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别样法官陈晓静
2017-09-18 10:52:59 | 来源:中国法院网
距离正常上班时间还有一刻钟,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陈晓静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在这之前,她刚刚跑完10公里。
熬夜加班甚至积劳成疾,似乎成了先进典型的“标配”,可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陈晓静并不认可这一说法。她坚守“既要开心工作,也要漂亮生活”的信条,每天晨跑10公里,是陈晓静这几年养成的一个习惯,“几乎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陈晓静办起案子如同“开了挂”,国内二审民事案件调撤率平均30%至40%,她却达到85%至90%。“一是用心,二是努力,除此别无他法。”陈晓静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办案秘诀。
“练不出一个好体格儿,我哪有精气神儿干好工作?”陈晓静说。
陈晓静的确跑出了“成果”,虽然已年过四十,但看上去至少比实际年龄小十岁。这两年连续参加两场青岛市举办的马拉松比赛,让很多年轻同事都自愧不如。
刚在电脑前坐下,还没来得及倒杯水,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此后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陈晓静一直电话不断,其间还接待了两组到访的律师和群众。
这样的场面,早已成为陈晓静的家常便饭。
直到送走最后一批来人,陈晓静才觉出自己口渴得要命,端起杯子大口喝起水来。
“工作上的事情容不得半点耽搁,不然当事人会觉得你对他们不够重视。”一杯水喝下去,陈晓静又生龙活虎起来,丝毫看不出半点疲惫感。
其实算起陈晓静的工龄,或许比一些新同事的年龄都大。17岁时她就进入青岛中院工作,一干就是28年。
高中毕业那年,陈晓静参加了相当于如今公务员选拔的考干。当时很多拿到高分的同学都抢着去了工商、税务等“吃香”的部门,陈晓静却拿着全市第一名的成绩单,毅然决然地选择到法院工作。
当时她就一个简单的想法,做法官可以匡扶正义。
刚进法院,陈晓静被分配做法警,后来又在刑事审判庭和执行局兼任书记员。
“别人家的孩子”“学霸”,学生时代的陈晓静一直头顶这些光环。即使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她还是一点儿没变,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凡事都努力做到最好。
在一次全国法院系统业务比赛中,陈晓静尽展学霸风采,出色的表现让她一下子成了明星。
那是1998年,电脑技术刚刚普及,全国法院顺势举办速录比赛,陈晓静创下一分钟打出400多字的惊人成绩,一人拿下6个比赛项目中的4项冠军。
事实上,为了拿下这个荣誉,陈晓静背后付出了很多努力。“就学个打字,至于这么拼么!”看到女儿为了练打字深夜还在敲键盘,陈晓静的父母不禁爱怜地嗔怪起来。
那场比赛过后不久,陈晓静被调到青岛中院政治部,一干又是12年。
虽然此时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老政工”,但做法官匡扶正义的梦想,始终萦绕在陈晓静的脑海。
“是不是有点太执着了?”陈晓静将目光转向窗外,自问自答道:“但就是想。”
2010年,陈晓静主动请缨调入基层庭室做法官,并顺利进入青岛中院民五庭工作。
民五庭主审婚姻家庭、赡养抚养、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等传统民事二审案件,案子虽然一般都不大,但事关当事人切身利益。而且一旦打到二审,矛盾已变得复杂尖锐,因此民五庭可以说是青岛中院案子最多、任务最重的法庭。
这种情况下,甚至连一些院领导都为陈晓静捏把汗,担心多年从事政工业务的她会吃不消。
一开始陈晓静也自感压力颇大,但几件案子办下来,她发现,只要能够真心为当事人着想,给他们讲明法理分清利害,很多纠纷通过调解就可以得到化解。
从事政工业务的那些年让陈晓静积累下很多与人相处的经验,因此更容易走进当事人的内心。时隔多年,她依然感怀那段日子的历练。
这一年,陈晓静作为一个“新人”办理100多起案子,调解撤诉率达60%,一下子就给院里领导吃了定心丸。
第二年,她干劲更足,一年办案140起,调解撤诉率上升到80%,一跃成为民五庭办案最多的法官。
此后,陈晓静就像“开了挂”,工作业绩一路飙升——第三年办案200多起、调解撤诉率85%;第四年办案280多起,调解撤诉率90%……
事实上,国内二审民事案件的调解撤诉率平均也就在30%到40%之间,陈晓静如此的成绩,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法院办案标兵。
常有人奇怪,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陈晓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一是用心,二是努力,除此别无他法”,陈晓静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办案秘诀。
但有些细节性的地方,陈晓静倒是认为自己做得比较到位。“即便大多数时候手头都有五六十起待办的案子,可对于每一个案子甚至每一个当事人所反映的情况,我都会牢记于心。”
这样的好处是,无论哪一个当事人突然到访或打来电话,她都能马上进入工作状态,这也让当事人充分感受到了尊重,更利于矛盾纠纷的化解。
而要达到这样的工作效果,自然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虽然辛苦,但陈晓静始终乐在其中。
“我喜欢看到当事人解决问题后那一幕幕温馨的场面。”陈晓静放下手里一直握着的笔,悠然地端起水杯说道。
2015年初,陈晓静调入青岛中院民六庭,开始办理金融纠纷案件。距离2016年元旦还有一周时,她的办案数已经突破300起。
值得一提的是,来民六庭之前,陈晓静从不加班。她认为应该把工作和生活区分开,不仅要工作好,也要生活好。
但现在这个规矩已经被打破。
陈晓静苦笑着喝了口水说:“实在没办法,我以前没接触过金融类案件,很多专业性东西都得重新学,加上这类案件往往标的额较大且案情复杂,审理起来难度颇高,弄得我现在也成了一个加班族。”
刚刚从陈晓静那里办完手续的一名当地律师对此深有体会。“冬至那天跟陈法官通话,她说下班后也可以来单位找她办手续,晚上八点前她都在。”
熬夜加班甚至积劳成疾,似乎成了先进典型的“标配”,但陈晓静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
“既要开开心心地工作,也要漂漂亮亮地生活”,是陈晓静多年来一直坚守的信条。
(作者:蔡长春)
熬夜加班甚至积劳成疾,似乎成了先进典型的“标配”,可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陈晓静并不认可这一说法。她坚守“既要开心工作,也要漂亮生活”的信条,每天晨跑10公里,是陈晓静这几年养成的一个习惯,“几乎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陈晓静办起案子如同“开了挂”,国内二审民事案件调撤率平均30%至40%,她却达到85%至90%。“一是用心,二是努力,除此别无他法。”陈晓静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办案秘诀。
“练不出一个好体格儿,我哪有精气神儿干好工作?”陈晓静说。
陈晓静的确跑出了“成果”,虽然已年过四十,但看上去至少比实际年龄小十岁。这两年连续参加两场青岛市举办的马拉松比赛,让很多年轻同事都自愧不如。
刚在电脑前坐下,还没来得及倒杯水,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此后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陈晓静一直电话不断,其间还接待了两组到访的律师和群众。
这样的场面,早已成为陈晓静的家常便饭。
直到送走最后一批来人,陈晓静才觉出自己口渴得要命,端起杯子大口喝起水来。
“工作上的事情容不得半点耽搁,不然当事人会觉得你对他们不够重视。”一杯水喝下去,陈晓静又生龙活虎起来,丝毫看不出半点疲惫感。
其实算起陈晓静的工龄,或许比一些新同事的年龄都大。17岁时她就进入青岛中院工作,一干就是28年。
高中毕业那年,陈晓静参加了相当于如今公务员选拔的考干。当时很多拿到高分的同学都抢着去了工商、税务等“吃香”的部门,陈晓静却拿着全市第一名的成绩单,毅然决然地选择到法院工作。
当时她就一个简单的想法,做法官可以匡扶正义。
刚进法院,陈晓静被分配做法警,后来又在刑事审判庭和执行局兼任书记员。
“别人家的孩子”“学霸”,学生时代的陈晓静一直头顶这些光环。即使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她还是一点儿没变,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凡事都努力做到最好。
在一次全国法院系统业务比赛中,陈晓静尽展学霸风采,出色的表现让她一下子成了明星。
那是1998年,电脑技术刚刚普及,全国法院顺势举办速录比赛,陈晓静创下一分钟打出400多字的惊人成绩,一人拿下6个比赛项目中的4项冠军。
事实上,为了拿下这个荣誉,陈晓静背后付出了很多努力。“就学个打字,至于这么拼么!”看到女儿为了练打字深夜还在敲键盘,陈晓静的父母不禁爱怜地嗔怪起来。
那场比赛过后不久,陈晓静被调到青岛中院政治部,一干又是12年。
虽然此时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老政工”,但做法官匡扶正义的梦想,始终萦绕在陈晓静的脑海。
“是不是有点太执着了?”陈晓静将目光转向窗外,自问自答道:“但就是想。”
2010年,陈晓静主动请缨调入基层庭室做法官,并顺利进入青岛中院民五庭工作。
民五庭主审婚姻家庭、赡养抚养、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等传统民事二审案件,案子虽然一般都不大,但事关当事人切身利益。而且一旦打到二审,矛盾已变得复杂尖锐,因此民五庭可以说是青岛中院案子最多、任务最重的法庭。
这种情况下,甚至连一些院领导都为陈晓静捏把汗,担心多年从事政工业务的她会吃不消。
一开始陈晓静也自感压力颇大,但几件案子办下来,她发现,只要能够真心为当事人着想,给他们讲明法理分清利害,很多纠纷通过调解就可以得到化解。
从事政工业务的那些年让陈晓静积累下很多与人相处的经验,因此更容易走进当事人的内心。时隔多年,她依然感怀那段日子的历练。
这一年,陈晓静作为一个“新人”办理100多起案子,调解撤诉率达60%,一下子就给院里领导吃了定心丸。
第二年,她干劲更足,一年办案140起,调解撤诉率上升到80%,一跃成为民五庭办案最多的法官。
此后,陈晓静就像“开了挂”,工作业绩一路飙升——第三年办案200多起、调解撤诉率85%;第四年办案280多起,调解撤诉率90%……
事实上,国内二审民事案件的调解撤诉率平均也就在30%到40%之间,陈晓静如此的成绩,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法院办案标兵。
常有人奇怪,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陈晓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一是用心,二是努力,除此别无他法”,陈晓静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办案秘诀。
但有些细节性的地方,陈晓静倒是认为自己做得比较到位。“即便大多数时候手头都有五六十起待办的案子,可对于每一个案子甚至每一个当事人所反映的情况,我都会牢记于心。”
这样的好处是,无论哪一个当事人突然到访或打来电话,她都能马上进入工作状态,这也让当事人充分感受到了尊重,更利于矛盾纠纷的化解。
而要达到这样的工作效果,自然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虽然辛苦,但陈晓静始终乐在其中。
“我喜欢看到当事人解决问题后那一幕幕温馨的场面。”陈晓静放下手里一直握着的笔,悠然地端起水杯说道。
2015年初,陈晓静调入青岛中院民六庭,开始办理金融纠纷案件。距离2016年元旦还有一周时,她的办案数已经突破300起。
值得一提的是,来民六庭之前,陈晓静从不加班。她认为应该把工作和生活区分开,不仅要工作好,也要生活好。
但现在这个规矩已经被打破。
陈晓静苦笑着喝了口水说:“实在没办法,我以前没接触过金融类案件,很多专业性东西都得重新学,加上这类案件往往标的额较大且案情复杂,审理起来难度颇高,弄得我现在也成了一个加班族。”
刚刚从陈晓静那里办完手续的一名当地律师对此深有体会。“冬至那天跟陈法官通话,她说下班后也可以来单位找她办手续,晚上八点前她都在。”
熬夜加班甚至积劳成疾,似乎成了先进典型的“标配”,但陈晓静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
“既要开开心心地工作,也要漂漂亮亮地生活”,是陈晓静多年来一直坚守的信条。
(作者:蔡长春)
责任编辑: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