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商业领域两项重要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同日上线发布
2018-05-25 20:41:14
图为国家授时中心主任张首刚(左起第二位),中国信息协会法律分会会长、中经网董事长李凯(左起第三位),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主任崔桐(右一),法律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中经天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柳畅(左一)出席两大平台启动仪式。
     中国法院网讯 (郭彩霞 于晖)  5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授时中心)与中国信息协会法律分会(以下简称法律分会)在国家信息中心大会议厅举行联合发布会,宣布双方合作开发的用于支撑互联网商业交易行为的两项重要基础设施——即“可信时间认证服务平台”和“司法电子证据云平台”于同日正式上线。

  法律分会会长李凯、国家授时中心主任张首刚、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裘晖、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法律部副主任梁飞、今日头条法务经理曲凌刚、北京市证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学腾律师到会,从技术和法律的角度出发,就两大平台的建设意义、技术原理、司法认定标准、行业观点、应用案例等做了主题发言。

  互联网商业交易(电子协议和交易行为)能够保证正常运行必需具备两个条件——对海量、高频的电子文件进行低成本且合法有效的固化和存证。经过多年实践,通过时间戳固化证据,以及通过第三方平台存证等技术方案都在尝试解决上述需求,也逐步得到了司法机关的认可。但这些模式仍存在不足之处,不能完全排除证据伪造和被篡改的质疑。法律支撑是商业利益的底线,虽然实际发生的法律争议相较于商业交易总量占比很低,但如果因为法律漏洞而导致的1%败诉,必将影响100%的交易安全。

  为此,国家授时中心推出了“可信时间认证服务平台”,与以往时间戳不同,该平台可通过国家授时中心官网对电子证据进行实时溯源验证,保证了电子证据时间数据的有效性和权威性。2018年初,国家授时中心与法律分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可信时间认证服务与法律分会开发的“司法电子证据云平台”深度融合,成为全国首例且唯一的应用案例。该平台支持企业从用户端批量上传数据信息与证据文件,系统自动进行认证时间绑定、第三方云存储、司法鉴定预备份、区块链防篡改等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了电子证据真实性被质疑的法律问题。

  国家授时中心与中国信息协会法律分会联合发布的可信时间认证服务平台和司法电子证据云平台,基于其主体中立性、技术权威性、系统创新性等特点,在研发推广阶段已在互联网版权、互联网金融领域被大量应用,获得一批行业指标型商业用户和司法机关用户的共同认可。

  2018年5月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北京中经天平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其承接的“两高一部”(最高法、最高检、司法部)关于电子证据的国家级科研课题,与法律分会、国家授时中心合作就两大平台系统展开深入论证,未来将邀请更多技术和法律专家共同参与研究,将两大平台的实践经验服务于电子证据取证、存证的国家标准建设工作。

  随着两大平台的正式上线和持续优化,其作为互联网商业交易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将为支撑互联网商业发展作出更多价值贡献。

  并且随着这两大平台的推出,更加有利于目前法院针对电子证据有效性方面的认定,可以提升法院审判效率,节省法院审判资源,为互联网法院的证据认定提出新的标准。

  来自于中国电科集团、首汽集团、公安部一所、快手、搜狐、360、脉脉、掌阅科技、北京新媒体集团、东方IC、达飞云贷、IPR daily、天眼查、企查查等几十家机构的代表到会,作为平台用户及合作伙伴见证了两大平台的上线仪式。
责任编辑:王娜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