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谑里的默默温情
——读《菊次郎与佐记》
2016-10-11 14:47:29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秦剑波
  导读: 北野家共养育三男一女,北野武是幺子,个性亦最为顽劣。北野家又是一个女性之家,一家之主的父亲菊次郎只是摆设,掌权的是母亲佐纪。佐纪受过很好的教育,年轻时就在某男爵家当家教,后与姓北野的海军军官结婚,先夫殁后,以招赘形式与油漆匠菊次郎结婚,因之总有凤凰掉鸡窝的沦落感。而菊次郎目光短浅、胆小懦弱,又经常自惭形秽,只能通过酒后痛打妻子才得发泄。但日本旧式婚姻像中国上世纪的家庭一样谁都不轻言分手,加之两人出身飘零,又愈加珍惜姻缘。总之,这一家就这样风风雨雨过来了。 

  在拥有千年历史又崇尚礼仪的中国,有关子女尊敬颂扬父母的文章连篇累牍不胜枚举。古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的名言佳句,近有朱自清先生《背影》这样深刻细腻的父爱文章。许是耳濡目染,我们看到或是提笔讲述双亲的文章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向伟大、高尚方向描绘靠拢。而近日读的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写的《菊次郎与佐记》却用近乎戏谑的语言向世人讲述了自己那毒舌强势的母亲和懦弱胆小的父亲。自称继承了母亲毒舌的北野武,写起双亲的旧事来毫不留情遮掩,许多细节让人不禁捧腹,然而读罢却又被隐含其中的默默温情所感动,唏嘘不已。

   佐纪:一个一生都在和儿子“斗争”的母亲

  “仔细想来我的人生似乎就是和母亲的抗争。”这是成年北野武回想一生与母亲佐纪相处的总结。用他的话说,自己是个穷人家的孩子。而佐纪也像大多数普通穷苦家庭的母亲一样希望用教育改变穷苦的命运,实现方式往往就是打和骂。北野武也正如大多数调皮的男孩子一样喜欢和老妈较劲,只是这场较劲竟是场长达一生的持久战。

  比如童年的北野武喜欢打棒球,母亲却以影响学业为由禁止,于是北野武偷偷把棒球手套埋在树下,玩的时候再挖出来,有一次他挖开泥土,手套不见了,只见一堆参考书……

  母亲为他报了英语补习班,他假装去上课,其实跑到朋友家去玩了,一次他回到家,他母亲迎面来一句“Hello,how are you?”北野武懵了,结果挨一顿好打。“你没去上课吧!要说‘I am fine’,混蛋!”原来她为了试探北野武硬学了几句英语……

  佐纪重视孩子的教育,经常联合班里其他同学的母亲去北野武班主任家做家务,但是嘴上对孩子说的一定是笨蛋之类的话。

  北野武大二春天退学,决定摆脱家庭束缚租住校外的宿舍,佐记嘴上表示要断绝关系,身子还是一直站在门外,茫然的看着北野武消失,背地里还去找房东,告诉房东“这孩子傻傻的,肯定会欠房租,如果一个月没交,就来找我拿。”当房东告诉欠了几个月房租还被蒙在鼓里的北野武时,用他的话形容,这次交手,他又输了。

  于是北野武一边懊恼摆脱不掉母亲强大的控制力,一边又暗下决心,退学,投入相声演艺界,做搞笑艺人。而这一走就是五年。当北野武重踏归乡之路时,没想到与母亲佐纪一见面就是“你趁早别干了,艺人什么的,我们家有奶奶这个教训就够了。”“反正不会红,别干了,回大学去,我出钱!”一对五年未谋面的母子竟然毫无重逢的感动,一顿臭骂,两人一下又变回昔日对抗的样子。北野武坦然承认,母亲供他上学、帮付房租结果全都遭到背叛,向母亲道歉但又拒不服从安排,而是下定决心,既然如此,那就非红不可。看啊,这恨铁不成钢的毒舌母亲,和宁死不服软的倔强儿子的画面像极了每个曾经年少轻狂的我们。

  终于有天,当北野武终于成名,酬劳超过百万时。打电话回家时,母亲接到电话第一句居然是“最近上电视,赚到钱啦?”语气非常温柔。紧接着就说:“那要给我零用钱!”搞得儿子很郁闷,心想:这当妈的怎么回事,真会扫兴。果然人在贫穷辛苦后,会视钱如命。

  然而虽然定期给零用钱,母亲的苛刻依然不依不饶。北野武因事被警方逮捕时,她放话说:“要判刑的话,就判死刑吧!”发生摩托车意外时撂下一句“撞死就好了”,毒舌如昔。北野武质问母亲,得到的回答理直气壮:“不那样说,世人不会罢休啊!”北野武婚外偷腥,母亲向儿媳道歉:“对不起,那个蠢蛋尽做坏事,可是,你千万不要离婚,不然太便宜他了。”又警告儿子不要离婚:“离过一次婚后,肯定会一离再离,会上瘾的。你这家伙,想玩的话,背着去玩不就好了。”即使北野武成名,佐纪对儿子依然没有改观,对他的演出像评论家一样煞有介事的评头论足,搞得后者喟然长叹“难道我的人生还在母亲的手掌中跳舞吗?”

  这对母子最后一次较量是北野武去看92岁高龄因病住院的佐纪时,倔强的老太太本来是坐着轮椅,要见儿子时非得自己坚持走进会客室。两人见面依然一个比一个赛着说刻薄话。只有当北野武表现出离开的意思时,这个倔强一生的母亲仿佛预测到这将是两人最后一面才流露出不舍,甚至眼眶湿润“我要走了。小武。”而当北野武安慰她自己还会再来看她时,老太太又恢复成强硬的面貌“不来也行,只要最后再来一次……你只要来烧香就好。”

  看到这里,之前被一对斗争的母子逗笑的我已经不觉有些感动。倔强的北野武仍然一副不正经的样子,或许正如他心里期冀的那样“这个大野狼婆婆没那么容易死掉”。直到他打开临走时母亲让姐姐转交给他的一个袋子。袋子里有一个日记,上面详细地记清楚了北野武给母亲的每一笔钱,还有一个存折。钱一分没有动。原来是母亲担心北野武当演员做不长久,又不会存钱,特意给他存的。“我给她的钱,一毛也没花,全都存着。三十万、二十万……最新的日期是一个月前。存款接近一千万日元。车窗外的灯光模糊了。这场最后的较量,我明明该有九成九的胜算,却在最终回合翻盘。” 北野武这样描述他和母亲最后一场战争的失败。

  这个一直强调自己是一个笑星的男人曾说,哪怕是母亲死了,也不会哭的。可是,当他看到母亲这么多年来用如此方式关注着他时,他流泪了。“车窗外的灯光模糊了。”而那个给北野武内心带来极大压力的母亲,那个爱慕虚荣的母亲,那个动不动就嘲笑北野武笨蛋的母亲,那个整天嫌北野武给钱少的母亲,竟然是用最为尖刻的方式包裹着最深沉的爱。是啊,在与父母的所谓抗争里,父母对孩子的爱,子女何以赢得了。所以北野武不争气地在母亲葬礼上大哭一场并且经历这些之后才发现自己受佐纪影响之大,“从语气到眼神,真的很像”;也终于承认有恋母情结,一有事情发生,都还有想依赖她处理的习惯。甚至即使母亲去世,依然有种奇怪感觉好像随时会挨骂。

  台湾作家吴念真为本书作序里形容地非常贴切,他把北野武和佐纪比做鳗鱼和梭子蟹,因为梭子蟹的虎视眈眈,所以鳗鱼不得不在自我警觉中认真的活着。想来爱有很多种面目:温柔体贴是爱,喃喃细语是爱,直言不讳甚至毒舌辣语也是爱。我们周围有很多人,也同样有这样的虎妈,也有同样的抗争,以至成年懂事后不习惯柔软地表现关爱,仿佛那样浑身不自在,非要简单粗暴地去对待至亲。殊不知在坚硬的壳子里呆的太久,柔软的部分也逐渐硬朗起来。殊不知我们自以为父母不会在意,却往往真实地给他们带来创伤,而我们依仗的只不过是父母不会计较罢了。

  菊次郎:一个一生被家人“嘲笑”的父亲

  大部分人包括我知道菊次郎这个名字是看过北野武自导自演的那部电影《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饰演一个没有正当职业像个流氓一样的中年男子菊次郎,陪伴放暑假的小学生正男寻找母亲,期间发生了一连串有趣又温情的故事。没看此书之前不觉得它和北野武本人有什么联系。现在才体会到,这部电影真的是对他父亲的一种深刻的怀念。有网友评价电影里的菊次郎“从没见过那么流氓的温柔,从没见过那么温柔的流氓。”而看过在此书中真实的菊次郎,你会发现这个像电影里没什么出息流氓一样的男人,骨子里却像一个孩子。他那么愚蠢、蛮不讲理,可是也会充满谐趣、天真、对孩子有善意。

  如果说北野武笔下的母亲佐纪给我们一个正面积极的形象,而这个父亲却是一个近乎丑角的形象,因为他几乎一无是处,不会挣钱,也不顾家,没喝酒时就是个懦夫,喝了又是个暴徒。所以他简直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而且在家里既没地位又没存在感,以至于北野武小时候总埋怨有个这样差劲的老爸,向往有个体面的好爸爸。甚至在母亲佐纪去世的葬礼后,几个子女都没有人想去为更早去世葬在同一墓地的父亲扫墓。

  说起父亲菊次郎,在家里可谓劣迹斑斑,打老婆,踢儿子养的狗,还有喝醉酒去参加北野武的家长会,把老师骂了;把儿子心爱的棒球棍当柴火烧了;吃了女儿从小养大的鸡。但一些细碎的描述又让人觉得这位父亲特别有趣,比如去理发,剃须的时候被刮的满脸是血,也不敢跟人理论。

  比如一次,菊次郎看见有人烤火,回家拿来白薯去烤,等回来再一看,白薯都没了,只见附近的农夫津津有味地啃着,他看了一会什么也没说直接回家了,到家后却又气得跺脚,“那个老家伙,竟然吃我的地瓜!”

  邻居家遭小偷,大家都出动抓贼,菊次郎也拿起铁锤气势汹汹“看我砸死他!”大伙把小偷逼近死胡同,逼急了的小偷转身反攻,那一瞬间追兵全部向后转,全速逃跑,跑在最前面的就是老爸……北野武说那一刻岂止是丢脸,但又觉得滑稽,忍不住大笑。

  北野武说大哥最惨,老爸在大儿子的订婚宴上刚开始表现很好:“我家儿子娶了你家姑娘真是福气!”,后来喝多了耍酒疯,冷不防冒出来一句:“这女孩怎么搞的,长得这么丑,没人要,硬塞到我们家来。”众人哑口无言……

  佐纪的毒舌同样在丈夫菊次郎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个人真是蠢蛋,就会喝酒,脑筋都断了,右手抖个不停,拿得住逗弄猫咪的狗尾巴草吗?”“让他去逗猫,恐怕会被咬的满手是血”。对这些刻薄话,菊次郎只能回以“混蛋,你以为我是什么”,毫无气场。

  ……

  在关于菊次郎的章节里到处充满诸如此类的糗事,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北野武是带着不满甚至报怨的心理去讲述的。但其实这位父亲并非一无是处,比如他工作确实认真,只要有工作,哪怕星期天也要一大早赶去上工。比如常把“我不是普通的油漆匠”挂在嘴边,事实上也真的擅长把东西漆得晶亮。又比如为做好油漆去用手指品尝烧碱水,这种危险的行为让北野武感到不可思议,并因此对工匠抱持敬意。在满是调侃的字里行间,也有对父亲菊次郎身上那种职业自豪感的尊敬。仔细揣摩之后就会看出北野武对父亲的感情,同和对母亲的思念一样隐藏在种种回忆当中。

  在有关菊次郎章节的文末,北野武说,最近,我突然发现老爸在世时是常对我笑的。我几乎没有他跟我说话的记忆,但随时可以想起他咧嘴一笑的表情。我帮他刷油漆时,他笑着看我的表情,我去信浓屋接他回家时他的高兴表情,不知怎的,时时浮现脑海。难道过了五十岁的我,终于变成能够谅解老爸的成年人了?

  这番话其实很令人动容,这其实反映了长大之后的北野武对父亲的一种谅解。虽然还是不住地调侃父亲的趣事,甚至把它编成相声段子,但那已经不是小时候的报怨和不满。看到这里,我仿佛才窥到这个冷酷硬汉内心的温热,即便整本书里充满着对父母的调侃和戏谑,但此刻这个男人方才展示内心的柔软。那些调侃和戏谑其实是带着辛酸的,谁的童年不希望父母是令人艳羡的对象,北野武儿时也曾希望自己的父母是另外的样子,但菊次郎就是那个混蛋又窝囊的男人,佐纪就是那个刻薄毒舌的女人。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种族、国家和父母是人无法预先选择的部分,歌颂他们不难,抱怨他们更是容易。一旦可以毫不隐讳地说出他们过往的一切,以及包容、接受他们曾带给你的种种不悦或磨难的时候,方才意味着你已经是一个成熟、有自信,而且可能为他们带来荣耀与骄傲的人。这也正如北野武在书中所说,“我认为一个人是不是长大成熟,要从他对父母的态度来判断。当你面对父母,觉得他们‘好可怜’、‘真不容易’时,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一把年纪,还把‘不能原谅我爸’挂在嘴上的人,充其量是个小鬼。”

  诚如此,恐怕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吧。毒舌如北野武,戏谑如北野武,却比仍不懂体谅父母还自诩成熟的我们强百倍呢。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侯裕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