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渡传说
2017-04-20 08:03:47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邓飞
“雨后夕阳分外亮,大宁河上闪金光。晒美仙女才觉羞,扯片绿纱捂胸膛。蝉儿声音传得远,哪有渡翁号子响!”“好吔!你上船来要稳当……”
渡翁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坐在船头,唱着号子,一见有人要渡河,赶紧招呼他(她)上船,随后摇着“懒渡船”,载着客人渡过对岸,分文不收。这一幕,就是过去大昌古镇南门渡口发生的情节。
提起大昌古镇南门渡口,方圆数十里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从前,古镇上住着一位从外地流浪来的老汉,叫吴良兴。吴良兴看见南门外过河之人络绎不绝,有的乘坐木排过河,有的赤身泅渡,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办法打整了一条小船,在南门外做起了“卖渡”生意。行人过河每次付白银二钱,牲畜付白银一两;要是有人急着过河,收费则更高。
古镇东门外住着一位姓兰的员外。一天,兰家小姐过河探亲,带着侍者六七个,支付吴老汉白银一两六钱。当船行至河心,兰小姐发现随身携带的包裹落在了南门岸边,求吴老汉返船取之。吴老汉不理不睬。经兰小姐再三恳求,吴老汉才勉强答应返渡,但兰方每人需付白银一两。无奈之下,兰小姐只好答应待取得包裹后如数付清。
探亲归来,兰小姐就此事跟她父亲兰员外进行了禀报。兰员外一听火冒三丈,大骂吴老汉“无良心,敲诈勒索,猪狗不如”。一气之下,兰员外便自购渡船一只,雇用船工一名,专司家人渡河。后来,兰家的亲戚、朋友和乡邻也常常搭乘这条船且免费过河。久而久之,四方的行人也坐上它,其分享的待遇跟兰家的亲戚、朋友和乡邻无异。在这种情况下,吴老汉的“卖渡”生意呈现出雪崩式的下滑,眼见难以为继,便收船罢渡,另寻出路谋生。不过,兰员外置船私用的举动,无意间竟演变成了公渡义举,着实让吴老汉大呼一百个没想到。
兰员外义务施渡,远传四方,四方的百姓称赞他功德无量,不少人还制作牌匾以示谢意。从此,兰员外声誉大振,信心倍增,常常走到南门渡口看着渡河人群,甚感欣慰,并多次叫人维修渡口,方便过客。后来,兰员外从维护兰家声誉着想,生怕子孙后代改变公渡义举,便增购田产养渡,立碑告诫后人,任何人不得罢渡和索取渡河费用。兰员外以如此形式将公渡义举固定下来,延续至百年后。后人在他们的影响下,又将此举延续至大昌古镇索桥建成告终。
兰家公渡义举的故事,在后人们的口中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山县人民法院
渡翁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坐在船头,唱着号子,一见有人要渡河,赶紧招呼他(她)上船,随后摇着“懒渡船”,载着客人渡过对岸,分文不收。这一幕,就是过去大昌古镇南门渡口发生的情节。
提起大昌古镇南门渡口,方圆数十里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从前,古镇上住着一位从外地流浪来的老汉,叫吴良兴。吴良兴看见南门外过河之人络绎不绝,有的乘坐木排过河,有的赤身泅渡,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办法打整了一条小船,在南门外做起了“卖渡”生意。行人过河每次付白银二钱,牲畜付白银一两;要是有人急着过河,收费则更高。
古镇东门外住着一位姓兰的员外。一天,兰家小姐过河探亲,带着侍者六七个,支付吴老汉白银一两六钱。当船行至河心,兰小姐发现随身携带的包裹落在了南门岸边,求吴老汉返船取之。吴老汉不理不睬。经兰小姐再三恳求,吴老汉才勉强答应返渡,但兰方每人需付白银一两。无奈之下,兰小姐只好答应待取得包裹后如数付清。
探亲归来,兰小姐就此事跟她父亲兰员外进行了禀报。兰员外一听火冒三丈,大骂吴老汉“无良心,敲诈勒索,猪狗不如”。一气之下,兰员外便自购渡船一只,雇用船工一名,专司家人渡河。后来,兰家的亲戚、朋友和乡邻也常常搭乘这条船且免费过河。久而久之,四方的行人也坐上它,其分享的待遇跟兰家的亲戚、朋友和乡邻无异。在这种情况下,吴老汉的“卖渡”生意呈现出雪崩式的下滑,眼见难以为继,便收船罢渡,另寻出路谋生。不过,兰员外置船私用的举动,无意间竟演变成了公渡义举,着实让吴老汉大呼一百个没想到。
兰员外义务施渡,远传四方,四方的百姓称赞他功德无量,不少人还制作牌匾以示谢意。从此,兰员外声誉大振,信心倍增,常常走到南门渡口看着渡河人群,甚感欣慰,并多次叫人维修渡口,方便过客。后来,兰员外从维护兰家声誉着想,生怕子孙后代改变公渡义举,便增购田产养渡,立碑告诫后人,任何人不得罢渡和索取渡河费用。兰员外以如此形式将公渡义举固定下来,延续至百年后。后人在他们的影响下,又将此举延续至大昌古镇索桥建成告终。
兰家公渡义举的故事,在后人们的口中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山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胥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