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箐山
2017-09-09 16:33:41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任劲松
自从去年儿子读初中以来,我每个周末都回习水老家陪伴他,从未中断过。儿子好动,所以在陪他学习看书之余都会一起运动,比如登山、骑自行车、打篮球。
都说春雨贵如油,可今年春天的雨实在频繁,不但没有贵如油的感受,还让人产生了整个春天都是在如丝细雨中度过的感觉。这不,本来约好的周六自行车骑行羊九火电厂,因下雨不安全不得不作罢,我便与一恒(我的儿子)、瑞骁(我外甥)商量一起去登箐山公园,体验一次雨中登山的感觉。
箐山公园位于习水县城西北郊,属城郊型森林公园,与县城海拔相对高差达200米左右。箐山是大自然对习水人民最好的馈赠,不但丹山叠嶂,红崖壁立,而且泉水清冽,回味甘甜,所以每天清晨锻炼的、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今天的雨是稍微大了点,我正后悔出门时没有带把伞,儿子已经将他衣服上带的帽子卸下来,递给我,我没有要,叫他自己带起,见我没带,儿子索性和我一样光着头大步地走着。
天公真是作美,我们走到山脚的时候,雨居然小了许多,雕刻着箐山森林公园的大石经过春雨的洗涤愈发的明亮,但远处的山、山上的树笼罩在雾中,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到,更不要说见到山顶的标志建筑习源楼。
到箐山山顶的主路有两条,一是塑胶公路,供旅游公司的车辆行驶和行人行走,盘山而上;一是木头栈道,全是木头铺成,专供人行走,顺山而上。两条道从山脚开始,在山顶习源楼下交汇,通常大家会选择一条道上去另一条道下来,两条路的乐趣和风光都能体会,不留遗憾。
平时我和孩子们就经常爬箐山,基本两周一次。每一次我们都会探寻一条陌生的支路,看看多久能把箐山上的所有小路走遍。爬山时我喜欢用手机拍照,记录下一花一叶的自然世界,他们就是我的最佳助理,帮着我选择角度等等。第一次雨中登山,水珠就成了我们这次拍摄的当然主题。
还没有走到栈道和公路的分路口,我就发现了一枝樱花上布满水珠的蜘蛛网,不高不低,站着用手机拍摄正合适,我如获至宝,掏出手机不停的拍摄。微距下的小水滴如一串串洁白的珍珠悬浮于空中,倒映着树枝的妙曼身姿,如梦如幻,十分好看。
儿子的玩性更大,他准备在蜘蛛网下面放上樱花,这样水滴的倒影就是粉色的花朵,肯定更加好看。他摘来花朵,可惜在放的过程中不小心捅破了蜘蛛网,不但水滴映花照不成,蜘蛛网也破坏了,看着懊恼的哥哥,瑞骁笑得合不拢嘴,一边数落着哥哥手笨,一边怂恿我惩罚他找到合适的蜘蛛网赔偿精神损失......
在山脚拍了许多水滴照磨蹭了近40分钟,终于开始爬山。这次我们依然选择从栈道上山,公路返回,因为要探寻上周看到的一条支道,我们商量走到栈道大松树处走小路直达公路,不到达顶端的习源楼。
他们哥俩走在前面,我在后面,一路上只听到瑞骁的声音。瑞骁小时候居住在我家,我母亲退休后主要精力就是管他们两兄弟的生活,哥俩相差一岁多,感情很好,但爱拌嘴打架;一恒踏实话不多,瑞骁嘴贫爱耍赖,通常就是一恒说不过又烦了后,直接以武力结束对话。不过现在大点后,基本没有再发生武力了。
箐山的栈道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一色儿的明黄原木色,不花哨,梯步的宽度和高度都经过精心设计,一切都是刚刚好。最妙的地方是修建栈道时,对生长在栈道上的树,都尽量的进行保护,专门在栈道上设计了空洞,让它们自然的伸长出来,使大自然与后天的人工建筑最大程度的和谐结合。
栈道顺山而上,梯陡就是必然,如果不爱运动的人,一通汗水是少不了的,不过一般在百米左右就有木椅,途中还有两个观景台,一个亭子,可以随时歇息。这样走走停停,自有一番乐趣。
雨虽不大但毕竟有,走到第一个观景台时,我们的头上就湿漉漉的了,观景台的四周包裹着白雾,能见度应该没超过20米。平常这里是观赏西城区不错的地方,今天什么也看不见,好在我们平时经常来,也就算不上遗憾。
不一会儿我们抵达大松树,经过春雨的洗涤,松针愈发的青翠欲滴。这颗松树生长在第二观景台中央,宛如一把大伞,覆盖了整个观景台。围绕树干修了木凳,若在平时,基本都有人在上面休息,今天登山的人太少,不但路上没有见到行人,观景台也就我们几个,大松树算是难得的清静一回。
休息片刻,我们走一条不常走的支路到达公路,刚好在取水的地方,虽是雨天,此时仍有人在接水,有人在排队。水很细,丝线一般,之前问接水的人得知接满一桶水需要40分钟,不过大家都没有一点心焦,悠闲自然的闲聊着,轮到了就去接水,根本不存在插队的情形。水接满后,放在手拉车上拖着或是担着往回走。这是我们这里典型的小城镇的生活方式,一切都是慢吞吞的,时光就像桶里的水,不慌不忙的荡漾着。
我们转入预定探寻的支路,这条路应该少有人走,两旁的树木拱拢来,加上下雨,道路显得更加阴暗,瑞骁走不多时间就不想往前走了,但我和一恒还想继续,就和他玩歌词接龙,一人一句,接不上来的就接受惩罚,瑞骁来了兴趣,一条路上都是我们的歌声,好不热闹。
这条路上也有一个亭子,不过还没有建完,亭子后面就没有路了,我看了看山形,以后应该有一条路可以从这里到达山脚。我们已经感觉疲惫,一看时间出门3个多小时,就在亭子里坐着休息。抬眼相互看看对方,除了头上的湿发,鞋上裤子上也沾了泥水,都是一副狼狈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出来。
手机铃声想起,是妹妹召唤我们回家吃饭,大家自然没有异议,烟雨蒙蒙中我们沿着来路返回公路回家。
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人民法院
都说春雨贵如油,可今年春天的雨实在频繁,不但没有贵如油的感受,还让人产生了整个春天都是在如丝细雨中度过的感觉。这不,本来约好的周六自行车骑行羊九火电厂,因下雨不安全不得不作罢,我便与一恒(我的儿子)、瑞骁(我外甥)商量一起去登箐山公园,体验一次雨中登山的感觉。
箐山公园位于习水县城西北郊,属城郊型森林公园,与县城海拔相对高差达200米左右。箐山是大自然对习水人民最好的馈赠,不但丹山叠嶂,红崖壁立,而且泉水清冽,回味甘甜,所以每天清晨锻炼的、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今天的雨是稍微大了点,我正后悔出门时没有带把伞,儿子已经将他衣服上带的帽子卸下来,递给我,我没有要,叫他自己带起,见我没带,儿子索性和我一样光着头大步地走着。
天公真是作美,我们走到山脚的时候,雨居然小了许多,雕刻着箐山森林公园的大石经过春雨的洗涤愈发的明亮,但远处的山、山上的树笼罩在雾中,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到,更不要说见到山顶的标志建筑习源楼。
到箐山山顶的主路有两条,一是塑胶公路,供旅游公司的车辆行驶和行人行走,盘山而上;一是木头栈道,全是木头铺成,专供人行走,顺山而上。两条道从山脚开始,在山顶习源楼下交汇,通常大家会选择一条道上去另一条道下来,两条路的乐趣和风光都能体会,不留遗憾。
平时我和孩子们就经常爬箐山,基本两周一次。每一次我们都会探寻一条陌生的支路,看看多久能把箐山上的所有小路走遍。爬山时我喜欢用手机拍照,记录下一花一叶的自然世界,他们就是我的最佳助理,帮着我选择角度等等。第一次雨中登山,水珠就成了我们这次拍摄的当然主题。
还没有走到栈道和公路的分路口,我就发现了一枝樱花上布满水珠的蜘蛛网,不高不低,站着用手机拍摄正合适,我如获至宝,掏出手机不停的拍摄。微距下的小水滴如一串串洁白的珍珠悬浮于空中,倒映着树枝的妙曼身姿,如梦如幻,十分好看。
儿子的玩性更大,他准备在蜘蛛网下面放上樱花,这样水滴的倒影就是粉色的花朵,肯定更加好看。他摘来花朵,可惜在放的过程中不小心捅破了蜘蛛网,不但水滴映花照不成,蜘蛛网也破坏了,看着懊恼的哥哥,瑞骁笑得合不拢嘴,一边数落着哥哥手笨,一边怂恿我惩罚他找到合适的蜘蛛网赔偿精神损失......
在山脚拍了许多水滴照磨蹭了近40分钟,终于开始爬山。这次我们依然选择从栈道上山,公路返回,因为要探寻上周看到的一条支道,我们商量走到栈道大松树处走小路直达公路,不到达顶端的习源楼。
他们哥俩走在前面,我在后面,一路上只听到瑞骁的声音。瑞骁小时候居住在我家,我母亲退休后主要精力就是管他们两兄弟的生活,哥俩相差一岁多,感情很好,但爱拌嘴打架;一恒踏实话不多,瑞骁嘴贫爱耍赖,通常就是一恒说不过又烦了后,直接以武力结束对话。不过现在大点后,基本没有再发生武力了。
箐山的栈道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一色儿的明黄原木色,不花哨,梯步的宽度和高度都经过精心设计,一切都是刚刚好。最妙的地方是修建栈道时,对生长在栈道上的树,都尽量的进行保护,专门在栈道上设计了空洞,让它们自然的伸长出来,使大自然与后天的人工建筑最大程度的和谐结合。
栈道顺山而上,梯陡就是必然,如果不爱运动的人,一通汗水是少不了的,不过一般在百米左右就有木椅,途中还有两个观景台,一个亭子,可以随时歇息。这样走走停停,自有一番乐趣。
雨虽不大但毕竟有,走到第一个观景台时,我们的头上就湿漉漉的了,观景台的四周包裹着白雾,能见度应该没超过20米。平常这里是观赏西城区不错的地方,今天什么也看不见,好在我们平时经常来,也就算不上遗憾。
不一会儿我们抵达大松树,经过春雨的洗涤,松针愈发的青翠欲滴。这颗松树生长在第二观景台中央,宛如一把大伞,覆盖了整个观景台。围绕树干修了木凳,若在平时,基本都有人在上面休息,今天登山的人太少,不但路上没有见到行人,观景台也就我们几个,大松树算是难得的清静一回。
休息片刻,我们走一条不常走的支路到达公路,刚好在取水的地方,虽是雨天,此时仍有人在接水,有人在排队。水很细,丝线一般,之前问接水的人得知接满一桶水需要40分钟,不过大家都没有一点心焦,悠闲自然的闲聊着,轮到了就去接水,根本不存在插队的情形。水接满后,放在手拉车上拖着或是担着往回走。这是我们这里典型的小城镇的生活方式,一切都是慢吞吞的,时光就像桶里的水,不慌不忙的荡漾着。
我们转入预定探寻的支路,这条路应该少有人走,两旁的树木拱拢来,加上下雨,道路显得更加阴暗,瑞骁走不多时间就不想往前走了,但我和一恒还想继续,就和他玩歌词接龙,一人一句,接不上来的就接受惩罚,瑞骁来了兴趣,一条路上都是我们的歌声,好不热闹。
这条路上也有一个亭子,不过还没有建完,亭子后面就没有路了,我看了看山形,以后应该有一条路可以从这里到达山脚。我们已经感觉疲惫,一看时间出门3个多小时,就在亭子里坐着休息。抬眼相互看看对方,除了头上的湿发,鞋上裤子上也沾了泥水,都是一副狼狈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出来。
手机铃声想起,是妹妹召唤我们回家吃饭,大家自然没有异议,烟雨蒙蒙中我们沿着来路返回公路回家。
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吴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