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信息化3.0时代正在来临
2016-11-06 09:27:04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王俏
  “我和老公性格不合,经常吵架,想离婚……”10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龙圩区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上跳出这样一条新信息。随后,龙圩区法院负责在线立案的工作人员指导该名当事人进行了网上递交诉讼材料,立案庭工作人员进行了审查,整个立案过程不到半小时。

  信息化建设,让“互联网+”法院成为了现实,方便了群众诉讼,把深化司法公开变成人民法院和人民群众双向互动的过程,让司法公开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

  实现数据集中管理

  提供司法大数据服务

  登录系统,点击目标版块,一定时间内高发的民事、刑事案件类型及数量便清晰地展现在大屏幕上,随后经过层层点击,最终可以落实到一处处案件信息,一页页电子卷宗,一个个音像资料,清晰明了地再现案件的真实情况。

  在人民法院数据集中管理平台上,全国审判执行数据每5分钟就自动更新一次。截至今年10月16日,已汇聚全国法院9114万余件案件数据和4356万余件裁判文书,并以日均5至6万件的案件数量递增,可提供近年来全国任意法院、任意时间、任意类型的新收、旧存、已结、未结案件数据。

  该平台对人民法院司法信息资源进行汇聚、管理、分析并提供司法大数据服务。自2014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逐步实现对审判执行、司法人事、司法政务、司法研究、信息化管理、外部数据等司法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和深度应用。

  同时,还可依托该平台,运用大数据方法,对海量审判信息资源进行挖掘分析,科学研判审判工作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为党委、政府和各级法院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司法大数据服务。

  打造“天平工程”

  建成信息化2.0版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向国家申报的人民法院电子政务项目——国家司法审判信息系统工程——通过了专家评审。

  国家司法审判信息系统工程,简称“天平工程”,包括制定业务应用支撑等相关标准规范,建设和完善人民法院业务网络、司法审判应用系统、司法审判信息资源库、数据中心以及相应配套环境等。

  “十三五”期间,各级法院将结合“天平工程”项目,推进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

  据统计,截至目前,3519个法院和9279个人民法庭实现专网全连通、数据全覆盖,实现网上立案、办案、执行和网上办公,实现数据的实时统计、实时更新和互联互通。

  2016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制的《中国法院信息化第三方评估报告(国家智库报告)》显示,中国法院已基本建成以互联互通为主要特征的人民法院信息化2.0版,形成了以办公内网、法院专网、外部专网、互联网和涉密内网为纽带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支持司法服务、审判执行和司法管理的十类应用系统,实现了对审判执行、司法人事和司法政务三类数据的集中管理,实现了网上立案、网上办案、网上办公以及数据的实时统计、实时更新和互联互通。

  随着人民法院信息化2.0版的建成,人民法院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核心应用系统日益成熟,司法信息资源的搜集整合及管理使用初见成效,信息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与各项审判业务的良性互动格局初步形成。

  现在的人民法院,正在向着“全面覆盖、移动互联、跨界融合、深度应用、透明便民、安全可控”的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阔步迈进。

  上线“法信”平台

  让司法更贴近人民群众

  为加快推进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和“智慧法院”建设,最高人民法院开发建设了中国首家法律知识和案例大数据融合服务平台——“法信”。

  2016年3月31日,“法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下设案例要旨库、法律观点库、法律图书库、法律文件库、司法裁判库、法律期刊库,以最大限度地搜集汇聚一切法律文献,每天实时更新最新法律、案例、图书、论文等内容,旨在通过建立先进的法律知识分类导航和司法裁判大数据剖析引擎,对海量法律条文、案例要旨、法律观点、裁判文书进行深度加工,实现裁判剖析和同案智能推送,为法律工作者和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专业知识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王小磊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