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法治中国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法院网讯(李阳)反映全国模范法官邹碧华同志生前先进事迹的电影《邹碧华》4日下午在京举行首映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首映式前会见电影主创人员及邹碧华同志亲属。他指出,政法工作是蕴含丰富创作素材的艺术富矿,政法战线有许多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创作更多文艺精品,大力弘扬政法先进典型,为建设法治中国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会见时,《邹碧华》主创人员代表介绍了电影拍摄情况和创作体会。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孟建柱向邹碧华同志的亲属表示慰问,对电影主创人员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他说,邹碧华同志是在全面依法治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程中涌现出现的先进典型,是人民的好法官,是全国政法战线的优秀代表,也是全国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2014年12月10日,他因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7岁,以生命践行了一心为民司法、守护公平正义的宗旨。邹碧华同志的去世,在政法、法律界引起极大震动,2000多名各界群众自发参加遗体告别仪式,近万人在网上献花、点烛,近10万名网友留言寄托哀思。习近平总书记对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称赞他为“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邹碧华同志不愧为时代的楷模、政法战线的骄傲,对于这样一位优秀政法干部,通过鲜活的电影艺术形式刻画出他崇高而生动的形象,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政法干警深入学习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弘扬邹碧华精神,进一步做好政法各项工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维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孟建柱说,邹碧华同志出生在江西省奉新县一个普通家庭。当上法官的那一天,他的母亲叮嘱他,“要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这句话从此成为他坚守一生的座右铭。他担任法官的22年里,虽经历多次职务和角色转换,但始终对群众饱含热情、对工作充满激情,追求卓越、不知疲劳、忘我工作,直到燃尽生命之火,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民司法事业。电影《邹碧华》艺术再现了邹碧华同志为司法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成功还原了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邹碧华,把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先进人物形象搬到银幕上,一定会深深感染广大观众。
孟建柱指出,邹碧华同志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始终坚守公正为民、勇于担当、忠诚敬业的优秀品格。他积极推动司法体制改革,面对困难不退缩,不回避矛盾、敢啃硬骨头,对于看上去可做可不做、但对改革有益的事,他毫不犹豫选择去做;对于涉及利益调整、可能得罪人的事,他不计个人所谓“清誉”去推动,最终也赢得了同志们的理解和支持。邹碧华同志常说,“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他对人民群众始终有着深厚感情,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件的办理体现对当事人人格、情感的尊重,让每一个当事人体会到人民法官的公仆情怀。他带头探索法院工作和信息化建设深度融合,大力推动审判工作信息化应用,主导研发的多项信息化建设成果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电影《邹碧华》通过深入挖掘和艺术加工,集中诠释了邹碧华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是一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好作品。
孟建柱指出,邹碧华同志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他的高尚品质是中国司法体制改革之路上的鲜明印记。他是“燃灯者”,用内心火热的激情,燃烧了自己的一生,回应了时代的呼唤,温暖了人民群众的心田,照亮了年轻法官的梦想,激励了千百万法治工作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康庄大道上砥砺前行。电影《邹碧华》通过塑造邹碧华这个法治建设“燃灯者”形象,生动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历程,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光明前景。
孟建柱指出,电影《邹碧华》的公映,将会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在全社会掀起学习、宣传邹碧华精神的新热潮。全国政法机关要把观看电影《邹碧华》作为一次党课、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广大政法干警认真学习观看,自觉以邹碧华同志为榜样,大力传承、弘扬邹碧华精神,推动政法事业不断发展进步。
孟建柱说,政法战线时时面临情与法、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和感人肺腑的动人事迹,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要把矿藏变为精美的宝石,离不开艺术家的加工和锻造。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干警、深入一线,挖掘素材、提炼主题、激发灵感,以更加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艺术的手法,把政法干警面对违法犯罪分子时勇往直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描绘好,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时执法如山、刚正不阿的铁面形象表现好,努力塑造更多像邹碧华同志这样令人难忘、让人敬重、给人力量的政法英模形象,激励广大政法干警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再立新功。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中央政法委秘书长汪永清,以及中央组织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上海市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