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续燃司法激情
——江苏高院退休老法官的息诉调解故事
2017-11-04 14:16:5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娄银生
  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有这样一群老法官:他们本已脱下法袍,却“退而不休”,仍活跃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设岗开展法律解释及息诉调解工作,续燃着司法激情。此举受到时任省委书记李强的称赞:“好!老法官做息访化诉调解纠纷工作,人民群众信任!”在该院离退休老干部这面全国先进集体的旗帜上,他们用热血续写着新的荣光。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记者走进这个令人起敬的特殊群体。

  化解心结有办法

  曾任二级高级法官的戚庚生告诉记者,他曾接待过一名80多岁的夏姓老人。此人因为上世纪50年代被定为特务罪,一直认为冤而上访了几十年,并表示“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上访到底”。

  那天在认真看完老夏的一大沓申诉材料后,戚庚生关切地说:“老哥哥,你这么大岁数一人跑来上访,子女家人都知道吗?”老夏一愣,说:“子女都不让我来,但我觉得自己上当受了冤屈,才偷偷跑来的。”“第一,子女不让你来你却到处跑,万一在路上摔了怎么办?不是让他们担心吗?第二,当时你虽年轻少不更事,但你也承认填表交费并完成了敌特组织交代的任务,在当时的新政权立足未稳的社会环境下,能不从严从重判吗?该放下了,老哥哥,人生短暂,听我一句,过好接下来的日子吧!”

  一番苦口婆心,老人终于想通了:“老法官,您说得对,我确实不该再跑了,该安享晚年了。”戚庚生听他这么说,从窗口里走出来,与老夏紧紧握手:“你这样想就对了!”

  “当人民调解员,接地气、讲方法很重要,要善于将深奥的法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当事人,这样才能在有效沟通的前提下以理服人,做好工作。”戚庚生平实的话语,让记者深深体会到老法官处理矛盾纠纷的高超方法和情怀。

  接访群众有温度

  坐在人民调解员窗口的万海坚,精神、干练,在刑庭、执行庭等多个部门工作了40多年,2016年初退休,退休前也是二级高级法官。

  采访中,万海坚对前段时间自己接待过的一对中年夫妇印象颇深。当时这对夫妻拿出一份苏北某市政府有关城市规划的文件说:“我家房屋并不在拆迁范围内,可开发商却拆了我家房子,我还败诉了。”万海坚一边劝他们不要着急,一边仔细看他们提供的文件,并请他们提供判决书。经过分析思考,万海坚告诉他们:“虽然案子判决书生效已超过两年,但你作为当事人提供了新证据,不受时效所限,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夫妻俩一下子放了心,但他们提出:“我们文化低,不会写诉状,您能帮帮我们吗?”万海坚帮他们找到一名律师,为他们代写了再审申请书,目前该案已进入立案审查阶段。

  已经退休的原二级高级法官张晓岚告诉记者,她曾接待过一名中年男子,他对法院一、二审判决不服,申请再审被驳回了。原来,他与妻子是二婚,后来两人协议离婚,并签了财产分割协议。谁知后来妻子发现自己怀孕了,便要求重新分割财产,他不同意。法院判决夫妻俩的财产分割协议无效,并重新分割财产。对此,张晓岚耐心地告诉这名丈夫,因胎儿是一个生命,在法律上也享有财产权。于是张晓岚便从亲情、人伦、道德的角度耐心地劝说这位丈夫,最终他心服口服,以后再也没到省高院上访。

  “我们常遇到有的案件经过几审,败诉的当事人感到心里很委屈,遇到这样的当事人,除了法理上的指导,还需要对其进行心理、思想上的疏导,这样才是一个有温度的人民调解员。”

  2006年退休的老法官夏娟凤对记者吐露心声。

  面对高薪有境界

  临近中午,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万海坚接起电话,当事人刘某在电话里感激地说:“万法官,您这么热心,真是帮了我们大忙,谢谢您!”

  “尽管做人民调解员是义务劳动,但当事人的一声‘谢谢’,我已感到满足。在职时做法官,感受到的是职业的尊荣;现在退休了,还能受群众的尊重,我更感到骄傲。”万海坚对记者说。

  戚庚生向记者透露,在他退休前,有一家大企业想请他退休后做法律顾问,年薪数十万,但戚庚生拒绝了。在他看来,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当然无可厚非,但担任了企业法律顾问,便要一切为企业考虑,站的角度不同了,他可能会面对一些自己不愿意面对的情况。而几十年的法官工作经历,已经让戚庚生形成了一切以法律为准绳的处世准则。

  老骥尽瘁为公益。江苏省离退休法院工作者协会会长田幸告诉记者,2016年底协会选出10名自愿担任人民调解员的江苏高院退休老法官,进驻该院诉讼服务大厅。这10名老法官都曾先后收到过企业的高薪聘请,但他们都放弃了。目前他们值半天班,拿50元公益补贴,“我们看中的是这份工作的社会价值。”万海坚说。
责任编辑:刘瑞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