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启示
——隧道尽头的功利主义窥探
2016-09-28 09:06:54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刘方银
《隧道》是2016年上映的一部韩国剧情电影,影片讲述一个男人在回家的途中,被困在隧道中为了逃生而孤军奋战的故事。
受困于废墟之内的主角河正宇,唯一和外界的联系,就是靠一部手机。废墟下,河正宇靠着两瓶水、一个蛋糕和一包狗粮凭借生存的本能顽强的坚持。
废墟外,因媒体争相报道,导致救援现场陷入混乱。更悲剧的是救援队在错误的隧道工程图的指引下,在挖掘整整17天后,挖错了地方。
为了拯救河正宇,政府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但因为救援意外事件导致的救援人员死亡,以及塌陷隧道旁的另外一条隧道也因为救援施工导致工期延误,在建的新隧道不能按期交付使用,给周边地区民众的出行造成巨大困扰。面对诸多现实困境,在对成本和实际利益取舍下,本对救援活动大力支持的民众开始产生动摇,他们怀疑在已经导致新的死亡和造成巨大损失的背后是否有必要去搜救一个可能已经死亡的人,因救援被困人员而导致救援人员死亡的是否具有对等的正当性。普通民众多数倾向于国家应当将"最大多教人的最大幸福"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和终极手段,社会的福祉和公益应当在不违背上述基本原则的条件运行。
在是否停止救援的争论中,似乎全世界都要放弃他,可他依然一个人在废墟里顽强坚持着。
他的妻子也坚定认为丈夫还活着,并且通过自己不懈的抗争,最终使得主角获救。
如何理解拯救少数人而面临牺牲多人可能性的抉择,这是面对重大灾难或危机时刻摆在救援者面前的价值考量。
我想,社会的发展不应当舍弃少数人为代价,文明的建构是在人类之间相互扶持中完成,如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工会十六大作经济形势报告时指出“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证明每个个体都不应该且不能被放弃。那些为救助身处险境的同伴而牺牲的救援人员,彰显出的是人性的光辉、伟大。他们事迹在灾难中成为民族精神的风向标,树立在高处,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种,给人类文明指引方向。
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国家的本质应当是由无数无名英雄舍生忘死、默默奉献所谱写出的壮丽史诗组成,只有具有具象血肉精神的民族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屹立不倒,永远长存。
当然,作为普通民众,在人身路上亦要坚强,风险或有或无,希望当风险不幸降临到身上时,除了储备足够的水和食物,更要有活下去的勇气和灾难中不灭的良知。
作者单位:湖南省临澧县人民法院
受困于废墟之内的主角河正宇,唯一和外界的联系,就是靠一部手机。废墟下,河正宇靠着两瓶水、一个蛋糕和一包狗粮凭借生存的本能顽强的坚持。
废墟外,因媒体争相报道,导致救援现场陷入混乱。更悲剧的是救援队在错误的隧道工程图的指引下,在挖掘整整17天后,挖错了地方。
为了拯救河正宇,政府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但因为救援意外事件导致的救援人员死亡,以及塌陷隧道旁的另外一条隧道也因为救援施工导致工期延误,在建的新隧道不能按期交付使用,给周边地区民众的出行造成巨大困扰。面对诸多现实困境,在对成本和实际利益取舍下,本对救援活动大力支持的民众开始产生动摇,他们怀疑在已经导致新的死亡和造成巨大损失的背后是否有必要去搜救一个可能已经死亡的人,因救援被困人员而导致救援人员死亡的是否具有对等的正当性。普通民众多数倾向于国家应当将"最大多教人的最大幸福"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和终极手段,社会的福祉和公益应当在不违背上述基本原则的条件运行。
在是否停止救援的争论中,似乎全世界都要放弃他,可他依然一个人在废墟里顽强坚持着。
他的妻子也坚定认为丈夫还活着,并且通过自己不懈的抗争,最终使得主角获救。
如何理解拯救少数人而面临牺牲多人可能性的抉择,这是面对重大灾难或危机时刻摆在救援者面前的价值考量。
我想,社会的发展不应当舍弃少数人为代价,文明的建构是在人类之间相互扶持中完成,如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工会十六大作经济形势报告时指出“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证明每个个体都不应该且不能被放弃。那些为救助身处险境的同伴而牺牲的救援人员,彰显出的是人性的光辉、伟大。他们事迹在灾难中成为民族精神的风向标,树立在高处,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种,给人类文明指引方向。
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国家的本质应当是由无数无名英雄舍生忘死、默默奉献所谱写出的壮丽史诗组成,只有具有具象血肉精神的民族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屹立不倒,永远长存。
当然,作为普通民众,在人身路上亦要坚强,风险或有或无,希望当风险不幸降临到身上时,除了储备足够的水和食物,更要有活下去的勇气和灾难中不灭的良知。
作者单位:湖南省临澧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侯裕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