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周梅森:文学应该始终站在社会的现场
2017-04-23 21:25:06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张漫子
“我们这代人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大时代。中国人在这个时代里创造着自己的历史,改变着世界的秩序。身为作家,出生在这么一个有故事的时代,我必须在场,我必须书写。”在第22个“世界图书和版权日”来临之际,《人民的名义》原著作者周梅森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4月以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以年度最大黑马之势高分霸屏。而早在1月初,《人民的名义》原著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潜心八年、曾六易其稿的作品,一经问世便备受好评,被誉为“一部揭示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态的现实主义力作”。
自1月至4月,从原著问世,到“变身”话剧,再登电视荧屏,这部以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正面观照国家现实政治生活的艺术精品,也由此成为2017上半年度最受读者关注和欢迎的现象级作品。
为什么一本不炒作、且没有华丽包装的小说能够成功捕捉国人共鸣?周梅森说,如果说这部小说成功,那么成功之处在于它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各个社会层面,尤其是政治生态层面的中国的故事,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受众的共振。“这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现实主义的成功,文学坚守的成功,贴紧时代、反映人民疾苦的成功。”“比如我以往的作品《人间正道》《中国制造》《绝对权力》《国家公诉》都有比较明确的主题和指向,而这部作品要比此前的作品宏大得多,而且由于反映现实社会题材在近十年内鲜有人涉及,我也在无意之中完成了一次厚积薄发。”
为什么而写作?周梅森回答,我们这代人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大时代。中国人在这个时代里创造着自己的历史,改变着世界的秩序。身为作家,出生在这么一个有故事的时代,如果不去书写、如果不在场,那太遗憾了。
周梅森认为,文学应该始终站在社会的现场。“一部文艺作品可以引导人心、引领人心,也能改变人心,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4月以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以年度最大黑马之势高分霸屏。而早在1月初,《人民的名义》原著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潜心八年、曾六易其稿的作品,一经问世便备受好评,被誉为“一部揭示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态的现实主义力作”。
自1月至4月,从原著问世,到“变身”话剧,再登电视荧屏,这部以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正面观照国家现实政治生活的艺术精品,也由此成为2017上半年度最受读者关注和欢迎的现象级作品。
为什么一本不炒作、且没有华丽包装的小说能够成功捕捉国人共鸣?周梅森说,如果说这部小说成功,那么成功之处在于它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各个社会层面,尤其是政治生态层面的中国的故事,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受众的共振。“这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现实主义的成功,文学坚守的成功,贴紧时代、反映人民疾苦的成功。”“比如我以往的作品《人间正道》《中国制造》《绝对权力》《国家公诉》都有比较明确的主题和指向,而这部作品要比此前的作品宏大得多,而且由于反映现实社会题材在近十年内鲜有人涉及,我也在无意之中完成了一次厚积薄发。”
为什么而写作?周梅森回答,我们这代人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大时代。中国人在这个时代里创造着自己的历史,改变着世界的秩序。身为作家,出生在这么一个有故事的时代,如果不去书写、如果不在场,那太遗憾了。
周梅森认为,文学应该始终站在社会的现场。“一部文艺作品可以引导人心、引领人心,也能改变人心,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责任编辑:边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