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法官,不朽的法魂
——贾丽娜回忆丈夫谭彦
2018-08-07 14:39:47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陈冰
谭彦和同事在讨论案件。资料图片 人物小档案 谭彦,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已故法官。谭彦重病缠身,坚持工作直到2004年病逝。他秉公执法、无私奉献,被授予“全国法院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法院青年法官标兵”等称号。
我和谭彦是1988年5月结的婚。当时,大连经济开发区刚刚创建,条件艰苦,我们的婚房是用车库改成的简易房。我们家,冬天屋里比外面冷,夏天屋里比外面热,可谭彦从来不在乎,他总是说,上大学,是国家培养的,现在又有这么好的工作,苦点累点算什么?
1985年,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领导到吉林大学挑选毕业生,谭彦就是这样进的法院。他来大连没多久,经济开发区法院筹备成立。那时的开发区,一片荒山,没有人愿意来。谭彦是主动报名过来的。刚来时,没有宿舍,他就寄住在金州区人民法院的宿舍里。每天上下班十几里的路程,没有公交、没有自行车,全凭他的一双腿,一步步丈量出来。
病而不倒
苦!现在回想起来,确实艰苦。可那时并不觉得,感觉只要和他在一起,就是幸福,别的什么都不重要。
婚后没多久,我怀孕了。白天,他一个人要做五六名法官的书记员,笔录、订卷、送达……晚上回家,还要照顾我,洗衣、做饭、烧炕……本就瘦弱的他,在我临产的时候,终于顶不住了。
1989年3月2日,我们的儿子出生了,也就是在这一天,谭彦病倒了。住院之前,他已经连续高烧20多天。可他一直坚持上班,直到烧得一点力气没有,直到晕倒,才被同事送进医院。
医生给他拍了片子,诊断结果是“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那一年,他才29岁!
“他的情况全休住院治疗,最多只能活5年!”我到今天都记得医生当时的话。
我每天都在祈求,谭彦能多活几年,至少能让儿子记住爸爸的模样。可我怎么也没想到,高烧刚退,他就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出院上班了。
出院了,但病并没有好。白天去医院打吊瓶,他怕影响工作,晚上医院路远又不方便,他就让我在他身上练习扎针,学着给他打吊瓶。一年365天,不打针的日子数得过来。他的胳膊上密密麻麻全是针眼,后来连下针的地方都没有了。
为了治病,他吃的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整宿地咳嗽,无法入眠。反倒是哪天他不咳嗽了,却把我的魂都吓了出来,生怕他“过去了”。1米76的个子,被病痛折磨得只剩下80斤。可就在他身体最差、最艰难的时候,他的办案数也比全院人均办案数多出近40%,所办的案子无超审限、无发回重审,结案数、调解率均为全院第一。
嫁给他后悔?怎么会呢。虽然瘦弱,但他是个男人,是个真正的男子汉,我从心里敬重他。为自己敬重的人、所爱的人,付出什么都是值得的,不是吗?
16个年头,我和他一起和病魔抗争了16年,这期间什么苦没吃过,什么罪没受过?这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的,也不是常人能够想象和理解的。人不处于绝境真的不知道自己能有多坚强。
1994年,他父亲因脑出血去世。当时他正住院治疗,怕他受不了打击,我和院里的同事一起瞒着他,骗他说父亲被派到外地出长差了。
谭彦出院后还联系不上父亲,就给二叔打了电话。二叔的同事接到电话说漏了嘴,告诉谭彦,二叔去给他父亲烧百日纸了。
放下电话,谭彦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我在对面的办公室看到,赶紧跑过来。他趴在那里,全身颤抖,却强忍着不哭出声。
院长劝他:“大家怕你身体不好受不了才瞒着你……你回家休息吧,今天下午就别开庭了。”
中午同事帮他打的饭他也没吃。就一直面无表情地直视着前方,眼泪不住地掉下来。我坐在他旁边,心被紧紧地揪着,想安慰安慰他,喉咙里却像噎了块大石头,什么也说不出来。那一刻,我觉得时间都凝固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抬头看了看挂钟,擦了擦眼泪,站起身,戴上帽子,一步一晃地走出了办公室。
他走到法庭门口,停住了,正了正帽子,理理衣服,然后挺直胸膛,走进了法庭。
我不放心,跟了进去,坐在旁听席上。真担心他会顶不住,可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审判席上,有条不紊地开着庭,像什么事也没发生。看着他,我的眼泪忍不住哗哗地流。这时,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知道,他是怕我影响他开庭,只好流着泪走出法庭。
秉公执法
“秉公执法无私奉献”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登天都难,但是,他做到了,这也是他让我最敬重的地方。
谭彦办案,不唯亲、不唯上、只唯法。我爸的一位老同事的亲属犯了案,他来找我爸,想让我爸出面跟谭彦求求情。我爸太了解谭彦了,不想让他为难。可这位老同事一次次地找,实在推不掉了,就跟谭彦说了。
谭彦回家后跟我说:“亲是亲、法是法,咱们可得分清楚呀!”后来这个被告人依法被判了刑。
为了案子,不少人来我家送礼,也有送到我爸妈那儿的,他都一律拒绝了。他常说:“如果收下了人家的东西,我就对不起我这身法官服!”
我记得,有一个案子,被告人的代理律师是大连很知名的律师。那天,她来到谭彦办公室,言语中透露出她老公是市里一位领导,亲戚是某局的局长,想以此施加压力。她不了解谭彦的脾气,谭彦当时就很不客气地把她顶了回去,“不管什么领导,案子在我手里,就得依法审理!”
“作为法官,清廉如水是立身之本,秉公执法是生命之魂,枉法裁判是天大的耻辱。”就在谭彦走的前三天,他在病床上,用已经拿不稳笔的手,写下了这一行字。
一心为民
谭彦身体那么差,可即使自己再辛苦,他也不会放弃一次可能的调解机会,不会放过一个查明真相的细节。开发区人住得散,取证难,他经常下班后或者上班前去堵当事人。喘得太厉害,走不动了,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接着走。
听他说起过一个案子,是一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一名民工和包工头发生纠纷,包工头纠集一帮人殴打民工,民工夺过棍棒,把包工头打成重伤。包工头的妻子起诉,索要80多万元。
谭彦带着病一趟趟地去两家做工作,看他太辛苦,我心疼他。他说:“太穷了,被告家里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看他们桌上,吃的都是果树上掉落的烂苹果。老人现在靠借钱生活。简单判了,是把他们往绝路上逼。我多跑几趟,把案子调了,对当事人双方都好。”
后来,原告的妻子看谭彦病得连气都喘不上来,也忍不住掉泪说:“谭法官,你说得对,事情是由我丈夫引起的,我们有错在先,要求确实高了,你身体这么不好,还让你为我们操心,我们过意不去。”这个案子最终调解了,被告一次性赔偿原告1万元。
谭彦不仅是秉公执法,他还真心为当事人着想,为老百姓着想,所以,知道他生病后,好多人关心他,不仅是法院的领导、同事,当事人、律师,甚至他审理的还在狱中的犯人都为他提供各种治疗信息和偏方。
这些年,我要感谢的人太多了。
1985年,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领导到吉林大学挑选毕业生,谭彦就是这样进的法院。他来大连没多久,经济开发区法院筹备成立。那时的开发区,一片荒山,没有人愿意来。谭彦是主动报名过来的。刚来时,没有宿舍,他就寄住在金州区人民法院的宿舍里。每天上下班十几里的路程,没有公交、没有自行车,全凭他的一双腿,一步步丈量出来。
病而不倒
苦!现在回想起来,确实艰苦。可那时并不觉得,感觉只要和他在一起,就是幸福,别的什么都不重要。
婚后没多久,我怀孕了。白天,他一个人要做五六名法官的书记员,笔录、订卷、送达……晚上回家,还要照顾我,洗衣、做饭、烧炕……本就瘦弱的他,在我临产的时候,终于顶不住了。
1989年3月2日,我们的儿子出生了,也就是在这一天,谭彦病倒了。住院之前,他已经连续高烧20多天。可他一直坚持上班,直到烧得一点力气没有,直到晕倒,才被同事送进医院。
医生给他拍了片子,诊断结果是“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那一年,他才29岁!
“他的情况全休住院治疗,最多只能活5年!”我到今天都记得医生当时的话。
我每天都在祈求,谭彦能多活几年,至少能让儿子记住爸爸的模样。可我怎么也没想到,高烧刚退,他就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出院上班了。
出院了,但病并没有好。白天去医院打吊瓶,他怕影响工作,晚上医院路远又不方便,他就让我在他身上练习扎针,学着给他打吊瓶。一年365天,不打针的日子数得过来。他的胳膊上密密麻麻全是针眼,后来连下针的地方都没有了。
为了治病,他吃的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整宿地咳嗽,无法入眠。反倒是哪天他不咳嗽了,却把我的魂都吓了出来,生怕他“过去了”。1米76的个子,被病痛折磨得只剩下80斤。可就在他身体最差、最艰难的时候,他的办案数也比全院人均办案数多出近40%,所办的案子无超审限、无发回重审,结案数、调解率均为全院第一。
嫁给他后悔?怎么会呢。虽然瘦弱,但他是个男人,是个真正的男子汉,我从心里敬重他。为自己敬重的人、所爱的人,付出什么都是值得的,不是吗?
16个年头,我和他一起和病魔抗争了16年,这期间什么苦没吃过,什么罪没受过?这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的,也不是常人能够想象和理解的。人不处于绝境真的不知道自己能有多坚强。
1994年,他父亲因脑出血去世。当时他正住院治疗,怕他受不了打击,我和院里的同事一起瞒着他,骗他说父亲被派到外地出长差了。
谭彦出院后还联系不上父亲,就给二叔打了电话。二叔的同事接到电话说漏了嘴,告诉谭彦,二叔去给他父亲烧百日纸了。
放下电话,谭彦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我在对面的办公室看到,赶紧跑过来。他趴在那里,全身颤抖,却强忍着不哭出声。
院长劝他:“大家怕你身体不好受不了才瞒着你……你回家休息吧,今天下午就别开庭了。”
中午同事帮他打的饭他也没吃。就一直面无表情地直视着前方,眼泪不住地掉下来。我坐在他旁边,心被紧紧地揪着,想安慰安慰他,喉咙里却像噎了块大石头,什么也说不出来。那一刻,我觉得时间都凝固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抬头看了看挂钟,擦了擦眼泪,站起身,戴上帽子,一步一晃地走出了办公室。
他走到法庭门口,停住了,正了正帽子,理理衣服,然后挺直胸膛,走进了法庭。
我不放心,跟了进去,坐在旁听席上。真担心他会顶不住,可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审判席上,有条不紊地开着庭,像什么事也没发生。看着他,我的眼泪忍不住哗哗地流。这时,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知道,他是怕我影响他开庭,只好流着泪走出法庭。
秉公执法
“秉公执法无私奉献”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登天都难,但是,他做到了,这也是他让我最敬重的地方。
谭彦办案,不唯亲、不唯上、只唯法。我爸的一位老同事的亲属犯了案,他来找我爸,想让我爸出面跟谭彦求求情。我爸太了解谭彦了,不想让他为难。可这位老同事一次次地找,实在推不掉了,就跟谭彦说了。
谭彦回家后跟我说:“亲是亲、法是法,咱们可得分清楚呀!”后来这个被告人依法被判了刑。
为了案子,不少人来我家送礼,也有送到我爸妈那儿的,他都一律拒绝了。他常说:“如果收下了人家的东西,我就对不起我这身法官服!”
我记得,有一个案子,被告人的代理律师是大连很知名的律师。那天,她来到谭彦办公室,言语中透露出她老公是市里一位领导,亲戚是某局的局长,想以此施加压力。她不了解谭彦的脾气,谭彦当时就很不客气地把她顶了回去,“不管什么领导,案子在我手里,就得依法审理!”
“作为法官,清廉如水是立身之本,秉公执法是生命之魂,枉法裁判是天大的耻辱。”就在谭彦走的前三天,他在病床上,用已经拿不稳笔的手,写下了这一行字。
一心为民
谭彦身体那么差,可即使自己再辛苦,他也不会放弃一次可能的调解机会,不会放过一个查明真相的细节。开发区人住得散,取证难,他经常下班后或者上班前去堵当事人。喘得太厉害,走不动了,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接着走。
听他说起过一个案子,是一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一名民工和包工头发生纠纷,包工头纠集一帮人殴打民工,民工夺过棍棒,把包工头打成重伤。包工头的妻子起诉,索要80多万元。
谭彦带着病一趟趟地去两家做工作,看他太辛苦,我心疼他。他说:“太穷了,被告家里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看他们桌上,吃的都是果树上掉落的烂苹果。老人现在靠借钱生活。简单判了,是把他们往绝路上逼。我多跑几趟,把案子调了,对当事人双方都好。”
后来,原告的妻子看谭彦病得连气都喘不上来,也忍不住掉泪说:“谭法官,你说得对,事情是由我丈夫引起的,我们有错在先,要求确实高了,你身体这么不好,还让你为我们操心,我们过意不去。”这个案子最终调解了,被告一次性赔偿原告1万元。
谭彦不仅是秉公执法,他还真心为当事人着想,为老百姓着想,所以,知道他生病后,好多人关心他,不仅是法院的领导、同事,当事人、律师,甚至他审理的还在狱中的犯人都为他提供各种治疗信息和偏方。
这些年,我要感谢的人太多了。
责任编辑:刘泽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