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执行一线的铿锵玫瑰
——记洛龙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张雪梅
2018-07-16 15:48:23
- 张雪梅将其办公地点设在执行指挥中心
- 张雪梅带领执行干警火车站夜擒“老赖”
中国法院网讯 (韩琳) “因为被上了黑名单做不了飞机,没想到我买了凌晨的火车票还是被你们抓到了。”正在洛阳市火车站等待检票的被执行人谭某看到法院执行局的干警,惊讶的说道。5月3日凌晨两点,洛龙区人民法院执行局长张雪梅带领执行干警到洛阳火车站提前布控,在铁路公安的协助下成功抓获谭某。当忙完所有的工作赶在回家路上时,已是凌晨3点多,而这只是张雪梅执行工作中最为普通的一个镜头。
1989年,张雪梅从中南大学毕业后到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人民法院工作,先后在该院派出法庭、民庭、经济庭、执行庭以及立案庭工作。对于工作岗位她从不挑肥拣瘦,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兢兢业业,多次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她担任立案庭庭长期间,她带领立案庭获得“集体二等功”。2017年,洛龙法院全力破解执行难,将一些业务精、工作能力强的同志调整充实到执行一线,张雪梅从立案庭转岗到执行局任局长。看着这位40多岁、身材瘦弱的女局长,执行局的男干警们心存疑惑:她干执行,能行吗?
怎样尽快熟悉掌握执行业务,怎样处理好执行局的日常事务、怎样快速转变角色融入新的工作,怎样让众多老执行干警信服,怎样带好队伍将大家拧成一股绳向前冲,怎样推进执行工作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些都是张雪梅初到执行局时需要迫切解决的。
张雪梅说,作为执行局长一定不能是“门外汉”,必须尽快掌握执行业务知识。她抓紧时间恶补与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仔细查看卷宗,与“老执行”们沟通交流,力争在短时间内把法律和程序问题钻研透彻。执行局的干警们都知道,张雪梅有个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面记录了她在工作中遇到和发现问题、疑难案件的情况、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以及突然迸射出的思路。短短的两个多月,张雪梅就记满了一个厚厚的本子,她笑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笔记本就是她的一个法宝,帮助她以最短的时间转变角色、进入状态,理顺工作。通过努力学习,加之此前多年的审判经验,张雪梅很快就对执行工作有了深入的了解。执行局的干警们都大感意外:“她学习快,对于案件分析入木三分,有时候连我们这些局里的‘老执行’都自叹不如。”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接触,大家不禁暗暗称赞:“咱张局,行!有两把刷子!”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张雪梅给自己定了一个任务,用三周的时间,迅速掌握全局的队伍情况和案件情况,为下一步的工作打好基础。首先就是要了解队伍情况,这样才能精准施策提高队伍凝聚力。张雪梅说:“洛龙法院执行局里”老执行”居多,而我是“新兵”,在调入执行局之前,我对执行干警或多或少也有偏见,但作为执行新兵,要调整心态,放下偏见,用理解和尊重的心态去倾听“老执行”的心声。”张雪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逐个和干警谈心,听干警们说困难、谈意见,了解每名执行干警的优点和长处。其次就是了解案件情况,充分掌握执行局的工作现状。张雪梅一方面要求干警把手头上的案件以有财产可供执行和无财产可供执行为标准进行分类,设立台账,一一进行汇报;另一方面她每周抽出一到二天的时间接访当事人,公开自己的办公电话,加强与当事人的沟通联系,以此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案件情况。
通过摸底了解,张雪梅掌握了执行局的人员和案件情况,同时也迅速地和全局干警打成一片。
在对人员和案件情况有了深入了解后,张雪梅开始琢磨如何对内挖潜,提高执行质效。再三考虑之后,她决定以“规范化”为目标进行多项调整,以实现对人员和案件高标准、严要求的规范化管理。她首先做的调整就是重组执行团队,根据每位干警的性格特点和手头案件情况进行重新分组,充分发挥每一位执行干警的特长,进行优势互补。调整后,设立执行指挥中心、裁决团队、执行保全团队、四个执行实施团队。与此同时,考虑到原来人员管理上比较松散,张雪梅以执行指挥中心的实体化运行为抓手,以实现对执行工作总体上的集约化管理,对案件办理流程节点的监控,以及对各团队、各承办人的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管。实行执行团队模式后,执行部门内部结构得到了优化,案件也从源头上得到分流,该院的执行节奏由过去的容易拖延、形成积压向积极作为、结案提速转变。其次就是在管理上进行了调整,建立了执行局信访接待制度;规范了门禁值班;定期召开局长办公会、质效点评会和局务会,对于疑难案件群策群力,共同商讨,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于好的办案经验及时分享,共同进步。除此之外,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审判经验的审委会委员,张雪梅充分发挥个人优势,注重完善立审执协调配合机制,不断强化执行局与审判部门的沟通联系,在她的努力之下,审判部门逐步提高裁判可执行性,为案件可能进入的执行程序打好基础,执行部门逐渐提高对裁判文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避免机械执行。
在张雪梅的带领下,洛龙法院的执行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执行质效显著提升,2018年洛龙法院执行局被上级法院评为先进集体。虽然这中间有身体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的病痛,有对家人的亏欠,可张雪梅从未停歇,她就像一朵玫瑰,绽放在执行一线。
1989年,张雪梅从中南大学毕业后到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人民法院工作,先后在该院派出法庭、民庭、经济庭、执行庭以及立案庭工作。对于工作岗位她从不挑肥拣瘦,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兢兢业业,多次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她担任立案庭庭长期间,她带领立案庭获得“集体二等功”。2017年,洛龙法院全力破解执行难,将一些业务精、工作能力强的同志调整充实到执行一线,张雪梅从立案庭转岗到执行局任局长。看着这位40多岁、身材瘦弱的女局长,执行局的男干警们心存疑惑:她干执行,能行吗?
怎样尽快熟悉掌握执行业务,怎样处理好执行局的日常事务、怎样快速转变角色融入新的工作,怎样让众多老执行干警信服,怎样带好队伍将大家拧成一股绳向前冲,怎样推进执行工作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些都是张雪梅初到执行局时需要迫切解决的。
张雪梅说,作为执行局长一定不能是“门外汉”,必须尽快掌握执行业务知识。她抓紧时间恶补与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仔细查看卷宗,与“老执行”们沟通交流,力争在短时间内把法律和程序问题钻研透彻。执行局的干警们都知道,张雪梅有个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面记录了她在工作中遇到和发现问题、疑难案件的情况、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以及突然迸射出的思路。短短的两个多月,张雪梅就记满了一个厚厚的本子,她笑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笔记本就是她的一个法宝,帮助她以最短的时间转变角色、进入状态,理顺工作。通过努力学习,加之此前多年的审判经验,张雪梅很快就对执行工作有了深入的了解。执行局的干警们都大感意外:“她学习快,对于案件分析入木三分,有时候连我们这些局里的‘老执行’都自叹不如。”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接触,大家不禁暗暗称赞:“咱张局,行!有两把刷子!”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张雪梅给自己定了一个任务,用三周的时间,迅速掌握全局的队伍情况和案件情况,为下一步的工作打好基础。首先就是要了解队伍情况,这样才能精准施策提高队伍凝聚力。张雪梅说:“洛龙法院执行局里”老执行”居多,而我是“新兵”,在调入执行局之前,我对执行干警或多或少也有偏见,但作为执行新兵,要调整心态,放下偏见,用理解和尊重的心态去倾听“老执行”的心声。”张雪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逐个和干警谈心,听干警们说困难、谈意见,了解每名执行干警的优点和长处。其次就是了解案件情况,充分掌握执行局的工作现状。张雪梅一方面要求干警把手头上的案件以有财产可供执行和无财产可供执行为标准进行分类,设立台账,一一进行汇报;另一方面她每周抽出一到二天的时间接访当事人,公开自己的办公电话,加强与当事人的沟通联系,以此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案件情况。
通过摸底了解,张雪梅掌握了执行局的人员和案件情况,同时也迅速地和全局干警打成一片。
在对人员和案件情况有了深入了解后,张雪梅开始琢磨如何对内挖潜,提高执行质效。再三考虑之后,她决定以“规范化”为目标进行多项调整,以实现对人员和案件高标准、严要求的规范化管理。她首先做的调整就是重组执行团队,根据每位干警的性格特点和手头案件情况进行重新分组,充分发挥每一位执行干警的特长,进行优势互补。调整后,设立执行指挥中心、裁决团队、执行保全团队、四个执行实施团队。与此同时,考虑到原来人员管理上比较松散,张雪梅以执行指挥中心的实体化运行为抓手,以实现对执行工作总体上的集约化管理,对案件办理流程节点的监控,以及对各团队、各承办人的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管。实行执行团队模式后,执行部门内部结构得到了优化,案件也从源头上得到分流,该院的执行节奏由过去的容易拖延、形成积压向积极作为、结案提速转变。其次就是在管理上进行了调整,建立了执行局信访接待制度;规范了门禁值班;定期召开局长办公会、质效点评会和局务会,对于疑难案件群策群力,共同商讨,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于好的办案经验及时分享,共同进步。除此之外,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审判经验的审委会委员,张雪梅充分发挥个人优势,注重完善立审执协调配合机制,不断强化执行局与审判部门的沟通联系,在她的努力之下,审判部门逐步提高裁判可执行性,为案件可能进入的执行程序打好基础,执行部门逐渐提高对裁判文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避免机械执行。
在张雪梅的带领下,洛龙法院的执行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执行质效显著提升,2018年洛龙法院执行局被上级法院评为先进集体。虽然这中间有身体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的病痛,有对家人的亏欠,可张雪梅从未停歇,她就像一朵玫瑰,绽放在执行一线。
责任编辑:庞宇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