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省两会:清洁取暖 要温度也要蓝天
2017-01-08 15:57:02 | 来源:河北日报
阅读提示
2016年采暖期开始以来,河北省连续多次出现严重雾霾天气过程。数据显示,河北省采暖期天数约占全年的30%,却“贡献”了全年污染排放的近50%,而燃煤成为最大污染源。
如何让群众既享受到温暖,又看得到蓝天,成为参加今年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保得住温度是底线,留得住蓝天是目标。”代表委员们认为,应大力推进冬季清洁取暖,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让温暖与蓝天兼得。
城市供热如何削煤减污?
——改造燃煤锅炉,发展集中供热,推进终端“去煤化”
“在污染源的构成中,冬季供暖的燃煤锅炉被列为首位,既有大型燃煤锅炉的超标排放,又有遍布城市的中小燃煤锅炉的粗放型排放。”省政协委员、省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郭斌认为,对这些供暖设施进行节能改造和淘汰更新,是冬季治霾的一个主要策略。
2016年,国家电投集团石家庄东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三座冷却塔相继被爆破。取代原有燃煤供热机组的,是高效清洁的燃气供热机组。这次换代,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850吨,烟尘560吨。
除了换新,还可以改旧。“燃煤锅炉的节能改造可以在煤的洁净燃烧技术上下功夫。”郭斌委员建议,通过气化生成水煤气,变煤炭直接燃烧为间接燃烧,颗粒物排放可减九成。
省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上旬,全省共淘汰燃煤锅炉13265台,完成燃煤工业锅炉改造5809台,全省燃煤发电机组基本实现超低排放。
“虽然河北省在加快淘汰、改造分散燃煤锅炉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效,但多年来因产业结构等因素形成的燃煤量大、排放高、污染重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根本改变。”省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陈永久说。
“集中供热应是冬季清洁取暖的主渠道,特别是体现在城镇建成区。”陈永久代表表示,发展集中供热,要充分发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能力,结合火电结构优化工程,对现有热电机组实施改造提升。在大中城市负荷中心和大型工业园区合理布局建设背压机组、燃气热电、燃气分布式能源,并实现热电冷多联供。
北京市在城市建设的四大热电中心,就是成功案例。据介绍,四大热电中心建成后,北京市原有4座燃煤电厂机组将关停,每年可直接削减燃煤920万吨,相当于整个城市每年减少约40%燃煤量。
“从长期来看,供暖系统节能改造的最优方案还是终端‘去煤化’,以清洁能源替代进一步减少煤炭消费存量。”陈永久代表建议,可因地制宜利用工业企业余压余热资源供暖,鼓励开发浅层地热能,合理布局建设燃气集中供热锅炉等,推广应用热泵先进供热技术等。
农村散煤怎么减量?
——调整能源结构,研发适用技术,推广“绿色取暖”
“河北省许多农村地区尚不能实现集中供暖,散煤取暖十分普遍,不仅供暖效果差,且污染严重。”省政协委员、赵县副县长梁胜军介绍,同样1吨煤,散煤燃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是燃煤电厂的几十倍。
“散煤燃烧已成为影响北方地区冬季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河北省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一个薄弱领域。”郭斌委员建议,破解这一难题,应进一步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推广太阳能、天然气和沼气等清洁能源,达到少烧煤或不烧煤。
寒冬腊月,涿州市沿鲁村村民曹红刚家却温暖如春,室温恒定在26摄氏度。“不光暖和,一点儿煤烟味都没有。”入冬前,曹红刚家里的煤炉换成了天然气壁挂炉。
随着河北省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程不断推进,截至2016年11月,全省已完成高效清洁燃烧炉具推广60万台,散煤压减替代总计900万吨;无烟煤、兰炭、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压减替代散煤612.8万吨。
“改善和治理量大面广的农村散煤燃烧,任务依然艰巨。”陈永久代表介绍,根据规划,河北省从2017年开始,在推动实施燃煤锅炉治理、实现城镇清洁供暖工程的同时,将进一步大力推进农村能源清洁化工程。
解决散煤燃烧问题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替代性新技术开始成熟,并逐步得到推广。高碑店市是河北省划为“禁煤区”的18个县(市、区)之一,2016年8月,该市启动首个电代煤试点村建设,村民安装的蓄能式采暖器,可在晚间用电低谷时自动加热并将热能存储,等到白天用电高峰时再释放储存的热能取暖,减排的同时,还可节省不少电费。截至2016年12月上旬,“禁煤区”已完成18.5万户居民气代煤、电代煤改造。
梁胜军委员建议:“应推广这些‘绿色取暖’的经验,并建立专门科研和推广基金对农村采暖技术进行技术攻关,建立农村环保采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促进‘绿色取暖’模式推广。”
谁来为清洁能源埋单?
——政府当好“推手”,企业挑起“大梁”,完善补贴机制
“一台燃煤供暖锅炉,单是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和建设成本就超过百万元,再加上在线监测设备成本,实在承受不起。”“燃气取暖是干净,可如果价格高太多,我还是会选择烧煤。”一些供热企业的负责人和普通百姓面对记者釆访时表示。
清洁取暖,如何迈过成本门槛?
“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短期内需要高强度投入,资金来源是个大问题,必须多方合力、共同推进。”陈永久代表认为,政府应发挥好组织推动、规划引导作用,并拿出一定财力做好“推手”。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以市场的方法、市场的手段调动企业投入积极性,真正使企业成为推行清洁取暖的主体。“在替代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则要避免一刀切,切实做到居民可承受。”
“‘婴儿期吃奶’是必需的,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奶给谁吃’,‘吃到何时’?”省政协委员、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国认为,政府补贴不能“终身制”,补贴也要体现市场化原则,不能简单地“大水漫灌”。
李玉国委员建议:“财政补贴应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进入清洁能源领域,培养骨干企业。伴随着技术和市场逐渐成熟,补贴机制应逐步退出。”
“要引导企业,还应补贴居民。”梁胜军委员说,为体现公益性,许多城市以政府补贴形式把集中供暖价格控制在“平易近人”范围内。他建议,应采取类似补贴模式,让农村居民使用清洁能源更实惠。
“推进清洁供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完善价格机制、补贴机制,从供给侧、需求侧等各方面同时推进。”郭斌委员建议,要在交易机制、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多下力气,加快推动清洁供暖。
“实施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还必须要做到有序。”陈永久代表认为,不仅要区别气、电等资源供应条件,而且还要区分城乡不同的采暖需求特点、居民和地方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替代方式,使替代工程经得起时间和实效的考验,切实做成科学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2016年采暖期开始以来,河北省连续多次出现严重雾霾天气过程。数据显示,河北省采暖期天数约占全年的30%,却“贡献”了全年污染排放的近50%,而燃煤成为最大污染源。
如何让群众既享受到温暖,又看得到蓝天,成为参加今年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保得住温度是底线,留得住蓝天是目标。”代表委员们认为,应大力推进冬季清洁取暖,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让温暖与蓝天兼得。
城市供热如何削煤减污?
——改造燃煤锅炉,发展集中供热,推进终端“去煤化”
“在污染源的构成中,冬季供暖的燃煤锅炉被列为首位,既有大型燃煤锅炉的超标排放,又有遍布城市的中小燃煤锅炉的粗放型排放。”省政协委员、省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郭斌认为,对这些供暖设施进行节能改造和淘汰更新,是冬季治霾的一个主要策略。
2016年,国家电投集团石家庄东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三座冷却塔相继被爆破。取代原有燃煤供热机组的,是高效清洁的燃气供热机组。这次换代,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850吨,烟尘560吨。
除了换新,还可以改旧。“燃煤锅炉的节能改造可以在煤的洁净燃烧技术上下功夫。”郭斌委员建议,通过气化生成水煤气,变煤炭直接燃烧为间接燃烧,颗粒物排放可减九成。
省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上旬,全省共淘汰燃煤锅炉13265台,完成燃煤工业锅炉改造5809台,全省燃煤发电机组基本实现超低排放。
“虽然河北省在加快淘汰、改造分散燃煤锅炉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效,但多年来因产业结构等因素形成的燃煤量大、排放高、污染重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根本改变。”省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陈永久说。
“集中供热应是冬季清洁取暖的主渠道,特别是体现在城镇建成区。”陈永久代表表示,发展集中供热,要充分发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能力,结合火电结构优化工程,对现有热电机组实施改造提升。在大中城市负荷中心和大型工业园区合理布局建设背压机组、燃气热电、燃气分布式能源,并实现热电冷多联供。
北京市在城市建设的四大热电中心,就是成功案例。据介绍,四大热电中心建成后,北京市原有4座燃煤电厂机组将关停,每年可直接削减燃煤920万吨,相当于整个城市每年减少约40%燃煤量。
“从长期来看,供暖系统节能改造的最优方案还是终端‘去煤化’,以清洁能源替代进一步减少煤炭消费存量。”陈永久代表建议,可因地制宜利用工业企业余压余热资源供暖,鼓励开发浅层地热能,合理布局建设燃气集中供热锅炉等,推广应用热泵先进供热技术等。
农村散煤怎么减量?
——调整能源结构,研发适用技术,推广“绿色取暖”
“河北省许多农村地区尚不能实现集中供暖,散煤取暖十分普遍,不仅供暖效果差,且污染严重。”省政协委员、赵县副县长梁胜军介绍,同样1吨煤,散煤燃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是燃煤电厂的几十倍。
“散煤燃烧已成为影响北方地区冬季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河北省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一个薄弱领域。”郭斌委员建议,破解这一难题,应进一步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推广太阳能、天然气和沼气等清洁能源,达到少烧煤或不烧煤。
寒冬腊月,涿州市沿鲁村村民曹红刚家却温暖如春,室温恒定在26摄氏度。“不光暖和,一点儿煤烟味都没有。”入冬前,曹红刚家里的煤炉换成了天然气壁挂炉。
随着河北省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程不断推进,截至2016年11月,全省已完成高效清洁燃烧炉具推广60万台,散煤压减替代总计900万吨;无烟煤、兰炭、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压减替代散煤612.8万吨。
“改善和治理量大面广的农村散煤燃烧,任务依然艰巨。”陈永久代表介绍,根据规划,河北省从2017年开始,在推动实施燃煤锅炉治理、实现城镇清洁供暖工程的同时,将进一步大力推进农村能源清洁化工程。
解决散煤燃烧问题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替代性新技术开始成熟,并逐步得到推广。高碑店市是河北省划为“禁煤区”的18个县(市、区)之一,2016年8月,该市启动首个电代煤试点村建设,村民安装的蓄能式采暖器,可在晚间用电低谷时自动加热并将热能存储,等到白天用电高峰时再释放储存的热能取暖,减排的同时,还可节省不少电费。截至2016年12月上旬,“禁煤区”已完成18.5万户居民气代煤、电代煤改造。
梁胜军委员建议:“应推广这些‘绿色取暖’的经验,并建立专门科研和推广基金对农村采暖技术进行技术攻关,建立农村环保采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促进‘绿色取暖’模式推广。”
谁来为清洁能源埋单?
——政府当好“推手”,企业挑起“大梁”,完善补贴机制
“一台燃煤供暖锅炉,单是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和建设成本就超过百万元,再加上在线监测设备成本,实在承受不起。”“燃气取暖是干净,可如果价格高太多,我还是会选择烧煤。”一些供热企业的负责人和普通百姓面对记者釆访时表示。
清洁取暖,如何迈过成本门槛?
“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短期内需要高强度投入,资金来源是个大问题,必须多方合力、共同推进。”陈永久代表认为,政府应发挥好组织推动、规划引导作用,并拿出一定财力做好“推手”。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以市场的方法、市场的手段调动企业投入积极性,真正使企业成为推行清洁取暖的主体。“在替代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则要避免一刀切,切实做到居民可承受。”
“‘婴儿期吃奶’是必需的,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奶给谁吃’,‘吃到何时’?”省政协委员、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国认为,政府补贴不能“终身制”,补贴也要体现市场化原则,不能简单地“大水漫灌”。
李玉国委员建议:“财政补贴应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进入清洁能源领域,培养骨干企业。伴随着技术和市场逐渐成熟,补贴机制应逐步退出。”
“要引导企业,还应补贴居民。”梁胜军委员说,为体现公益性,许多城市以政府补贴形式把集中供暖价格控制在“平易近人”范围内。他建议,应采取类似补贴模式,让农村居民使用清洁能源更实惠。
“推进清洁供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完善价格机制、补贴机制,从供给侧、需求侧等各方面同时推进。”郭斌委员建议,要在交易机制、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多下力气,加快推动清洁供暖。
“实施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还必须要做到有序。”陈永久代表认为,不仅要区别气、电等资源供应条件,而且还要区分城乡不同的采暖需求特点、居民和地方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替代方式,使替代工程经得起时间和实效的考验,切实做成科学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责任编辑: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