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史记》
2016-06-16 16:42:30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李晓庆
我对《史记》的阅读,最初源自于高中时所读的《鸿门宴》、《荆轲刺秦》、《李斯谏逐客书》等《史记》节选文章,后来就渐渐的对《史记》爱不释手了,以致在高中时我就囫囵吞枣似的把《史记》粗读了一遍。时下,我仍将《史记》列为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每每读来,孝公之发愤图强、始皇之横扫宇内、项羽之叱咤风云、高祖之虚与委蛇、孝文之安邦定国、孝景之老成持重、孝武之文韬武略、商君之刻薄寡恩、信陵之礼贤下士、相如之量金买赋、李广之戎马倥偬无不让人印象深刻,个中英雄人物有的让人意气风发,有的让人扼腕长叹,还有的让人啼笑皆非。
读完《史记》,我敬佩司马迁的执着,执着于以区区“刑余之废人”,痛定思痛,坚定“舍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的决心,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自己终生热爱的事业当中去,于是他历经艰辛完成了被鲁迅先生称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一书,希望能够“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在忍受宫刑的那一刻,司马迁也曾想到了死,死了也就不用再忍受世人的冷嘲热讽了,死了也就能成全“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不敢毁伤”的孝道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转瞬之间,司马迁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看到了远方若隐若现父亲的背影,父亲的谆谆教诲再一次在自己的脑海中浮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汝其念哉”。司马迁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小子何敢让焉!小子何敢让焉!!!”司马迁执着于自己的使命,执着于自己的诺言,更执着于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在苦难与挫折面前,他没有低下作为史官那颗高贵的头颅,他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他尽力克制自己的悲愤,把个人的耻辱全都深埋心底,重新摊开那一卷卷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书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用他的生命完成了一部“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的辉煌巨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幅对联也许正是对司马迁执着精神的最真实写照。
读完《史记》,我敬佩司马迁对人民群众的悲悯之心。《史记》中歌颂人民群众反抗暴力统治的篇章不少,《太史公自序》中说:“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候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表明了司马迁对世俗权力世代传递的质疑与否定。正是基于对人民群众的悲悯,在司马迁的眼中,那些反抗暴力统治的农民起义的领袖们,那些为正史所不齿、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那些被排挤、被陷害的爱国英雄们,那些专供君王、权贵戏弄玩耍、为人们所不耻的滑稽小丑们,在《史记》中都值得司马迁浓墨重彩的大书特书。一篇《陈涉世家》,陈涉登高一呼而天下云集响应,致使秦朝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的景象犹历历在目。司马迁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至死不肯离开楚国半步的讴歌,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李将军终难封侯的遗憾,都寄寓了对他们的无限同情。在司马迁的笔下,鸡鸣狗盗之徒,游侠刺客之属,滑稽倡优之流,都有他们可歌可泣的地方,“风箫箫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刺客的绝响,“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是游侠的抉择。
读完《史记》,我敬佩《史记》当中的每一个英雄人物,当然还包括司马迁本人。在司马迁的眼中英雄不问出身,不论成败,兵败自刎血染乌江者可以做英雄,骑奴可以做大将军,可以做英雄,身体发肤有所毁伤者可以做英雄,在司马迁看来也许正直坦荡与人格魅力才是评价英雄的基准。品味全书,我心中最喜欢的一个英雄,莫过于窦婴了。是的,就是那个因救灌夫而以“矫诏”弃市于渭城的悲情之人。一句“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且终不令灌仲孺独死,婴独生”何等的决绝与悲壮!死讯悄无声息的传来,窦婴在灌夫血溅于市的惨叫平息后,无奈的独处屋中,久久回味着。他不相信深似海的侯门外,灌夫已离世多时,只有他一人独自呼吸着空气。祭奠无门,哭泣枉然。从繁华富贵跃入凄清无闻,窦婴还要一边注视着当年门下歌咏之徒涌入仇家,以博取笑脸。就在这时,互相扶持的灌夫又为己身处险境。这时的窦婴终于在绝望中真正看透了浮华与虚荣,如同一个婴儿般抓住母亲的手,再也看不见其他任何一丝光芒。救灌夫也就是救自己。由于没有了追求权势、财富、青春的倚重点,他内心的真情迸发了。而灌夫的死,也就是宣告他的死亡。
古人说:“开卷有益,知史明智。”初读《史记》,让我爱不释手;再读《史记》,让我感同身受;三读《史记》,我将受益终生。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蔡县人民法院
读完《史记》,我敬佩司马迁的执着,执着于以区区“刑余之废人”,痛定思痛,坚定“舍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的决心,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自己终生热爱的事业当中去,于是他历经艰辛完成了被鲁迅先生称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一书,希望能够“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在忍受宫刑的那一刻,司马迁也曾想到了死,死了也就不用再忍受世人的冷嘲热讽了,死了也就能成全“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不敢毁伤”的孝道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转瞬之间,司马迁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看到了远方若隐若现父亲的背影,父亲的谆谆教诲再一次在自己的脑海中浮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汝其念哉”。司马迁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小子何敢让焉!小子何敢让焉!!!”司马迁执着于自己的使命,执着于自己的诺言,更执着于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在苦难与挫折面前,他没有低下作为史官那颗高贵的头颅,他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他尽力克制自己的悲愤,把个人的耻辱全都深埋心底,重新摊开那一卷卷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书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用他的生命完成了一部“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的辉煌巨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幅对联也许正是对司马迁执着精神的最真实写照。
读完《史记》,我敬佩司马迁对人民群众的悲悯之心。《史记》中歌颂人民群众反抗暴力统治的篇章不少,《太史公自序》中说:“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候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表明了司马迁对世俗权力世代传递的质疑与否定。正是基于对人民群众的悲悯,在司马迁的眼中,那些反抗暴力统治的农民起义的领袖们,那些为正史所不齿、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那些被排挤、被陷害的爱国英雄们,那些专供君王、权贵戏弄玩耍、为人们所不耻的滑稽小丑们,在《史记》中都值得司马迁浓墨重彩的大书特书。一篇《陈涉世家》,陈涉登高一呼而天下云集响应,致使秦朝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的景象犹历历在目。司马迁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至死不肯离开楚国半步的讴歌,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李将军终难封侯的遗憾,都寄寓了对他们的无限同情。在司马迁的笔下,鸡鸣狗盗之徒,游侠刺客之属,滑稽倡优之流,都有他们可歌可泣的地方,“风箫箫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刺客的绝响,“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是游侠的抉择。
读完《史记》,我敬佩《史记》当中的每一个英雄人物,当然还包括司马迁本人。在司马迁的眼中英雄不问出身,不论成败,兵败自刎血染乌江者可以做英雄,骑奴可以做大将军,可以做英雄,身体发肤有所毁伤者可以做英雄,在司马迁看来也许正直坦荡与人格魅力才是评价英雄的基准。品味全书,我心中最喜欢的一个英雄,莫过于窦婴了。是的,就是那个因救灌夫而以“矫诏”弃市于渭城的悲情之人。一句“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且终不令灌仲孺独死,婴独生”何等的决绝与悲壮!死讯悄无声息的传来,窦婴在灌夫血溅于市的惨叫平息后,无奈的独处屋中,久久回味着。他不相信深似海的侯门外,灌夫已离世多时,只有他一人独自呼吸着空气。祭奠无门,哭泣枉然。从繁华富贵跃入凄清无闻,窦婴还要一边注视着当年门下歌咏之徒涌入仇家,以博取笑脸。就在这时,互相扶持的灌夫又为己身处险境。这时的窦婴终于在绝望中真正看透了浮华与虚荣,如同一个婴儿般抓住母亲的手,再也看不见其他任何一丝光芒。救灌夫也就是救自己。由于没有了追求权势、财富、青春的倚重点,他内心的真情迸发了。而灌夫的死,也就是宣告他的死亡。
古人说:“开卷有益,知史明智。”初读《史记》,让我爱不释手;再读《史记》,让我感同身受;三读《史记》,我将受益终生。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蔡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胥立鑫
网友评论:
0条评论