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扶贫故事:印记
2018-01-04 08:47:24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区鸿雁
“精准扶贫”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和长效机制,必须坚持因人因地制宜,坚持扶贫更扶志、输血更造血。作为人民法院而言,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关键的是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进村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活动以来,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加强法官和从业人员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服务民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村民风貌明显改变,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找“贫”根寻“困”源
“老乡,我们是中级法院的。”“是曲靖的法官啊,去年你们给邻村白雾做了很多事,他们(村民)都很感激啊。”早在2015年9月21日至23日,精准扶贫和“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刚开始,时任中院党组副书记的宋建平、副院长陈俐君和部分法官就组成调研组,悄然走进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拖车村和落水村调研时,受到村民的普遍欢迎。
“4份问卷、5张表格、2个卡”,这是入户遍访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也是一项需要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和闪失。2015年10月19日至21日,中院组织50多位干警深入落水村、拖车村与村民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家庭人口、收入、开支、存在的具体困难、贫困原因和今后打算等情况,边问、边听、边记,认真填写《遍访贫困户访谈问卷》、《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结对帮扶联系卡》。同时,实地查看农户家畜养殖、粮食收获、住房情况,针对各户的家庭实际,与村民一起探讨脱贫的措施和方法。同期,现中院执行局裁判庭副庭长刘恒、行政处长许兼分别进驻任落水村、拖车村任第一书记。随后,中院民一庭副庭长徐坤、环保庭副庭长陈铭军也带上标准工作经费进两村“蹲点”。
走访正值农忙时节,考虑到大部分村民白天都下地干活不便打扰,白天没有见到的贫困户只能放到晚上再走访。吃过晚饭,遍访法官打着手电、带上问卷,又开始一家一户走访。经过三天两夜的努力,50多位法官完成挂钩的2个村委会1153户贫困户的走访工作。
“驻村工作队员要配合村委会,做好扶贫发展规划,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扶持资金的投放要分清主次,首先解决制约老百姓增产增收的基础设施建设,再重点解决产业扶持和增收的问题”。宋建平说。
既“身”到更要“心”到
4月的拖车,田间地头,一派繁忙。作为娜姑镇的烤烟大村,拖车栽种烤烟2178亩,并有500亩的市级样板烟田。在白彝村样板地,正在查看样板烟的娜姑烟站站长陈光勇不住点头。他说:“谢谢中院及时解决了供水不足的问题,烟站才下决心搞这块样板地。法院真是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
“现在我们撒秧不缺水了!全靠法院给我们修沟”。在落水村,提起中院的扶贫工作,村民们十分高兴。村干部介绍,中院筹资20万元,为落水村修复沟渠5段共118米,新修沟渠两条共301米,解决全村1700余亩农田的灌溉用水,惠及6个小组2760人。新修的两段沟渠,既是水沟又是路,现在村民们用水方便了,路也好走了。
年末岁尾,中院“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除完成党委统一要求的“规定动作”——抽调精兵强将担任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员、第一书记外,开展“特色”自选“五个一”动作——“一次民情大走访、一个公开示范庭、一次送法进农家、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一次集中帮扶捐赠”,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既“身到”、“手到”,更要“心到”。中院党组书记、代院长袁学红对中院驻村干部提出明确要求。
……
看不出他们是“城里娃”
落水村的兴泉小学,漂亮的校园里,新安装的校园广播系统正在唱着欢快的歌。经打听,原来是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许兼协调资金2.4万元,为村沙厂和兴泉两所村小学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
协调资金2万余元,在落水村三、四组支砌挡墙100米,硬化道路30余米,方便群众出行。
如何以产业实现扶贫,谋求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是一直放在许兼、刘恒两位队长心头的头等大事。
落水村建立了养猪基地,养殖了30多头母猪来繁殖卖小猪,贫困户可以采用小额贷款入股的形式参与,以分红等方式得到回报。九组还成立了一个种植养殖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拥有800多亩林地,100多亩旱地,“林地主要种植油用牡丹和养鸡,旱地发展中草药种植。”
“真看不出他们是城里娃。”秋收时节,说起法院安排的许兼、刘恒、徐坤、陈铭军等四名法院驻村干部,63岁的张老汉指着自家散发着香味的新稻谷,直翘大拇指。
扶贫工作“有看点”
走在干净平趟的村庄道路上,落水村民老王深感方便。他说,这几年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这些留守老人和儿童吃尽了泥泞村庄道路的苦头。
“新修的两段沟渠,既是水沟又是路。现在用水也方便了,路也好走了。”村民介绍: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挂钩扶贫队员进驻落水村后,协调单位资金20万元,修复沟渠5段118米,新修沟渠两条301米,解决全村1700余亩农田的灌溉用水,惠及6个小组2760人。
三、四组支砌挡墙100米,硬化道路30余米,两所小学,漂亮的校园里,新安装的校园广播系统正在唱着欢快的歌,村新建800余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小广场及多功能室,村群众接待室和村委会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现在街道不堵了,摊位摆设也是有序有规的,别说是行人,碰上街天的时候,机动车也可以在街上顺利地通过。”说起村委会旁边的堵,会泽县娜姑镇拖车村委会书记李忠伟说过去道路之所以狭窄,主要是摊位较少,商户占道摆摊;同时街上还有1.5米宽的沟渠,增加了拥堵。他介绍,法院扶贫队员进驻后,协调单位投入资金4万余元对街道进行了改善。现在200米长的街道拓宽了1.5米,增设摊位80余个,方便了群众摆摊设点,缓解了街天交通拥堵情况。
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抽水站焕发生机,村民选种了市场价格较好、销路不错的“红嘎啦”、“富士王”两个品种的苹果树和核桃树,新建600余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小广场及多功能室,新建农贸市场600余平方米。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采用“细、准、实”三字工作法,通过精准问询、农户自述、群众反映、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形式,先后组织干警分批深入到贫困户中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积极参与“回头看”活动,分析致贫原因,“把脉问诊”,找准治“穷病”的良方。工作中,驻村队员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把精准扶贫和基层党建、依法治理等乡村工作紧密结合,发挥党员、党组织模范作用,学理论、做实事,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据了解,为保证进村入户4名队员安心入村,曲靖中院确保每名队员年工作经费2.5万元予以保障,即每个村5万元。
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进村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活动以来,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加强法官和从业人员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服务民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村民风貌明显改变,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找“贫”根寻“困”源
“老乡,我们是中级法院的。”“是曲靖的法官啊,去年你们给邻村白雾做了很多事,他们(村民)都很感激啊。”早在2015年9月21日至23日,精准扶贫和“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刚开始,时任中院党组副书记的宋建平、副院长陈俐君和部分法官就组成调研组,悄然走进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拖车村和落水村调研时,受到村民的普遍欢迎。
“4份问卷、5张表格、2个卡”,这是入户遍访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也是一项需要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和闪失。2015年10月19日至21日,中院组织50多位干警深入落水村、拖车村与村民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家庭人口、收入、开支、存在的具体困难、贫困原因和今后打算等情况,边问、边听、边记,认真填写《遍访贫困户访谈问卷》、《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结对帮扶联系卡》。同时,实地查看农户家畜养殖、粮食收获、住房情况,针对各户的家庭实际,与村民一起探讨脱贫的措施和方法。同期,现中院执行局裁判庭副庭长刘恒、行政处长许兼分别进驻任落水村、拖车村任第一书记。随后,中院民一庭副庭长徐坤、环保庭副庭长陈铭军也带上标准工作经费进两村“蹲点”。
走访正值农忙时节,考虑到大部分村民白天都下地干活不便打扰,白天没有见到的贫困户只能放到晚上再走访。吃过晚饭,遍访法官打着手电、带上问卷,又开始一家一户走访。经过三天两夜的努力,50多位法官完成挂钩的2个村委会1153户贫困户的走访工作。
“驻村工作队员要配合村委会,做好扶贫发展规划,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扶持资金的投放要分清主次,首先解决制约老百姓增产增收的基础设施建设,再重点解决产业扶持和增收的问题”。宋建平说。
既“身”到更要“心”到
4月的拖车,田间地头,一派繁忙。作为娜姑镇的烤烟大村,拖车栽种烤烟2178亩,并有500亩的市级样板烟田。在白彝村样板地,正在查看样板烟的娜姑烟站站长陈光勇不住点头。他说:“谢谢中院及时解决了供水不足的问题,烟站才下决心搞这块样板地。法院真是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
“现在我们撒秧不缺水了!全靠法院给我们修沟”。在落水村,提起中院的扶贫工作,村民们十分高兴。村干部介绍,中院筹资20万元,为落水村修复沟渠5段共118米,新修沟渠两条共301米,解决全村1700余亩农田的灌溉用水,惠及6个小组2760人。新修的两段沟渠,既是水沟又是路,现在村民们用水方便了,路也好走了。
年末岁尾,中院“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除完成党委统一要求的“规定动作”——抽调精兵强将担任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员、第一书记外,开展“特色”自选“五个一”动作——“一次民情大走访、一个公开示范庭、一次送法进农家、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一次集中帮扶捐赠”,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既“身到”、“手到”,更要“心到”。中院党组书记、代院长袁学红对中院驻村干部提出明确要求。
……
看不出他们是“城里娃”
落水村的兴泉小学,漂亮的校园里,新安装的校园广播系统正在唱着欢快的歌。经打听,原来是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许兼协调资金2.4万元,为村沙厂和兴泉两所村小学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
协调资金2万余元,在落水村三、四组支砌挡墙100米,硬化道路30余米,方便群众出行。
如何以产业实现扶贫,谋求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是一直放在许兼、刘恒两位队长心头的头等大事。
落水村建立了养猪基地,养殖了30多头母猪来繁殖卖小猪,贫困户可以采用小额贷款入股的形式参与,以分红等方式得到回报。九组还成立了一个种植养殖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拥有800多亩林地,100多亩旱地,“林地主要种植油用牡丹和养鸡,旱地发展中草药种植。”
“真看不出他们是城里娃。”秋收时节,说起法院安排的许兼、刘恒、徐坤、陈铭军等四名法院驻村干部,63岁的张老汉指着自家散发着香味的新稻谷,直翘大拇指。
扶贫工作“有看点”
走在干净平趟的村庄道路上,落水村民老王深感方便。他说,这几年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这些留守老人和儿童吃尽了泥泞村庄道路的苦头。
“新修的两段沟渠,既是水沟又是路。现在用水也方便了,路也好走了。”村民介绍: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挂钩扶贫队员进驻落水村后,协调单位资金20万元,修复沟渠5段118米,新修沟渠两条301米,解决全村1700余亩农田的灌溉用水,惠及6个小组2760人。
三、四组支砌挡墙100米,硬化道路30余米,两所小学,漂亮的校园里,新安装的校园广播系统正在唱着欢快的歌,村新建800余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小广场及多功能室,村群众接待室和村委会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现在街道不堵了,摊位摆设也是有序有规的,别说是行人,碰上街天的时候,机动车也可以在街上顺利地通过。”说起村委会旁边的堵,会泽县娜姑镇拖车村委会书记李忠伟说过去道路之所以狭窄,主要是摊位较少,商户占道摆摊;同时街上还有1.5米宽的沟渠,增加了拥堵。他介绍,法院扶贫队员进驻后,协调单位投入资金4万余元对街道进行了改善。现在200米长的街道拓宽了1.5米,增设摊位80余个,方便了群众摆摊设点,缓解了街天交通拥堵情况。
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抽水站焕发生机,村民选种了市场价格较好、销路不错的“红嘎啦”、“富士王”两个品种的苹果树和核桃树,新建600余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小广场及多功能室,新建农贸市场600余平方米。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采用“细、准、实”三字工作法,通过精准问询、农户自述、群众反映、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形式,先后组织干警分批深入到贫困户中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积极参与“回头看”活动,分析致贫原因,“把脉问诊”,找准治“穷病”的良方。工作中,驻村队员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把精准扶贫和基层党建、依法治理等乡村工作紧密结合,发挥党员、党组织模范作用,学理论、做实事,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据了解,为保证进村入户4名队员安心入村,曲靖中院确保每名队员年工作经费2.5万元予以保障,即每个村5万元。
责任编辑:李宁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