让家事审判改革更具人文关怀。
如何让当事人卸下心理上的戒备,平心静气地审视彼此的关系,在家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尤为重要。集美法院在家事审判中引入心理疏导、冷静期制度以及判后回访等,都是着眼于解决家事案件当事人的心结,通过设置家事案件心理调适中心,聘请专业的辅导团队,用“心”的方法来解决“心”的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做法是:集美法院家事审判团队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法官的预估判断,向心理调适中心提交《心理疏导申请书》,心理调适中心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后填写《心理疏导反馈表》,作为案件审理参考意见。法院根据诉前、诉中、诉后不同阶段的情况,有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对于处于冷静期内的离婚当事人、双方和好撤诉、调解和好与判决不离的当事人以及判决离婚的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根据不同需求提供心理疏导支持,并进行判后回访,引导他们修复情感,有效治疗心理创伤。通过心理疏导,引导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放下情绪,理性面对情感问题,妥善化解矛盾;对于案件涉及的情绪波动较大的未成年人,借助沙盘游戏等方式帮助未成年人抒发郁结情绪。
在家事审判过程中,对每个工作环节细致的考虑,都体现着集美法院对于家事案件当事人的用心,通过行动温暖着当事人,彰显法院的人文关怀,用爱为他们再守护判后一公里。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家事审判改革,需要法院及社会各机构勇于实践创新,敢于探索,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家事审判改革的花园中,集美法院以其坚持不懈的努力,创新实践的热情,脚踏实地地为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贡献出一份力量。
(作者系集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勤芳)
责任编辑:魏悦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