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深化司法公开
2017-03-14 17:33:26
为进一步保障司法公正,满足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升司法透明度和司法公信力,最高人民法院以上率下,统筹谋划、一体部署,同步推进审判流程公开、庭审活动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四大平台建设,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不断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2016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化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情况的报告,对司法公开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推进审判流程公开。2014年11月,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正式开通。目前,全国所有省级法院全部建成辖区内三级法院统一的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平台,并与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建立链接,实现了全国审判信息的全面覆盖和统一对接。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自案件受理之日起,可以凭有效证件号码随时登录查询、下载相关案件的流程信息、材料等,程序性诉讼文书可以通过网络电子送达。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共公开审判信息项目52万个,公布开庭公告1838个,总访问量达98.5万次。自2014年8月试运行至2016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25509件案件的审判流程信息已全部在该网向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公开,公开信息项目达52.5万个,成功推送短信3.3万条。2016年8月1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正式开通,成为对破产案件各类信息分级进行发布的互联网资讯平台,法律文书、管理人招募公告、投资人招募公告、资产拍卖公告等公告信息同步在该网公布。
——推进庭审活动公开。2013年12月11日,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开通。2016年9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对中国庭审直播网全面升级的基础上,正式开通中国庭审公开网,实现了各级人民法院庭审视频的统一汇集和权威发布。目前,已有1389家地方法院联通了中国庭审公开网。社会公众可以通过该网实时选择观看全国法院正在直播的案件、点播观看庭审录像、获取庭审直播统计信息,并且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进行收藏和分享,真正实现了庭审信息的全面覆盖、实时互联和深度公开。自2016年7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所有依法公开开庭的案件均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庭审直播,开通庭审直播以来,不到半年时间,最高人民法院庭审直播观看量达到9.6万次,点播观看量达11.4亿次。各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大案要案审判公开,通过微博、互联网直播等方式,直播“加百利”轮海难救助再审案、乔丹商标争议行政纠纷系列案等一批社会关注的重大案件庭审实况。截至2016年年底,各级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直播庭审43.9万件,观看量突破17亿人次。2016年1月7日至8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全程直播“快播”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件庭审,直播总时长达20余小时,直播期间累计有100余万人观看视频,27条长微博全程播报庭审情况,累计阅读次数3600余万次。
——推进裁判文书公开。201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开通中国裁判文书网,建立全国统一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并率先在该网公布本院作出的裁判文书。2014年1月1日起,各级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陆续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2015年12月15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改版,增加一键智能查询、关联文书查询、个性化服务等功能,实现少数民族语言裁判文书的公开,开通蒙、藏、维、朝鲜和哈萨克等五种民族语言文书的浏览和下载功能。2016年8月30日,中国裁判文书网APP手机客户端正式上线。2016年8月起,中国裁判文书网每日访问量均超过2000万次。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裁判文书已经超过2572万篇,网站访问量突破47亿次,用户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裁判文书网。最高人民法院新编、修订568种民事诉讼文书样式、132种行政诉讼文书样式,全部免费向社会公开,促进提升裁判文书规范化水平。2016年8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修订后的《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详细列举了应当公开的裁判文书类型,除涉及国家秘密、未成年人犯罪、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离婚诉讼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监护的文书以外,其他裁判文书一律在互联网公布。“涉及个人隐私”的裁判文书在隐去“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后上网公开,已上诉、抗诉的一审裁判文书也应当上网公开,同时与二审裁判文书建立有机关联。对于不公开的裁判文书,除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以外,公布案号、审理法院、裁判日期及不公开的理由。将裁判文书公开工作模式由传统的专门机构集中公布模式转变为办案法官在办案平台一键点击自动公布模式,建立了对公众反馈的投诉和意见处理机制、裁判文书公开督导机制,充分接受社会各界对裁判文书公开工作的监督。
——推进执行信息公开。2014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将被执行人信息、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执行案件流程信息、执行裁判文书四项公开信息予以整合,统一纳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2016年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执行”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开通执行信息查询、执行规范发布、法律法规解读、执行文书公开等功能,方便社会公众随时随地获取执行工作信息和享受司法服务。截至2016年年底,执行信息公开平台累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644万人次,被执行人信息4065万条,提供执行案件信息查询2916万人次。各地法院普遍开通执行信息公开网,实现与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的联通对接,数据实时更新。
——创新司法公开的形式和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定期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中英文)》,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海事审判白皮书、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行政审判白皮书、司法改革白皮书、司法公开白皮书等,面向国内外公开司法文件、重大案件和法院工作情况。各级人民法院通过建设法院政务网站、法院微博微信、移动新闻客户端、院长信箱、代表委员联络平台、主题开放日活动等,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2014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政务网站全面改版,开通诉讼服务网,方便当事人咨询查询、预约立案、网上阅卷、联系法官。2015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开通英文网站。自2013年起,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开通新浪官方微博、腾讯微博、人民微博,上线全国法院微博发布厅,全面进驻国内主流微博平台。截至2016年年底,三个官方微博粉丝总数达3312万余人,发布微博2.5万条,被转发、评论345万条。201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正式上线,截至2016年年底,已发布1120期图文消息,订阅用户41.4万人。201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入驻搜狐新闻移动客户端,此后相继开通搜狐、人民日报、今日头条、网易、一点资讯、企鹅号等多个客户端。截至2016年年底,六个客户端发布各类信息3.1万余篇,订阅用户达到2080万余人。2015年2月27日,“中国法院手机电视”APP正式上线运行,截至2016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上线视频4886个,目前订阅量已达67.6万人,最高点击量达361.67万次。2015年1月起,全国法院开始实施新闻发布月度例会制度。2013年至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86场,共发布司法文件58件,通报工作进展28次。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通过召开典型案例通气会的方式,共公布典型案例484个。
——推进审判流程公开。2014年11月,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正式开通。目前,全国所有省级法院全部建成辖区内三级法院统一的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平台,并与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建立链接,实现了全国审判信息的全面覆盖和统一对接。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自案件受理之日起,可以凭有效证件号码随时登录查询、下载相关案件的流程信息、材料等,程序性诉讼文书可以通过网络电子送达。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共公开审判信息项目52万个,公布开庭公告1838个,总访问量达98.5万次。自2014年8月试运行至2016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25509件案件的审判流程信息已全部在该网向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公开,公开信息项目达52.5万个,成功推送短信3.3万条。2016年8月1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正式开通,成为对破产案件各类信息分级进行发布的互联网资讯平台,法律文书、管理人招募公告、投资人招募公告、资产拍卖公告等公告信息同步在该网公布。
——推进庭审活动公开。2013年12月11日,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开通。2016年9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对中国庭审直播网全面升级的基础上,正式开通中国庭审公开网,实现了各级人民法院庭审视频的统一汇集和权威发布。目前,已有1389家地方法院联通了中国庭审公开网。社会公众可以通过该网实时选择观看全国法院正在直播的案件、点播观看庭审录像、获取庭审直播统计信息,并且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进行收藏和分享,真正实现了庭审信息的全面覆盖、实时互联和深度公开。自2016年7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所有依法公开开庭的案件均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庭审直播,开通庭审直播以来,不到半年时间,最高人民法院庭审直播观看量达到9.6万次,点播观看量达11.4亿次。各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大案要案审判公开,通过微博、互联网直播等方式,直播“加百利”轮海难救助再审案、乔丹商标争议行政纠纷系列案等一批社会关注的重大案件庭审实况。截至2016年年底,各级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直播庭审43.9万件,观看量突破17亿人次。2016年1月7日至8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全程直播“快播”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件庭审,直播总时长达20余小时,直播期间累计有100余万人观看视频,27条长微博全程播报庭审情况,累计阅读次数3600余万次。
——推进裁判文书公开。201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开通中国裁判文书网,建立全国统一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并率先在该网公布本院作出的裁判文书。2014年1月1日起,各级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陆续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2015年12月15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改版,增加一键智能查询、关联文书查询、个性化服务等功能,实现少数民族语言裁判文书的公开,开通蒙、藏、维、朝鲜和哈萨克等五种民族语言文书的浏览和下载功能。2016年8月30日,中国裁判文书网APP手机客户端正式上线。2016年8月起,中国裁判文书网每日访问量均超过2000万次。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裁判文书已经超过2572万篇,网站访问量突破47亿次,用户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裁判文书网。最高人民法院新编、修订568种民事诉讼文书样式、132种行政诉讼文书样式,全部免费向社会公开,促进提升裁判文书规范化水平。2016年8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修订后的《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详细列举了应当公开的裁判文书类型,除涉及国家秘密、未成年人犯罪、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离婚诉讼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监护的文书以外,其他裁判文书一律在互联网公布。“涉及个人隐私”的裁判文书在隐去“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后上网公开,已上诉、抗诉的一审裁判文书也应当上网公开,同时与二审裁判文书建立有机关联。对于不公开的裁判文书,除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以外,公布案号、审理法院、裁判日期及不公开的理由。将裁判文书公开工作模式由传统的专门机构集中公布模式转变为办案法官在办案平台一键点击自动公布模式,建立了对公众反馈的投诉和意见处理机制、裁判文书公开督导机制,充分接受社会各界对裁判文书公开工作的监督。
——推进执行信息公开。2014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将被执行人信息、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执行案件流程信息、执行裁判文书四项公开信息予以整合,统一纳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2016年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执行”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开通执行信息查询、执行规范发布、法律法规解读、执行文书公开等功能,方便社会公众随时随地获取执行工作信息和享受司法服务。截至2016年年底,执行信息公开平台累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644万人次,被执行人信息4065万条,提供执行案件信息查询2916万人次。各地法院普遍开通执行信息公开网,实现与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的联通对接,数据实时更新。
——创新司法公开的形式和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定期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中英文)》,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海事审判白皮书、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行政审判白皮书、司法改革白皮书、司法公开白皮书等,面向国内外公开司法文件、重大案件和法院工作情况。各级人民法院通过建设法院政务网站、法院微博微信、移动新闻客户端、院长信箱、代表委员联络平台、主题开放日活动等,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2014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政务网站全面改版,开通诉讼服务网,方便当事人咨询查询、预约立案、网上阅卷、联系法官。2015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开通英文网站。自2013年起,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开通新浪官方微博、腾讯微博、人民微博,上线全国法院微博发布厅,全面进驻国内主流微博平台。截至2016年年底,三个官方微博粉丝总数达3312万余人,发布微博2.5万条,被转发、评论345万条。201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正式上线,截至2016年年底,已发布1120期图文消息,订阅用户41.4万人。201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入驻搜狐新闻移动客户端,此后相继开通搜狐、人民日报、今日头条、网易、一点资讯、企鹅号等多个客户端。截至2016年年底,六个客户端发布各类信息3.1万余篇,订阅用户达到2080万余人。2015年2月27日,“中国法院手机电视”APP正式上线运行,截至2016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上线视频4886个,目前订阅量已达67.6万人,最高点击量达361.67万次。2015年1月起,全国法院开始实施新闻发布月度例会制度。2013年至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86场,共发布司法文件58件,通报工作进展28次。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通过召开典型案例通气会的方式,共公布典型案例484个。
责任编辑:高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