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赤子之心,担当生命中最大的可能
——追忆内蒙古高院原副院长孙凤鸣
——追忆内蒙古高院原副院长孙凤鸣
2016-12-14 09:04:0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卢进林
2016年12月8日,新闻联播“时代先锋”栏目对已经去世的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孙凤鸣进行报道。这位北大法律系才子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援藏从事政法工作24年,其间几乎跑遍了西藏所有县,并且自2003年起,先后资助了11名孤儿院的孩子上学,直到2007年,因为身体原因回到家乡内蒙古,但继续坚守在政法一线。后因患胰腺癌不幸去世,年仅53岁。
内蒙古高院宣教处处长梁树德说,“一个汉族干部离开西藏近十年了,同事们和藏族同胞们一听到他去世的消息,都忍不住哽咽和流泪,这该是怎样一种刻骨铭心的感情啊!”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83年,孙凤鸣毕业时,他是年级唯一自愿选择报名去西藏的学生。当时中央国家机关等单位急需人才,北大毕业的学生可以说想去哪里都有机会,同学曾经问他,你已经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留在北京了,为什么还要选择去西藏?他朴实地说,我的家在内蒙古,自然环境和西藏也差不多,西藏也需要我这样的大学生,我去西藏会很适应的,其他人去了可能还不适应。
当年孙凤鸣放弃留京援藏,父母和亲友们对他的选择也是不理解的。孙凤鸣在给父母的家信中吐露了心声。
“亲爱的爸爸妈妈:虽然只是二十多天的长途跋涉,我却像是经受了一场人生的变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强烈的高原反应、肆虐的狂风暴雪、坑坑洼洼的‘便道’、污水稀泥的沼泽,威胁来自四面八方,可我心里没有恐惧,倒觉得很有美的诗情画意。”
“爸爸妈妈,我决定来西藏,你们都埋怨我,甚至说我把家忘了,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你们却不理解我,我觉得,只有真正热爱自己家乡的人,才会作出这样的选择。祖国是我们更神圣的故乡,更伟大的母亲,为她献身就是对家乡、对母亲最好的孝敬和最忠诚的热爱,您说对吗?”
……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拉萨十分落后,孙凤鸣初到西藏,没有图书馆,没有电影,没有娱乐。街道陈旧简陋,几乎没有汽车,物质资源极度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孙凤鸣曾在信中向同学描述:“全拉萨只有一个理发店、一个饭馆、一个澡堂,前面还全部冠有人民二字……”
刚去西藏公安厅上班时,单位没有开水也没有暖气,他就每天从食堂买一大碗稀饭放在办公桌上当“饮用水”,冬天实在冻得不行,就点一会儿煤油炉子取暖。生活的艰难并没有消磨他的斗志,这位高考满分的北大才子认真钻研公文写作,很快就成为公安厅甚至自治区闻名遐迩的笔杆子,几任厅领导都非常欣赏他,出外开会、下乡调研都喜欢带着他,加班熬夜对于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1985年,他和同事们一起创办了《西藏公安报》,当时只有一台油印机的他,身兼编、写、校、刻、印于一身,很快就办得有模有样了。后来《西藏公安报》改为《西藏公安》杂志,但大家依然记得当年经常满手油墨印报的创刊者。
“老西藏精神”的缩影
“老西藏精神就是指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孙凤鸣同志就是老西藏精神的缩影。”孙凤鸣的老领导,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培中对孙凤鸣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据公安厅原党组成员班典讲,当时西藏的交通状况非常差,大多是盘山道、沙石路,尤其藏北地区,刮风天雨天雪天经常有碎石从山上飞到路上,非常危险。而且公安系统的交通工具特别差,后来条件好一点了,有吉普车了,因为路况每次出差回来头上碰得全是包。
有一次孙凤鸣刚做完痔疮手术不久,因工作需要急需到阿里出差,厅领导和医生都建议他推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坚持坐上了开往阿里的汽车,200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尚未完全愈合的伤口被颠簸得鲜血淋漓。气候恶劣,道路崎岖,都挡不住孙凤鸣前进的脚步。遇上刮风下雨下冰雹就蜷在车里,在庙里留宿,啃方便面、到藏民家里嚼藏粑,几个月不洗澡,有任务几个月回不了家,那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有人统计过,西藏76个县,孙凤鸣已经跑了75个。
在西藏待时间长了,都会生出一种情结,孙凤鸣就感觉自己已经深深地融入西藏了。他娶的是藏族的妻子,学会了藏语,和当地的藏民打成一片。他对西藏人民的热爱集中体现在收养藏族孤儿上。孙凤鸣一家共收养过11个藏族孤儿,并且用自己的工资资助孩子们上学,藏族孩子们和他建立了超越血缘的父子(女)关系。
德吉孤儿院原院长达珍说,2003年孤儿院成立时,没有国家补贴,非常困难。孙凤鸣每年资助四五个孩子上学,每人每年1000元,一共资助了11个,过年过节还要买米买面去看望这些孩子。2007年,孙凤鸣调到内蒙古后,依然按时按点把钱打过去。
既温暖又让人心疼的院长
2012年2月,孙凤鸣被调到内蒙古高院工作,担任党组成员、副院长。他用刻苦钻研快速适应法院业务并很快投入司法审判工作。他指导制定下发《关于民事申请再审案件调取、移送案卷办法》,构建了自治区高院与各中院“四点一线”的“点对点”“人对人”调卷工作管理体系,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高院机关的法官刘洪舫今天还清楚记得孙凤鸣上党课时的情景:“公平正义是法官一生的追求,我们要有法官尊荣感,要有良心,心中装着老百姓……”
可好景不长,当年孙凤鸣把青春年华献给西藏的同时,西藏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颗平均每分钟仅跳动40多下的高原心脏。在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他身体已经非常差了,经常喘不过气,半夜睡不着,只能坐着。他强忍着病痛的折磨,白天亲自接待重点信访人员,晚上亲自修改工作方案。他组织全区法院开展涉诉信访“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将中央和自治区交办的497件案件和各盟市自查的231件案件全部化解,实现了“两个100%”的化解目标。直到有一天,孙凤鸣到领导办公室汇报工作,领导发现他的手和脸的颜色极不正常,马上安排他到内蒙古医院检查,才确诊为胰腺癌,后转院到北京做了手术。
孙凤鸣曾接待过的一名涉诉信访老人叫刘金铭,听说孙凤鸣得病的消息后,专门来到内蒙古高院打听孙凤鸣住在北京哪家医院,未果后干脆专门到北京一家一家医院找,终于找到了孙凤鸣。他把费尽心思找到的治病偏方、配好的药和补品,亲自给孙凤鸣送过去,他是想要尽自己最大力量留住这位一心为民的好院长。
内蒙古高院立案一庭庭长暴巴图眼含热泪说:“孙院长是一个想起他既温暖又让人心疼的一个人,他真诚和善,忠于职守,就是在重病住院期间也不忘布置分管的各项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美术、诗歌、书法都很有功底,还喜欢看电影写影评,唱歌讲故事,是一个有高雅情趣的人。他从不端领导的架子,他的心像西藏的雪域高原一样纯净,他的胸怀像内蒙古草原一样广阔,我们十分怀念他。”
高原赤子的大爱情怀
“西藏和他的老家内蒙古对于凤鸣而言,像他的左右手一样重要。”孙凤鸣的妻子旺措德卓(卓嘎)告诉我们,在西藏就曾经有人问孙凤鸣,“你明知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了,干吗不早点儿回内地啊?”孙凤鸣说,“如果有一天我真的离开了西藏,可能会觉得被抽掉什么,会很飘吧。”
孙凤鸣是一个特别信守承诺的人,回内蒙古之前,他有过两次离开西藏去公安部工作的机会,最终都没有成行。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他觉得西藏其他地方更需要他;另一个就是他为了信守对卓嘎父母的承诺。孙凤鸣的妻子卓嘎是中央民族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也在公安厅工作。当初他们结合时,卓嘎父母也非常看重孙凤鸣这个小伙子,但对他能否扎根西藏心里有顾虑,当时孙凤鸣就郑重地向二老承诺,不仅要照顾卓嘎一辈子还要为二老养老送终。他没有去公安部工作也是为兑现这个承诺。
1988年,他们有了儿子孙璊。卓嘎说,之前他们有过孩子,但因为孙凤鸣太忙,她身子太弱没保住。孙璊是回内蒙古老家生的。生下孙璊第22天,孙凤鸣就赶回西藏出任务,4个多月后,才抽空回老家把她们娘俩接回拉萨。没日没夜、全身心投入工作过度透支了孙凤鸣的身体健康。“怕他出事,我常常半夜把他推醒”。当时,卓嘎的父母都已经去世,孙凤鸣的家里也只剩下了母亲。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也为了能照顾母亲的晚年,他们决定调回内蒙古工作。
当孙凤鸣知道时日不多时,他给妻子写了一首诗:“这个世界太大,我不忍心丢下你一个人走。在你彷徨无助的时候,我会陪着你,找到回家的路。不管前面的路还有多远,也不管路上有风有雨有迷雾,我只愿牵着你的手,一直走到天尽头……”
“把我的骨灰分成两半,一半葬在老家父母的祖坟旁边;另一半带回西藏,撒向西藏的雪山河流。”这是孙凤鸣留给妻儿的遗言,也是高原赤子大爱情怀的真情流露。
孙凤鸣的儿子孙璊在纪念父亲的文章中这样写道:“他代表了曾经的一批人,代表了一批理想主义者,代表了那些真正把青春奉献给西藏的一代人,如果要给父亲写一句墓志铭,我想用纪德的一句诗:‘以赤子之心,担当生命中最大的可能。’这句诗用在我的父亲身上,当之无愧!”行者无悔、勇者无畏,孙璊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内蒙古高院宣教处处长梁树德说,“一个汉族干部离开西藏近十年了,同事们和藏族同胞们一听到他去世的消息,都忍不住哽咽和流泪,这该是怎样一种刻骨铭心的感情啊!”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83年,孙凤鸣毕业时,他是年级唯一自愿选择报名去西藏的学生。当时中央国家机关等单位急需人才,北大毕业的学生可以说想去哪里都有机会,同学曾经问他,你已经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留在北京了,为什么还要选择去西藏?他朴实地说,我的家在内蒙古,自然环境和西藏也差不多,西藏也需要我这样的大学生,我去西藏会很适应的,其他人去了可能还不适应。
当年孙凤鸣放弃留京援藏,父母和亲友们对他的选择也是不理解的。孙凤鸣在给父母的家信中吐露了心声。
“亲爱的爸爸妈妈:虽然只是二十多天的长途跋涉,我却像是经受了一场人生的变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强烈的高原反应、肆虐的狂风暴雪、坑坑洼洼的‘便道’、污水稀泥的沼泽,威胁来自四面八方,可我心里没有恐惧,倒觉得很有美的诗情画意。”
“爸爸妈妈,我决定来西藏,你们都埋怨我,甚至说我把家忘了,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你们却不理解我,我觉得,只有真正热爱自己家乡的人,才会作出这样的选择。祖国是我们更神圣的故乡,更伟大的母亲,为她献身就是对家乡、对母亲最好的孝敬和最忠诚的热爱,您说对吗?”
……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拉萨十分落后,孙凤鸣初到西藏,没有图书馆,没有电影,没有娱乐。街道陈旧简陋,几乎没有汽车,物质资源极度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孙凤鸣曾在信中向同学描述:“全拉萨只有一个理发店、一个饭馆、一个澡堂,前面还全部冠有人民二字……”
刚去西藏公安厅上班时,单位没有开水也没有暖气,他就每天从食堂买一大碗稀饭放在办公桌上当“饮用水”,冬天实在冻得不行,就点一会儿煤油炉子取暖。生活的艰难并没有消磨他的斗志,这位高考满分的北大才子认真钻研公文写作,很快就成为公安厅甚至自治区闻名遐迩的笔杆子,几任厅领导都非常欣赏他,出外开会、下乡调研都喜欢带着他,加班熬夜对于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1985年,他和同事们一起创办了《西藏公安报》,当时只有一台油印机的他,身兼编、写、校、刻、印于一身,很快就办得有模有样了。后来《西藏公安报》改为《西藏公安》杂志,但大家依然记得当年经常满手油墨印报的创刊者。
“老西藏精神”的缩影
“老西藏精神就是指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孙凤鸣同志就是老西藏精神的缩影。”孙凤鸣的老领导,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培中对孙凤鸣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据公安厅原党组成员班典讲,当时西藏的交通状况非常差,大多是盘山道、沙石路,尤其藏北地区,刮风天雨天雪天经常有碎石从山上飞到路上,非常危险。而且公安系统的交通工具特别差,后来条件好一点了,有吉普车了,因为路况每次出差回来头上碰得全是包。
有一次孙凤鸣刚做完痔疮手术不久,因工作需要急需到阿里出差,厅领导和医生都建议他推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坚持坐上了开往阿里的汽车,200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尚未完全愈合的伤口被颠簸得鲜血淋漓。气候恶劣,道路崎岖,都挡不住孙凤鸣前进的脚步。遇上刮风下雨下冰雹就蜷在车里,在庙里留宿,啃方便面、到藏民家里嚼藏粑,几个月不洗澡,有任务几个月回不了家,那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有人统计过,西藏76个县,孙凤鸣已经跑了75个。
在西藏待时间长了,都会生出一种情结,孙凤鸣就感觉自己已经深深地融入西藏了。他娶的是藏族的妻子,学会了藏语,和当地的藏民打成一片。他对西藏人民的热爱集中体现在收养藏族孤儿上。孙凤鸣一家共收养过11个藏族孤儿,并且用自己的工资资助孩子们上学,藏族孩子们和他建立了超越血缘的父子(女)关系。
德吉孤儿院原院长达珍说,2003年孤儿院成立时,没有国家补贴,非常困难。孙凤鸣每年资助四五个孩子上学,每人每年1000元,一共资助了11个,过年过节还要买米买面去看望这些孩子。2007年,孙凤鸣调到内蒙古后,依然按时按点把钱打过去。
既温暖又让人心疼的院长
2012年2月,孙凤鸣被调到内蒙古高院工作,担任党组成员、副院长。他用刻苦钻研快速适应法院业务并很快投入司法审判工作。他指导制定下发《关于民事申请再审案件调取、移送案卷办法》,构建了自治区高院与各中院“四点一线”的“点对点”“人对人”调卷工作管理体系,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高院机关的法官刘洪舫今天还清楚记得孙凤鸣上党课时的情景:“公平正义是法官一生的追求,我们要有法官尊荣感,要有良心,心中装着老百姓……”
可好景不长,当年孙凤鸣把青春年华献给西藏的同时,西藏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颗平均每分钟仅跳动40多下的高原心脏。在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他身体已经非常差了,经常喘不过气,半夜睡不着,只能坐着。他强忍着病痛的折磨,白天亲自接待重点信访人员,晚上亲自修改工作方案。他组织全区法院开展涉诉信访“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将中央和自治区交办的497件案件和各盟市自查的231件案件全部化解,实现了“两个100%”的化解目标。直到有一天,孙凤鸣到领导办公室汇报工作,领导发现他的手和脸的颜色极不正常,马上安排他到内蒙古医院检查,才确诊为胰腺癌,后转院到北京做了手术。
孙凤鸣曾接待过的一名涉诉信访老人叫刘金铭,听说孙凤鸣得病的消息后,专门来到内蒙古高院打听孙凤鸣住在北京哪家医院,未果后干脆专门到北京一家一家医院找,终于找到了孙凤鸣。他把费尽心思找到的治病偏方、配好的药和补品,亲自给孙凤鸣送过去,他是想要尽自己最大力量留住这位一心为民的好院长。
内蒙古高院立案一庭庭长暴巴图眼含热泪说:“孙院长是一个想起他既温暖又让人心疼的一个人,他真诚和善,忠于职守,就是在重病住院期间也不忘布置分管的各项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美术、诗歌、书法都很有功底,还喜欢看电影写影评,唱歌讲故事,是一个有高雅情趣的人。他从不端领导的架子,他的心像西藏的雪域高原一样纯净,他的胸怀像内蒙古草原一样广阔,我们十分怀念他。”
高原赤子的大爱情怀
“西藏和他的老家内蒙古对于凤鸣而言,像他的左右手一样重要。”孙凤鸣的妻子旺措德卓(卓嘎)告诉我们,在西藏就曾经有人问孙凤鸣,“你明知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了,干吗不早点儿回内地啊?”孙凤鸣说,“如果有一天我真的离开了西藏,可能会觉得被抽掉什么,会很飘吧。”
孙凤鸣是一个特别信守承诺的人,回内蒙古之前,他有过两次离开西藏去公安部工作的机会,最终都没有成行。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他觉得西藏其他地方更需要他;另一个就是他为了信守对卓嘎父母的承诺。孙凤鸣的妻子卓嘎是中央民族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也在公安厅工作。当初他们结合时,卓嘎父母也非常看重孙凤鸣这个小伙子,但对他能否扎根西藏心里有顾虑,当时孙凤鸣就郑重地向二老承诺,不仅要照顾卓嘎一辈子还要为二老养老送终。他没有去公安部工作也是为兑现这个承诺。
1988年,他们有了儿子孙璊。卓嘎说,之前他们有过孩子,但因为孙凤鸣太忙,她身子太弱没保住。孙璊是回内蒙古老家生的。生下孙璊第22天,孙凤鸣就赶回西藏出任务,4个多月后,才抽空回老家把她们娘俩接回拉萨。没日没夜、全身心投入工作过度透支了孙凤鸣的身体健康。“怕他出事,我常常半夜把他推醒”。当时,卓嘎的父母都已经去世,孙凤鸣的家里也只剩下了母亲。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也为了能照顾母亲的晚年,他们决定调回内蒙古工作。
当孙凤鸣知道时日不多时,他给妻子写了一首诗:“这个世界太大,我不忍心丢下你一个人走。在你彷徨无助的时候,我会陪着你,找到回家的路。不管前面的路还有多远,也不管路上有风有雨有迷雾,我只愿牵着你的手,一直走到天尽头……”
“把我的骨灰分成两半,一半葬在老家父母的祖坟旁边;另一半带回西藏,撒向西藏的雪山河流。”这是孙凤鸣留给妻儿的遗言,也是高原赤子大爱情怀的真情流露。
孙凤鸣的儿子孙璊在纪念父亲的文章中这样写道:“他代表了曾经的一批人,代表了一批理想主义者,代表了那些真正把青春奉献给西藏的一代人,如果要给父亲写一句墓志铭,我想用纪德的一句诗:‘以赤子之心,担当生命中最大的可能。’这句诗用在我的父亲身上,当之无愧!”行者无悔、勇者无畏,孙璊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责任编辑:周利航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