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中院乔蓓华:要让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
2018-01-12 10:30:18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张宣
乔蓓华法官赠书
乔蓓华
女,196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乔蓓华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守“廉洁、严谨、务实、奉献”的工作信条,专业素质精湛,工作作风优良,出色地完成了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她注重劳动争议处置的社会效果,在《劳动报》开设“乔法官说法”专栏六年多,连载200余期,固定读者群20余万。曾荣获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并荣立个人一等功2次。
2017年2月,第六届上海“平安英雄”评选结果揭晓,上海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乔蓓华法官荣获“平安英雄”称号,评委会给予她的颁奖词是:“质朴、善良,是你不变的底色,公平、正义是你恪守的誓言。20年法官生涯,已将你化作一本劳动法律全书。你坚信,法治定能让每个人有尊严地劳动。”这正是乔法官真实的写照。
敬业,她办案4000余件无一差错质效全优
乔蓓华自1992年进入法院后,始终以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的法律功底,忠实履行审判职责,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20多年来,她承办审理的民事案件达4000余件,无一错案,审判质效位居同类案件前列。她办的案件入选了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在每年全市法院优秀法律文书评比、精品案例评比中几乎都能看到她的名字,她是大家公认的法院系统劳动法专家。
在乔蓓华担任劳动专项合议庭审判长期间,《劳动合同法》等陆续出台,劳动争议成为社会关心的问题,类似农民工欠薪、职业病患者医疗救助等案件审理也成了社会焦点。这些案件虽属民事案件,但在劳动关系中当事人地位不平等,案件审理中举证责任分配及证据认定都有特殊性。有些案件还涉及最低工资、工时制度、社会保险等国家行政法规强制干预的内容,政策法规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均有差异,要正确适用法律必须全面掌握各项劳动行政法规、了解相关立法动态,这对法官审理此类案件、驾驭全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乔蓓华曾办理一批患职业病的劳动者要求确认劳动关系的案件。患者都是外地来沪打工者,在上海郊县从事玉石打磨工作。患者称是李姓老板雇佣他们,每月由老板娘发放工资,老板开有几家公司,但他们到底属于哪家公司不是很清楚。工作几年后,一名员工被确诊患有矽肺,其他员工有的也被确诊,有的被诊断为疑似患者。员工与老板交涉后才发现,他们工作场地属于租赁,社会保险则是由老板娘转到新公司缴纳,新公司注册资本小,根本承受不起员工职业病赔偿。最后员工将李姓老板的老公司告上法庭,老公司则抗辩称员工劳动关系已转至新公司。双方在法庭上唇枪舌剑、情绪非常对立。
这批案件中劳动者职业病保护的权益能否兑现,劳动关系的归属是关键。由于双方没有签订合同,所以事实的判断需要法官对证据、双方陈述进行综合判断。乔法官接案后,没有轻易判决,她认为虽然没有书面合同,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意,且已履行劳动权利义务,建立了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予保护。经过调查,她发现员工的社会保险虽由新公司缴纳,但员工并未与新公司之间就劳动关系由老公司转移至新公司达成过合意,且日常管理也是由老公司负责。最后合议庭确认员工们的劳动关系在老公司。当庭宣判时,员工们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对方律师亦表示接受判决。
乔蓓华常说,让企业和职工和谐共处,让每一名劳动者都实现有尊严的劳动,是她最大的理想。乔蓓华办案,总是通过案件的处理给社会一种导向,达到构建社会诚信、友善、互利的劳动关系。同事们笑称乔蓓华是劳动法律全书,劳动争议的每个细节都装在她脑海里,即使有的案件矛盾冲突激烈、关系复杂,到她手中她总能抓住关键点,因为每次接到“难啃的骨头”时,她都全身心投入。
爱民,她用法律维护劳动者权益
乔蓓华常说:“我是法官,就应当为百姓服务,法官只有时刻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百姓权益,才能无愧于法官称谓。”发乎于心,践之于行,把老百姓视为亲人,以这样的同理心去调解审理案件,就没有办不好的案件。
老曹是一名退伍军人,20多年前他所在的部队企业整体划归地方。1993年,该企业上海分公司又被收购,当时老曹恰巧被借调在外。等他发现状况,要落实自己的劳动关系时,公司已几经变化,因几家单位互相推诿,老曹就到处打零工维持生计。2013年,老曹即将到退休年龄,为了办理退休手续,再次找到公司,发现档案找不到了,退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没有着落,辛苦了一辈子,退休后的生活反倒没了保障。一筹莫展的老曹,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原单位恢复待遇、补齐档案,但因证据不足,一审败诉。无奈中老曹上诉到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老曹和妻子哭诉:“如果你们中院也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只有死路一条了!”承办法官看完卷宗觉得一审没什么问题,准备驳回。但乔蓓华反复查阅后觉得,虽然老曹是自己怠于行使权利造成了现在的被动局面,但法院不能简单地一驳了事。老曹是退伍军人,他为国家奉献了青春,不能让军人流汗、流血,到老来还要再流泪。再难,我们也要帮他解决问题。
可接下来的解决困难之路漫长而艰辛。首先要平复老曹的情绪,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庭后,乔蓓华多次耐心帮助老曹分析案情,告诉他如何补齐退伍前的相关资料以方便工龄确认、争取退休养老保险还需要提供哪些材料。浅显易懂的道理,将心比心的体察,老曹听进去了,情绪也稳定了。紧接着,乔法官开始查找老曹当年的档案,翻阅大量资料,找到了老曹原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该单位在深圳,经过多次长途电话沟通,这家单位鉴于原来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疏漏,答应为老曹出一笔费用,为他解决养老保险缴费的资金缺口,但前提条件是要老曹撤诉。经过反复调解,老曹决定接受提议,可坚持要先协商细节。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乔蓓华及合议庭又反复就协议的细节进行沟通。
最终,乔法官的真诚打动了这家单位的领导,他们专程来到上海,面对面敲定细节,最终达成了和解。这不仅解决了老曹的养老问题,还让他与僵持多年的老单位握手言和了。
2013年7月,当乔蓓华带着合议庭成员登门回访老曹一家时,发现老曹精神状态已大大改观,闲不住的他还找了一份新工作。老曹的爱人拉着乔法官的手,有着说不完的感激话。
这些年来,类似于这样的棘手案件乔蓓华经常遇到,虽然每次都是历经千辛万苦,但最终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在她的长期不懈努力下,许多弱势群体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了维护,经常有当事人给她送锦旗、寄感谢信,有的还专程从外地赶到上海来看望她,他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对乔法官的感激。
普法,她实现了线上线下全覆盖
2016年12月4日宪法宣传日,人来人往的广场上,乔蓓华在普法宣传台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一大批群众排队咨询,乔法官一一解答指导。之后,她还把群众关心关注的职工权益问题,如女性“三期”内的劳动权益保护、试用期与社保问题等,为大家做详细的提示宣讲。乔法官严谨专业、温婉耐心的讲解让群众们交口称赞。这只是多年来乔蓓华面向公众普法析法的场景之一。
乔蓓华认为,一名优秀的劳动审判庭法官,除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还应加强对适法情况的调查研究,了解职工和企业的诉求,提出合理有效的司法建议,努力把人民司法事业向案外庭外延伸。早在2009年,乔蓓华就被上海市总工会聘为女职工法律志愿者服务队顾问,多年来,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总工会组织的法制宣传及法律知识培训等活动。一方面能更好地接触了解企业与劳动者对当前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另一方面也丰富了自己的调研内容。
为了使劳动者对劳动法规加深了解,帮助他们依法维权,促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2011年起,乔蓓华开始与《劳动报》联手,共同推出“乔法官说法”专栏。坚持每周一期普及劳动法律法规知识。6年来,已刊载普法宣传文章200多篇,形成固定读者群20多万人,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为适应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新要求,架起法院与群众的新桥梁。在组建“外来务工人员劳动维权工作室”的基础上,经乔蓓华提议,2016年11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又率先在全国法院系统中开通了经官方认证的劳动争议维权类微信公众号“乔法官说法”。现在,报纸专栏、微信公众号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劳动维权工作室”,成了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外传播法律知识,传递法治理念,展示法官职业形象的工作平台。
作为上海法学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理事,乔蓓华每年还参加法院系统及上海法学会劳动争议纠纷处理课题研究,每年都有多篇论文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有的被法院系统培训教材录用。2006年,国家法官学院上海分院聘请乔蓓华为法官带教老师,尽管她日常办案任务已经很重,但还是愉快地接受了这项工作。她毫无保留地帮助年轻同志提高业务水平,支持他们参加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10多年来,经她带教的许多法官现在都成长为了各岗位上的业务骨干。
女,196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乔蓓华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守“廉洁、严谨、务实、奉献”的工作信条,专业素质精湛,工作作风优良,出色地完成了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她注重劳动争议处置的社会效果,在《劳动报》开设“乔法官说法”专栏六年多,连载200余期,固定读者群20余万。曾荣获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并荣立个人一等功2次。
2017年2月,第六届上海“平安英雄”评选结果揭晓,上海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乔蓓华法官荣获“平安英雄”称号,评委会给予她的颁奖词是:“质朴、善良,是你不变的底色,公平、正义是你恪守的誓言。20年法官生涯,已将你化作一本劳动法律全书。你坚信,法治定能让每个人有尊严地劳动。”这正是乔法官真实的写照。
敬业,她办案4000余件无一差错质效全优
乔蓓华自1992年进入法院后,始终以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的法律功底,忠实履行审判职责,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20多年来,她承办审理的民事案件达4000余件,无一错案,审判质效位居同类案件前列。她办的案件入选了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在每年全市法院优秀法律文书评比、精品案例评比中几乎都能看到她的名字,她是大家公认的法院系统劳动法专家。
在乔蓓华担任劳动专项合议庭审判长期间,《劳动合同法》等陆续出台,劳动争议成为社会关心的问题,类似农民工欠薪、职业病患者医疗救助等案件审理也成了社会焦点。这些案件虽属民事案件,但在劳动关系中当事人地位不平等,案件审理中举证责任分配及证据认定都有特殊性。有些案件还涉及最低工资、工时制度、社会保险等国家行政法规强制干预的内容,政策法规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均有差异,要正确适用法律必须全面掌握各项劳动行政法规、了解相关立法动态,这对法官审理此类案件、驾驭全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乔蓓华曾办理一批患职业病的劳动者要求确认劳动关系的案件。患者都是外地来沪打工者,在上海郊县从事玉石打磨工作。患者称是李姓老板雇佣他们,每月由老板娘发放工资,老板开有几家公司,但他们到底属于哪家公司不是很清楚。工作几年后,一名员工被确诊患有矽肺,其他员工有的也被确诊,有的被诊断为疑似患者。员工与老板交涉后才发现,他们工作场地属于租赁,社会保险则是由老板娘转到新公司缴纳,新公司注册资本小,根本承受不起员工职业病赔偿。最后员工将李姓老板的老公司告上法庭,老公司则抗辩称员工劳动关系已转至新公司。双方在法庭上唇枪舌剑、情绪非常对立。
这批案件中劳动者职业病保护的权益能否兑现,劳动关系的归属是关键。由于双方没有签订合同,所以事实的判断需要法官对证据、双方陈述进行综合判断。乔法官接案后,没有轻易判决,她认为虽然没有书面合同,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意,且已履行劳动权利义务,建立了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予保护。经过调查,她发现员工的社会保险虽由新公司缴纳,但员工并未与新公司之间就劳动关系由老公司转移至新公司达成过合意,且日常管理也是由老公司负责。最后合议庭确认员工们的劳动关系在老公司。当庭宣判时,员工们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对方律师亦表示接受判决。
乔蓓华常说,让企业和职工和谐共处,让每一名劳动者都实现有尊严的劳动,是她最大的理想。乔蓓华办案,总是通过案件的处理给社会一种导向,达到构建社会诚信、友善、互利的劳动关系。同事们笑称乔蓓华是劳动法律全书,劳动争议的每个细节都装在她脑海里,即使有的案件矛盾冲突激烈、关系复杂,到她手中她总能抓住关键点,因为每次接到“难啃的骨头”时,她都全身心投入。
爱民,她用法律维护劳动者权益
乔蓓华常说:“我是法官,就应当为百姓服务,法官只有时刻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百姓权益,才能无愧于法官称谓。”发乎于心,践之于行,把老百姓视为亲人,以这样的同理心去调解审理案件,就没有办不好的案件。
老曹是一名退伍军人,20多年前他所在的部队企业整体划归地方。1993年,该企业上海分公司又被收购,当时老曹恰巧被借调在外。等他发现状况,要落实自己的劳动关系时,公司已几经变化,因几家单位互相推诿,老曹就到处打零工维持生计。2013年,老曹即将到退休年龄,为了办理退休手续,再次找到公司,发现档案找不到了,退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没有着落,辛苦了一辈子,退休后的生活反倒没了保障。一筹莫展的老曹,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原单位恢复待遇、补齐档案,但因证据不足,一审败诉。无奈中老曹上诉到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老曹和妻子哭诉:“如果你们中院也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只有死路一条了!”承办法官看完卷宗觉得一审没什么问题,准备驳回。但乔蓓华反复查阅后觉得,虽然老曹是自己怠于行使权利造成了现在的被动局面,但法院不能简单地一驳了事。老曹是退伍军人,他为国家奉献了青春,不能让军人流汗、流血,到老来还要再流泪。再难,我们也要帮他解决问题。
可接下来的解决困难之路漫长而艰辛。首先要平复老曹的情绪,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庭后,乔蓓华多次耐心帮助老曹分析案情,告诉他如何补齐退伍前的相关资料以方便工龄确认、争取退休养老保险还需要提供哪些材料。浅显易懂的道理,将心比心的体察,老曹听进去了,情绪也稳定了。紧接着,乔法官开始查找老曹当年的档案,翻阅大量资料,找到了老曹原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该单位在深圳,经过多次长途电话沟通,这家单位鉴于原来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疏漏,答应为老曹出一笔费用,为他解决养老保险缴费的资金缺口,但前提条件是要老曹撤诉。经过反复调解,老曹决定接受提议,可坚持要先协商细节。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乔蓓华及合议庭又反复就协议的细节进行沟通。
最终,乔法官的真诚打动了这家单位的领导,他们专程来到上海,面对面敲定细节,最终达成了和解。这不仅解决了老曹的养老问题,还让他与僵持多年的老单位握手言和了。
2013年7月,当乔蓓华带着合议庭成员登门回访老曹一家时,发现老曹精神状态已大大改观,闲不住的他还找了一份新工作。老曹的爱人拉着乔法官的手,有着说不完的感激话。
这些年来,类似于这样的棘手案件乔蓓华经常遇到,虽然每次都是历经千辛万苦,但最终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在她的长期不懈努力下,许多弱势群体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了维护,经常有当事人给她送锦旗、寄感谢信,有的还专程从外地赶到上海来看望她,他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对乔法官的感激。
普法,她实现了线上线下全覆盖
2016年12月4日宪法宣传日,人来人往的广场上,乔蓓华在普法宣传台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一大批群众排队咨询,乔法官一一解答指导。之后,她还把群众关心关注的职工权益问题,如女性“三期”内的劳动权益保护、试用期与社保问题等,为大家做详细的提示宣讲。乔法官严谨专业、温婉耐心的讲解让群众们交口称赞。这只是多年来乔蓓华面向公众普法析法的场景之一。
乔蓓华认为,一名优秀的劳动审判庭法官,除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还应加强对适法情况的调查研究,了解职工和企业的诉求,提出合理有效的司法建议,努力把人民司法事业向案外庭外延伸。早在2009年,乔蓓华就被上海市总工会聘为女职工法律志愿者服务队顾问,多年来,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总工会组织的法制宣传及法律知识培训等活动。一方面能更好地接触了解企业与劳动者对当前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另一方面也丰富了自己的调研内容。
为了使劳动者对劳动法规加深了解,帮助他们依法维权,促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2011年起,乔蓓华开始与《劳动报》联手,共同推出“乔法官说法”专栏。坚持每周一期普及劳动法律法规知识。6年来,已刊载普法宣传文章200多篇,形成固定读者群20多万人,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为适应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新要求,架起法院与群众的新桥梁。在组建“外来务工人员劳动维权工作室”的基础上,经乔蓓华提议,2016年11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又率先在全国法院系统中开通了经官方认证的劳动争议维权类微信公众号“乔法官说法”。现在,报纸专栏、微信公众号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劳动维权工作室”,成了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外传播法律知识,传递法治理念,展示法官职业形象的工作平台。
作为上海法学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理事,乔蓓华每年还参加法院系统及上海法学会劳动争议纠纷处理课题研究,每年都有多篇论文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有的被法院系统培训教材录用。2006年,国家法官学院上海分院聘请乔蓓华为法官带教老师,尽管她日常办案任务已经很重,但还是愉快地接受了这项工作。她毫无保留地帮助年轻同志提高业务水平,支持他们参加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10多年来,经她带教的许多法官现在都成长为了各岗位上的业务骨干。
责任编辑:李宁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