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队伍
——人民法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亮点巡礼
2016-09-12 07:19:08 |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一版 | 作者:罗书臻
2016年4月25日至26日,北京,京西宾馆。
全国政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在这里举行,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政法委首次就队伍建设问题召开专门会议。会前,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政法队伍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期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提供了“指南针”。
队伍强则事业兴,加强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永恒主题。近年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始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队伍建设,努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为司法改革和人民法院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
党建指路
2016年7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党支部举行支部大会,周强院长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参会并讲授“两学一做”专题党课。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成为大家学习的重点,“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八个字,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位与会者的脑海里。
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开展机关党建工作的一个缩影,而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一直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早在2014年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首次专题听取机关党建工作,当年,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党建工作确定了24项工作要点、9个方面专项整治任务和31项具体整改措施。
中央党校政治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恒山认为,在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在国家法制建设中担当着非常特殊、非常重要的作用,法官队伍是人民法院的主体,建设法官队伍要靠党的建设,党的建设目前主要是思想的建设。
2015年伊始,随着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三个配套文件的印发,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党组织基层法院联系点制度、党建片区活动工作制度以及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制度全面铺开,根据这些文件,机关各党组织将在基层法院建立1至2个联系点,每年至少1次深入联系点,机关党委常委会每年听取1至5个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汇报,抓细抓实,成为最高人民法院党建工作的一大亮点。
根据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完善机关党建工作格局的要求,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7月29日,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周强院长在会上强调,要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全面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为人民法院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2016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出通知,要求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八项制度”,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不断发展。
安徽省天长市人民法院开展“党建工作落地大讲堂”、湖北省英山县人民法院开通“智慧党建网”、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人民法院设立党建微信群打造“指尖上的党建”……近年来,全国法院以党建指路,不断创新党建举措,实现了党建工作与执法办案、法院管理和司法改革两融合、两促进,形成富有特色和成效显著的党建工作体系,有力促进了人民法院的队伍建设。
典型引路
2016年4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庭座无虚席掌声雷动,黄志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我们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俯下去的是身板,树起来的却是信任。”在演讲的结尾,黄志丽这句朴素的话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她让冰冷的法律有了温度。”“要做一名有‘温度’的法官。”网友们纷纷留言,为这位“知心法官”点赞。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有形的正能量和鲜活的价值观感召教育法院队伍,进一步树立人民法院和法官的良好形象,推动审判执行工作科学发展,这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又一条重要的经验。
2014年12月1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邹碧华的骤然离世,让无数人唏嘘不已,他被誉为是“司法改革道路上的燃灯者”,他的事迹震动了整个中国法律界,也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被称之为“邹碧华现象”。
2015年12月21日,被誉为“法治新媒体拓荒者”的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副局长、人民法院报社副总编辑陈海发离开了他心爱的新闻事业。中央政法委发出《关于学习宣传陈海发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称他是“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严三实’要求的优秀代表”。
2016年2月26日晚,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回龙观人民法庭法官马彩云为避免无辜群众受到伤害,在同犯罪分子的激烈斗争中,不幸英勇牺牲。6月28日,马彩云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最高人民法院追授“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北京市政府评定马彩云为烈士。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榜样激发无穷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国各级法院紧扣时代脉搏,及时发现、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用身边的楷模、身边的典型影响和带动队伍建设,树立了人民法官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
文化铺路
2016年1月6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和正义路的一座西式建筑,悄悄地多了一块牌子——经过一年半时间的紧张筹备和建设,中国法院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
“要使中国法院博物馆成为广大法官和社会公众的一个精神家园。”在开馆仪式上,周强院长强调。
法院文化是法院干警的精神家园,具有引领方向、凝聚队伍、激励士气的重要作用,而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可以不断增强人民法院队伍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为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提供无穷的精神动力。
从2015年6月30日起,全国法院干警足不出户,在办公室就可以学习到国家图书馆几万册馆藏图书,能够浏览当日全国主流报纸、在线观看各类视频讲座、研读智库报告资料等。当天,国家图书馆人民法院分馆正式开馆。
国家图书馆自1999年起创建国家图书馆部委分馆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已建立了16家分馆,国家图书馆人民法院分馆是部委分馆中首个面向全国实现垂直性服务的分馆,自此,人民法院文化建设多了一个“大平台”,锤炼队伍也多了一个“大舞台”。
打开电视,电视剧《小镇大法官》讲述着基层法官的喜怒哀乐。
走进影院,电影《知心法官》生动再现了黄志丽司法为民的故事。
走进剧院,话剧《邹碧华》将一个司法改革“燃灯者”形象描绘地栩栩如生。
法院文化是法官群体的灵魂,它决定并支配着法官群体的价值取向,对提升法官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意义重大。
以法院和法官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全面开花,显示着人民法院这支队伍的勃勃生机,也为促进人民法院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精神氛围,人民法院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不断提升,取得了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良性互动、干警成长与法院形象同步提升的良好效果。
全国政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在这里举行,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政法委首次就队伍建设问题召开专门会议。会前,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政法队伍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期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提供了“指南针”。
队伍强则事业兴,加强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永恒主题。近年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始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队伍建设,努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为司法改革和人民法院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
党建指路
2016年7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党支部举行支部大会,周强院长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参会并讲授“两学一做”专题党课。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成为大家学习的重点,“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八个字,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位与会者的脑海里。
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开展机关党建工作的一个缩影,而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一直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早在2014年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首次专题听取机关党建工作,当年,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党建工作确定了24项工作要点、9个方面专项整治任务和31项具体整改措施。
中央党校政治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恒山认为,在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在国家法制建设中担当着非常特殊、非常重要的作用,法官队伍是人民法院的主体,建设法官队伍要靠党的建设,党的建设目前主要是思想的建设。
2015年伊始,随着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三个配套文件的印发,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党组织基层法院联系点制度、党建片区活动工作制度以及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制度全面铺开,根据这些文件,机关各党组织将在基层法院建立1至2个联系点,每年至少1次深入联系点,机关党委常委会每年听取1至5个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汇报,抓细抓实,成为最高人民法院党建工作的一大亮点。
根据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完善机关党建工作格局的要求,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7月29日,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周强院长在会上强调,要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全面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为人民法院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2016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出通知,要求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八项制度”,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不断发展。
安徽省天长市人民法院开展“党建工作落地大讲堂”、湖北省英山县人民法院开通“智慧党建网”、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人民法院设立党建微信群打造“指尖上的党建”……近年来,全国法院以党建指路,不断创新党建举措,实现了党建工作与执法办案、法院管理和司法改革两融合、两促进,形成富有特色和成效显著的党建工作体系,有力促进了人民法院的队伍建设。
典型引路
2016年4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庭座无虚席掌声雷动,黄志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我们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俯下去的是身板,树起来的却是信任。”在演讲的结尾,黄志丽这句朴素的话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她让冰冷的法律有了温度。”“要做一名有‘温度’的法官。”网友们纷纷留言,为这位“知心法官”点赞。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有形的正能量和鲜活的价值观感召教育法院队伍,进一步树立人民法院和法官的良好形象,推动审判执行工作科学发展,这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又一条重要的经验。
2014年12月1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邹碧华的骤然离世,让无数人唏嘘不已,他被誉为是“司法改革道路上的燃灯者”,他的事迹震动了整个中国法律界,也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被称之为“邹碧华现象”。
2015年12月21日,被誉为“法治新媒体拓荒者”的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副局长、人民法院报社副总编辑陈海发离开了他心爱的新闻事业。中央政法委发出《关于学习宣传陈海发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称他是“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严三实’要求的优秀代表”。
2016年2月26日晚,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回龙观人民法庭法官马彩云为避免无辜群众受到伤害,在同犯罪分子的激烈斗争中,不幸英勇牺牲。6月28日,马彩云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最高人民法院追授“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北京市政府评定马彩云为烈士。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榜样激发无穷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国各级法院紧扣时代脉搏,及时发现、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用身边的楷模、身边的典型影响和带动队伍建设,树立了人民法官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
文化铺路
2016年1月6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和正义路的一座西式建筑,悄悄地多了一块牌子——经过一年半时间的紧张筹备和建设,中国法院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
“要使中国法院博物馆成为广大法官和社会公众的一个精神家园。”在开馆仪式上,周强院长强调。
法院文化是法院干警的精神家园,具有引领方向、凝聚队伍、激励士气的重要作用,而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可以不断增强人民法院队伍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为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提供无穷的精神动力。
从2015年6月30日起,全国法院干警足不出户,在办公室就可以学习到国家图书馆几万册馆藏图书,能够浏览当日全国主流报纸、在线观看各类视频讲座、研读智库报告资料等。当天,国家图书馆人民法院分馆正式开馆。
国家图书馆自1999年起创建国家图书馆部委分馆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已建立了16家分馆,国家图书馆人民法院分馆是部委分馆中首个面向全国实现垂直性服务的分馆,自此,人民法院文化建设多了一个“大平台”,锤炼队伍也多了一个“大舞台”。
打开电视,电视剧《小镇大法官》讲述着基层法官的喜怒哀乐。
走进影院,电影《知心法官》生动再现了黄志丽司法为民的故事。
走进剧院,话剧《邹碧华》将一个司法改革“燃灯者”形象描绘地栩栩如生。
法院文化是法官群体的灵魂,它决定并支配着法官群体的价值取向,对提升法官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意义重大。
以法院和法官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全面开花,显示着人民法院这支队伍的勃勃生机,也为促进人民法院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精神氛围,人民法院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不断提升,取得了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良性互动、干警成长与法院形象同步提升的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杨青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