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顺:心牵百姓、情系草原的好法官
2018-01-11 09:44:59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张宣
那顺法官在蒙古包内巡回开庭
  那顺

  男,蒙古族,195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人民法院巴雅尔吐胡硕人民法庭庭长。那顺同志开展“巡、立、审、执、教”一体化的巡回审判工作,巡回审判的民事案件占61%。他善于调解,所审结的案件调撤率在96%以上,群众威信高。20多年来,那顺同志承办案件3000余件,无一超审限、无一违法违纪、无一当事人缠诉上访,将公平正义和法律的温情送进了牧包草地、田间阡陌和百姓家中。曾荣获全国法院法庭先进个人、全区法院办案标兵、全区优秀法官等称号,并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

  在广袤的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深处,无论大雪漫天还是酷暑严寒,人们总是可以看到一位每日奔走往返在草原上的法官,他就是扎鲁特旗人民法院巴雅尔吐胡硕法庭庭长——那顺。二十五载的法官生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心牵百姓、情系草原。他的汗水洒满了乡间小路,他的足迹踏遍了山地草原的沟沟坎坎。

  坚定理想信念 忠诚司法事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那顺同志把理想信念看作同生命一样重要。他始终谨记自己身上的任务与使命,坚持正确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人民司法事业。从事法院工作以来,他始终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孜孜不倦地追求司法公正,始终如一的坚守司法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法官的信仰和追求。

  那顺同志曾经说过:“虽然我年过半百,但对人民司法事业的追求和热爱仍是我奋发不息的动力。司法事业培养、造就了我,我为全心全意献身司法事业而骄傲!”2012年以来,扎鲁特旗法院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将支部建在法庭上,成立了辖区六处基层法庭联合党支部,那顺自告奋勇成为了联合支部书记,把党建工作与司法审判紧密集合,以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审判工作发展,他的目标就是以党建促审判,实现党建与审判的共赢。

  他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寻找审判承载党建的载体,在辖区开展巡回审判方便当事人诉讼,开展送法下乡推动基层法治社会建设,开展送法进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他时常会与法庭辖区内的老党员进行沟通,听取他们对法庭工作的宝贵意见,并与他们交流党的政策对老百姓的影响。那顺同志的事迹向我们诠释着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审判事业的无比执着和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

  为民服务有创新 忠实履行职责

  那顺同志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他有的只是一颗为民公正司法的赤诚之心。从事审判事业20多年来,他承办案件3000余件,无一件发回改判、无一件超审限、无一名当事人缠诉上访。他所审结的案件调撤率在95%以上、巡回办案比重超过60%,群众满意度高达99%,均占全院之首,被大家称为“三能”法官。他用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兑现着对宪法的庄严承诺。

  为方便牧民诉讼,快结案、办好案,那顺提出了“坚持巡回办案,以案划线,排队划片,集中人力携卷下乡,深入牧区、铺点,走一路审一线,就地收案就地开庭”的收结案办法,使便民诉讼驶入了快车道。这种巡回审判模式被总结成“巡、立、审、执、教”人民法庭巡回办案模式,并在通辽市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作为典型学习推广。

  那顺一直把司法为民深深印刻在内心深处,他的心里始终装着草原百姓。2007年,那顺针对蒙古族当事人使用汉语言诉讼不便的实际,开发配置了蒙语诉讼软件。法庭采取“蒙汉双语诉讼、突出蒙语”的亲民工作方式,做到用蒙语宣传法律、开庭、记录、书写相关诉讼文书,蒙语诉讼的案件裁判文书100%使用蒙古文字制作,为当事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保护了蒙古族群众使用本民族语言诉讼的权利。2009年被通辽市委、市政府评为“使用蒙古族语言文字诉讼先进个人”。

  2016年,他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在辖区首创了诉讼服务二维码,群众可以直接用手机扫码查看文书样式、审判程序等诉讼内容,这种便民利民的服务方式很快在全院得到了推广应用。

  坚持司法为民 心系草原百姓

  2002年,那顺怀着对草原人民的深厚感情,主动要求到扎鲁特旗北部最艰苦的巴雅尔吐胡硕法庭工作。法庭管辖面积8000平方公里,占全旗土地面积的近二分之一,南北长达100公里,蒙古族人口占80%,农牧民居住分散,交通极为不便,有时为办好一起案件要连续几次往返调解,赶上沙尘、雨雪天气,草原上的路大多无法行车,只有靠骑马或步行,为了和当事人的一次预约他常常会顶风冒雪,披星戴月。

  他具有高超的调解艺术、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真挚的为民情怀,将公平正义和法律的温情送进了牧包草地、田间阡陌和百姓人家中,被当地群众视为“知百姓冷暖的贴心大叔”。

  2015年7月的一天,由于当事人布仁白乙拉的605只羊进入刘志龙的玉米地进行啃食,刘志龙发现后便将羊圈进自己家羊圈。双方协商无果后,布仁白乙拉联系巴雅尔图胡硕司法所工作人员寻求解决,司法所工作人员现场清点羊数,并制作询问笔录,但几次协调均无功而返。布仁白乙拉情急之下又向派出所报案,派出所干警接到报案后,对刘志龙进行说服教育,仍未见成效,被告还是执意扣羊群,要求索赔玉米地的损失。僵持三天后,原告布仁白乙拉来到巴雅尔图胡硕法庭请求尽快立案解决。此时,那顺正在北京陪妻子看病,接到助理通知后,那顺对妻子说:“咱回去吧,反正这次只是检查,暂时也不需要住院,等过些日子再过来住院治疗吧。”就匆忙找售票点,定了返程的票。第二天,那顺就直接赶回了法庭。

  到达现场后,原告将纠纷缘由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被告也不相让,强调着自己玉米地遭受踩踏、啃食的损失后果。原告说因被告索赔过高,无法接受,又怀疑是被告故意将自家羊群赶入其玉米地,于是向被告索取赔偿。那顺在细心听过双方的诉说和争执后,便徒步到被告玉米地,进入遭受羊群踩踏、啃食的片区,他顶着炎炎烈日详细查勘完后,浑身湿漉地回到被告家,虽然屋里一片狼藉,无落脚之地,但那顺并没有嫌弃脏,盘腿就坐在了炕中间,便打开了“话匣子”,与被告刘志龙掰起手指算起账,询问他种植了什么品种的玉米,根据其种植的位置,土质、施肥情况和今年雨水量,霜降日等,为其遭受损害的面积核算出到秋收时能有多少斤的收成,折价多少钱,以及在这样炎热的天气如果继续圈羊会对原告造成多大的损失,承担多少赔偿责任等等。然后又对原告说:“本次纠纷也有你的责任,没有关好羊圈门,导致凌晨一两点钟羊自行出圈,到玉米地里吃了顿‘大餐’,给被告造成损失的后果,为此要承担管护不利的责任!”原告布仁白乙拉和被告刘志龙听说那顺庭长放弃为妻子检查身体特地赶回来为他们解决纠纷,看到他像经验丰富的老牧民这样了解牧民生产、生活情况,纷纷表示愿意和解。

  两人在那顺庭长的协调下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原告立即给付2500元赔偿损失款,被告立即放羊。当双方清点羊数后发现多一只,共606只,正琢磨是否数错了时,那顺法官怀抱着刚出生的一只羊羔走到原告身边交给他,原告接过这一新生命,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在返途中那顺说到:“对这种经过司法所,派出所调解都没有结果的纠纷,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仅对邻里相处有影响,日后两家很可能因此结仇,会干出一些极端出格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及早入手,用公正的裁判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在他的心里,牧民的事永远排在自己的家事之前。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那顺总是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纠纷现场,及时为百姓排忧解难。

  严守廉洁底线 永葆清廉本色

  作为法庭的当家人,那顺常常告诫法庭干警,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政法干警,就要经受得起欲望和金钱的考验。要时刻律己修身,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党和人民的重托,对得起宪法法律赋予的使命。他高度重视法庭的廉政建设工作,将廉政建设融入法庭队伍管理之中,融入到司法审判工作之中。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诱惑考验,他始终坚持做人原则,珍视人民法官荣誉。多年来,他始终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使自己和家人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能够做到自重、自省、自觉、自行,无愧于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模范法官的称号。

  由于长期工作在基层,那顺照顾家庭和家人的时间比较少,组织上也曾多次考虑调整他回院机关工作,但他总是难舍与基层群众的感情,多次婉言谢绝。

  那顺法官把最深沉的爱,奉献给了社会与群众,奉献给了人民司法事业。从当年的意气风发到如今的历尽风霜两鬓斑白,那顺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这片草原,奉献给了草原上的牧民。他深爱着草原上的每一寸土地,深爱着草原上的广大牧民,他用爱的心血滋润着这片草原,用公正司法守护着这片草原。
责任编辑:李宁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