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
2017-09-15 17:04:10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陈丹筠
  说到识字,大部分人的经历都是一样的,背着书包进学堂,而我的识字是从食堂买饭开始的。

  我的父母从部队集体转业到地方建筑单位以后,开始了走南闯北的生活。建筑单位有一个特点,每到一处安营扎寨以后,再转到新的工作地点时,总会走一部分人留一部分人,我们幸运地留在了十三朝古都洛阳。

  建筑单位拖家带口的不多,大部分工人都是单身,所以每到一处就会建好幼儿园、学校、食堂、澡堂和老虎灶,方便大家的生活。我们这个建筑公司是从南方迁过来的,以江浙人为主,南方人做饭非常讲究,做出来的东西好吃的不得了,和现在比也毫不逊色,何况是六十年代初呢。

  食堂是在一间好几百平米的厂房内,一小半是工作间,一大半摆放着圆桌和板凳。卖饭的窗口有将近10个,窗口前面还有一条30公分宽的木板,放碗用的。

  每天早上食堂除了大众化的饭菜外还会有一样精致的早点卖,每周七天不重样,油条、豆沙包、开花包、糍粑糕、肉包子、菜包子、发糕、糖糕等等,中午会有米饭馒头面条炒菜,最让人盼望的是周末,那时候一周只休息一天,每到周六晚餐的时候,食堂的小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各种下酒的小菜,桂花肉、炸猪排、熏鱼、卤什锦、叉烧、糖醋排骨、扣蹄、烧鸡、烧鸭、卤豆腐,品种多的不得了,数也数不过来。我印象最深的是黑板上的字写得特别好,感觉像很有文化的人写的,但实际上是食堂的老师傅写的,很了不起吧。

  那时候我还没有到入学的年龄,买早饭是起不来的,喜欢睡懒觉。周六那一顿晚饭我是最喜欢买的,因为好吃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小孩子就一个“馋”字,只要有吃的机会是决不会放过的,每次买了菜我都会先吃一点,如果买的多端不成,我会等大人来,在等待的过程中再吃一点,提前享受美味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

  我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识字的,每到周六,约上邻居的孩子,端上几个搪瓷盆,早早的就去食堂排队了。因为工人师傅还没有下班,食堂里全是我们小孩子,我们会拿碗去排队,然后在食堂里玩耍,直到工人师傅下班了才会停止玩耍,赶紧站到窗户跟前,静下心来想一想晚上要买的东西,我是一行一行的看,不认识的字就问叔叔阿姨,每周如此,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再去食堂买东西,小黑板上的字已经认全了。

  那时候吃的超级便宜,饭票都是分、角的面值,几角钱能买好多菜呢。当时十元钱都够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而我们公司是从南方迁过来的,有地区差,工资很高的,所以在吃上不吝啬。因为地区差,我父母三十多年都没涨过工资。

  没上学的时候去食堂排队去买饭,站在排队的叔叔阿姨当中感觉自己个子特别矮,买着买着,突然有一天感觉站在他们中间自己的个子跟他们差不多,我长大了。

  几十年过去了,职工食堂由原来的红红火火到第一代的做饭师傅退休,食堂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我们再吃不到那些美味佳肴了。

  从食堂买饭开始识字到现在只要写文章总和吃有关,小时候的识字过程还真是记忆深刻呢。

  从食堂买饭开始识字,从上学以后系统地接受教育,知识永远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胥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